顏琳栗
摘要:計算機技術具有綜合性、專業性、交互性等特點,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計算機教學要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本文筆者認為在職業技術學校計算機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通過有效的教學手段,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挖掘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運用所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的計算機水平和專業素養的提升。
關鍵詞: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教學;教學策略;有效性
中職技術學院的計算機教學是一門基礎性和技能性都很強的學科,具有綜合性、專業性和交互性等方面的特點[1]。就職業技術學院學生而言,他們所學習的計算機內容主要以軟件的使用為主,所以計算機既是他們學習的工具又是他們學習的對象[2]。但是筆者在調查研究中發現,很多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在學習計算機知識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一開始興趣很高,但難以持久,隨著他們所學知識的增多,他們的學習興趣卻逐漸減少,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師難以延續學生的興趣,最終讓學生感到計算機課枯燥、乏味,從而失去了學習的動力。那么,作為一名計算機教師,如何針對職業技術學校計算機課程特點,探索出具有自我特色的教學方法,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呢?現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就此問題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創建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氛圍
相較而言,職業技術學校學生基礎較差,學習興趣不高,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創設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氛圍,對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有積極的作用[3]。那么,如何在計算機教學中創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呢?筆者認為首先,教師應該樹立師生平等的教育教學觀念。這樣有利于改變傳統教學中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況。而且根據新課程標準中要求建立和諧、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的要求,在教學中樹立師生平等的理念,要求教師要注重發揮學生作為學習的主人的積極作用,尊重學生,相信學生的能力,擔當好教學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其次,教師要注重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也就是說,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職業技術學校學生的特點,在教學中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設計符合學生心理需求的教學模式,從而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的發展。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實現整體教育和個別教育的有機結合,并不斷探索已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促使課堂氛圍的改善。再者,由于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氛圍是師生共同作用的結果,所以,在計算機教學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運用一些靈活有趣的教學方法和一些形象生動的教學語言,營造出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最后,無論采用何種方式優化職業技術學校計算機課堂教學,其最終的目的都是要以學生從中所獲得的知識、能力為主要評價標準。所以,在教學中教師除了激發學生興趣外,還要注重一定的教學實效,也就是要教師關注課堂教學效率。因此,在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注意根據本校情況,從教材和學生實際出發,優化教學方法,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同時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正確處理好教與學,知識與能力的關系,從而幫助教師實現教學效率的最大化。
二、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
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學形式主要是以教師的講授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知識,這種教學形式單一,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興趣也很難提升。隨著現代教育理念的不斷發展,在教學中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優化教學方法越來越受到教師們的重視[4]。具體來講,筆者在職業技術學校計算機教學中,經常使用且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主要有以下這幾種:首選,自學探究法。這種方法主要適用于所學內容相較而言比較簡單的知識。對這部分知識教師便可以適當的安排學生進行自學,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不斷吸收、消化知識,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并非完全放任不管,而是要做好組織和引導,讓學生有序、有目的的自學,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逐漸形成嚴謹務實的學習習慣。其次,任務驅動法。這種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中心,通過設置任務,讓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參與課堂教學。由于在這種教學方法下,教師和學生基于統一任務,圍繞同一目標,通過對學習資源的合理運用而開展探索學習,所以特別適用于計算機教學。而且還能很好的培養學生的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再者,協作學習法。這種教學方法是以小組的形式,組織學生協作學習。在這種方法中,小組成員間互幫互助、共同探索,可以實現信息和學習材料的共享,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個體思維能力,增強學生個體之間的溝通能力。最后,還有多媒體演示法。這種方法主要是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通過多媒體,將所授內容直觀生動的展示給學生,調動學生的視、聽覺,進而將枯燥難懂的教學內容轉變成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當然除了筆者所介紹的這幾種方法外,職業技術學校計算機教學的方法還有很多,需要教師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合理采用,科學運用,以期促進計算機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
三、向學生傳授一定的學習方法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始終相信“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因為每個學生自身的學習潛能是無限的,為此,在教學中我們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而且還因該向學生傳授學習知識的方法,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善于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基礎。就職業技術學校計算機教學而言,筆者認為這是一門具有反饋能力的學科。因為當我們操作計算機時,如果操作正確,計算機就會立即執行,如果操作錯誤則拒絕執行。可以說計算機就是一位不厭其煩的老師。在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計算機的這一特性,適時的向學生傳授一些學習計算機知識的方法。例如,在教師講授了基礎知識后,引導學生上機操作實踐,如果血神的操作正確,那么計算機就會執行命令,這也就說明學生已經掌握了這部分知識。如果操作錯誤,就需要繼續學習直到上機通過。這樣一來不僅可以督促學生認真學習相關知識,而且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另外,在操作計算過程中,我們還會發現,計算機會不斷的進行反饋,而且有時候的反饋會具有很大的知識量和信息量,那么對這種反饋,教師要告知學生不要輕易放過,而應該對其進行分析總結,在得出規律后再上機驗證。這樣通過多次的試驗、總結,讓學生在學習并掌握計算機知識的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觀察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朱璟.淺談職高計算機教學[J].雅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2):24-24.
[2] 喻梅,于健.計算機實踐教學的探討[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7(13):71-72.
[3] 馮慧娟.淺析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教學質量提升策略[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2(21):287-288.
[4] 呂曉麗.探究性學習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1(2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