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凱
摘要:中學英語是初級階段教育的基礎課程,在創新教育驅動下,中學英語課堂教學需要不斷發展和創新來適應創新教育的發展要求。在傳統的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下的學生英語基本功不夠扎實,尤其是英語聽說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比較差,缺乏實踐經驗和創新條件,這種英語教學模式不利于中學生英語水平和中學英語教學質量的真正提高。
關鍵詞:創新教育;中學英語;課堂教學
創新教育是中學英語教學改革的主攻方向和行動指南,它不僅是教學方法的改革和創新,而是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是帶有全局性、結構性的教育革新和教育發展的價值追求,是新的時代背景下教育發展的新方向[1]。隨著國民素質教育的快速發展,傳統的中學英語教學模式不能夠與新的教學環境和教學方向相匹配,遠遠不能滿足新時期創新教育環境下的中學英語教育。中學英語課堂教學要按照創新教育的基本要求,加強學生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一、創新教育下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教育理念的創新
1、教師思想觀念的轉變。教師在中學英語教學中占據主導地位,要主動轉變傳統的思想觀念,創新思維模式,充分認識和了解學生特點,要相信每個學生都是可以培養和塑造的[2]。中學生處在天性很強的關鍵時期,教師要善于引導和培養學生,讓學生的天性得到自然和本能的發展,要激發學生的創新沖動,讓學生在創新環境的驅使下主動創新、積極求變。教師要按照創新教育的要求來看待學生,學會欣賞學生,與學生融合互動,拉近師生距離,激發學生潛力。教師要把學生看成一張需要填充的白紙,需要開發和有待開發的地方還有很多,一定要相信學生、尊重學生,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心和愛護。教師要重視學生在英語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一切以學生為主,真正認識教育的本質,要把學生當做英語教育的寶貴財富,充分挖掘和合理利用,讓學生的潛能在實踐中得到有效發揮。在中學英語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堅信所有學生都有同樣深厚的創造潛能,要改變傳統的差等生和優等生的區別對待,要認識到學生差異化的關鍵在于教師對學生開發的程度,教師要善待每一位學生,努力開發每一位學生的創造潛能。
2、教師要創新教育理念。在中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正確認識目前的教育狀況,充分理解創新教育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理論知識,優化教學方法,創新教育理念。教師要適應素質教育的發展要求,在創新教育驅動下,解放學生,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在自由的空間任意瀟灑[3]。教師要轉變教育角色,起到引導作用,做到讓學生自己選擇,自己思考,自主學習,而不能代替學生選擇,讓學生被動接受,只有這樣才能釋放學生自由,擴散學生個性,真正實現創新教育下學生素質能力的有效提高。
二、創新教育下中學英語課堂教學內容的創新
1、在中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要加強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要把創新精神貫穿于課堂教學的每個方面。要根據學生特點,充分發掘學生想象力和創新精神,要努力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知識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開拓進取、百折不撓的精神。
2、教師要善于把教學內容歸納總結,讓學生在知識的海洋里自由發揮,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學習中計劃、總結和實踐學習,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3、中學英語的學習過程,就是學生人格的培養過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教導學生不怕吃苦、不怕挫折,要擁感有責任感和使命,讓學生在學習中養成良好的心態和積極的性格,為學生的人格創新提供堅強的保障。
三、創新教育下中學英語課堂教學目標定位的創新
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是為學生自身能力提高以及今后走向社會做準備的教育,是為學生未來持續發展打基礎的課程。所以,教師要準確定位中學英語課堂教學的目標,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讓學生在教學中打下扎實的英語基礎,為未來持續的創新發展和進步而服務。[4]
1、教師要通過創新教育下的英語課堂教學為學生的創新精神打下基礎。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主動發揮主觀能動性,要學會綜合分析問題,認清創新教育英語課堂教學的新模式,在實踐教學中,要主動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要提出問題,讓學生回答,要通過師生互動、分組討論、英語對話、教學游戲等豐富地教學內容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要讓學生不滿足于現狀,努力培養學生積極進取的精神、探索求真的精神和競爭合作的精神。教師在教學中要和學生進行情感交流,培養學生的創新情感,讓學生在內心深處擁有真情的觸動,進而提高學習的熱情,讓學生能夠對老師沒有距離感和恐懼感,能夠全身心投入到課堂學習中。教師在教學中也要注重對學生創新意志的培養,創新意志是學生追求知識自覺能動的狀態,學生擁有強烈的創新意志往往能夠在學習中排除周圍環境的各種干擾,全神貫注地投入到學習中去,有較強的自控性和自制力。這對中學英語課堂教學具有積極地促進作用。
2、教師要通過中學英語課堂教學為學生的創新能力打下基礎。創新教育下的中學英語教學要求教師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創新能力是學生智慧的體現,是學生在實踐教學中創新思維,創新英語學習內容的能動反映。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善于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讓學生多思考,多提問,通過認真反思和總結,來實現學生的真正認知和知識創新。教師要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努力培養學生的洞察力和靈活思維,讓學生學會辯證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洞察英語教學內容的本質,并能進行開創性地思考,實事求是地開展英語學習任務。教師要加強英語教學的實踐教學,讓學生在實踐中鍛煉和提升自己的英語水平,通過實踐,使學生養成樂于動嘴,勤于動手的好習慣,從而逐漸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四、創新教育下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方法創新
在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中,老師基本采用灌輸的方式進行教學,只注重學生成績,以成績來區別對待學生,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不利于學生真正學好英語。在創新教育下,教師要與時俱進,適應新時期中學英語教育發展要求,改變教學思路、創新教學方法,讓中學英語課堂教學適用于學生發展需要。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來教育和培養學生。
參考文獻
[1] 張源.創新教育下的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之我見[J].科技資訊,2013(05):212.
[2] 張淑豐.創新教育在英語教學中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0(19):107.
[3] 馮士明,薛京生.創新教育與英語教學[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1(02):34-35.
[4] 張清影.創新教育在中職學校旅游英語聽說教學中的應用[J].職業技術,2006(18):40-4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