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勝清
【摘 要】新課標課程改革的理論要求在課堂中教師能夠靈活地傳授知識的同時,還需要挖掘課堂教學的價值,活躍課堂氣氛,探索教程以外更深層次的東西。教師需要抓住學生學習英語的心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并且還要加強課堂互動,使學生更主動地學習。
【關鍵詞】初中英語 興趣培養 探索創新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5.059
初中英語教學處在我國基礎教育領域最重要的位置,初中英語打好了基礎,才能為今后的英語學習奠定堅實的根基。一提到英語教學,很多教師似乎都知道其中的道理,但是一到了實際教學,又有大多數人把握不了它們之間的關系。以前陶行知先生說過:“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這就意味著我們教師在制定教學方案時,不能僅憑主觀臆斷,這難免會影響我們的教學質量。因此我根據實際情況提出以下幾點看法: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在教學實踐當中,大多數人都發現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只有興趣才能促使學生進行獨立思考、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想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得抓住學生的心理,許多學生都喜歡一些有趣的事,因此,教師在課堂上多設計一些活動與游戲,就能使學生“在娛樂中學習”“在學習中娛樂”,這樣一方面增加了學生的興趣,另一方面,端正了學生的學習態度,使學生養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那么如何才能設計好教學中的活動呢?這需要做到以下兩點:
(一)學會增加游戲的多樣性
許多教師也想到了將教學思想融入游戲活動之中,但是他們的活動顯得“千篇一律”,與其他活動有很大的重復性,缺乏合理的改變,這樣自然而然,時間越久,學生就會越來越感到無聊與厭倦。這樣無形之中增加了學生的厭倦情緒,教師應該首先就想到這點,教師的成長也是伴隨著學生的成長,教師想要獲得明顯的進步就一定要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為了達到理想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就要推陳出新、富有新意,例如在教授學生單詞記憶方法時,可以采用缺空填字母的方式;教師在布置任務的時候,可以把一個班級分為幾個小組進行競賽,由于學生擁有極強的好勝心,這樣學生就會跟著教師的思路走,最終達到教學目的。
(二)適當調節活動的難度
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也與活動的難易度有關,活動的難易度需要針對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實際做出合理的調整,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加學生的積極性與熱情,教師需要隨時隨地掌握課程進度和游戲活動的進度,并注意適當調整游戲的難易度,這樣才能使課堂充滿挑戰與懸念,使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如果難度太小,就難以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反之,如果難度過大,學生參與起來就會感到十分乏力,而且整個互動會難以面向所有的學生。因此,教師需要把握住游戲的難度,這樣才能合理地配合教學進程。
二、轉變教育思想,面向素質教育
多年以來,在英語教學中形成了以語法講解為主線的教育思路,整個過程就是以教師在講臺上“講”或者“翻譯”課文、分析句型、講解語法為主要內容,這樣一來學生的參與就變少了,學生只能通過被動地聽和死記硬背來獲取知識,然而這樣的話,學生的英語水平的提高就更顯渺茫了,這個教學就顯得很呆板,而且缺乏活躍的語言環境的交流,這樣英語學習只注重語法知識的積累,而不注重實際技能的掌握,結果,雖然許多學生掌握了語法結構,但是最終學會的只是表面的、虛無的知識。學生的實戰經驗就顯得極為不足,這就與九年義務教育的宗旨背道而馳了。下面針對這種情況提出一些建議:
(一)在教學活動中應逐步訓練學生的聽力水平
英語教學應該以英語口語化教學為主,平時的英語口語化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對于英語聽力的感知力以及思維能力。并且英語學習的最終目的也是為了聽懂英語并且會說英語,這樣英語學習不再是一個目標,而是一個終身學習的印記。教師在教授英語聽力的時候可以穿插英文歌曲來活躍課堂氣氛,從而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二)英語教學的第二個目標就是“說”
學生必須達到能夠流利地說出英語,而不是結結巴巴的英語或者啞巴英語,以往的教學雖然也要求學生去朗讀、背誦課文再說出來,但有時候沒有注意到學習的節奏,從而使得一些學生產生了畏難心理。對于“說”的訓練要抓住“從簡單到復雜”的思路循序漸進,先讓學生閱讀課文,然后再達到熟記的程度,最好背誦出來,也可以讓學生準備一個free talk并在課前幾分鐘進行演講,這樣學生的英語思維和表達能力才有提升。
(三)英語學習的第三個環節就是“讀”
說到讀,就需要教師在平時的朗讀和跟讀中來培養學生的語調和語速,也可以要求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進行背誦課文,同時,還需要注意學生的發音,對于那些發音不標準的學生要及時做出指正。訓練學生的語音、語調、語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另外激發學生朗讀英語的主動性也是很有必要的,如可以鼓勵學生在每個早晨進行一段時間的朗讀,這樣對自己很有幫助。
(四)在以上“聽”、“說”、“讀”的基礎之上就是寫作了
寫作作為一項表達工具,最能反映出學生的基本功,學生的寫作應該是建立在上述三點的基礎上的,教師需要注意的是,在平時就要學生養成訓練寫作的好習慣。在平時積累語法、詞匯的基礎上鍛煉自己的寫作能力,對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作用。
三、挖掘不生學習的潛能
學生學習的潛能是無限的,怎樣才能將學生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正是挖掘這種潛能之所在。教師在上閱讀課的時候可以對學生提出一些發散性的問題,這樣有利于學生不斷地去探索和發現新的知識,更加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初中的英語學習大多數是在教師的帶領下完成的,因此,有些學生就會產生惰性。這時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想問題,教師在課前給學生準備一些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課文學習,這樣,當學生完成第一遍瀏覽時,就會對這些問題有一定的了解,當再次深入閱讀時,學生就會清楚地看清問題的真相,隨之問題就解決了。
四、結束語
新課標課程改革是一項持續的工程,目的就在于如何通過科學合理的手段,在減輕學生負擔的同時提高學習的效率。這就是現如今我們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我們需要反思是不是我們的課上得太死板,沒有提起學生的興趣?不管是什么問題,我們都應該積極進取,吸取前人的教訓,改革創新,打造高效課堂,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