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玉瓊
摘 要 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社會責任雖是兩個具有不同內涵的領域,隨著企業社會責任日益受到重視,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項具體化內容已轉向了企業社會責任。思想政治工作對企業社會責任的推動作用表現在運用集體主義、“社會本位”的思想政治觀點及價值導向對企業管理層及職工進行教育,幫助他們樹立社會責任意識,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思想政治工作作為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一種有效的助推機制應貫穿于企業社會責任管理全過程,進行思想政治工作時應把“以人為本”的理念融入對企業社會責任的認識中,做到情理結合,并健全和完善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評估機制和體系,增強企業的社會責任意識。
關鍵詞 思想政治工作 企業公民 社會本位 社會責任
中圖分類號:F272.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7.07.068
On Strengthen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and
Fulfilling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SHEN Yuqiong
(Kaili University, Kaili, Guizhou 556000)
Abstrac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re two different connotations of the field, with th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 specific content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enterprises has turned to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of th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role of performance in the use of collectivism, "social standard"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views and value orientation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and staff education, help them establish a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actively fulfill their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An effective boost mechanis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as a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should be throughout the whole process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managem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should be "people-oriented" concept into the understanding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make reasonable combination, and health evaluation mechanism and system and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of enterprise, enhanced awareness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corporate citizen; social standard;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遷,企業這種以營利為目的的經濟組織在社會中的作用日益擴大,對社會的影響也日趨突出。人們要求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呼聲也越顯強烈。然而我國企業現階段對應承擔的社會責任的實際履行狀況來看,形勢并不樂觀。特別是“三鹿”奶粉事、富士康職工“n連跳”事件、雙匯“瘦肉精”事件及嚴重的霧霾現象,充分暴露出很多企業缺乏基本的社會責任承擔意識,導致在產品質量、雇員權益、環境保護等方面都出現了嚴重的問題,也折射出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巨大缺陷。因此,當前我們必須認真思考如何在企業中開展思想政治工作,促使其履行社會責任。
1 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及社會責任的內涵
思想政治工作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簡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統一體。其中,思想工作與政治工作具有很大的重合性,思想工作中的政治性部分與政治工作中的思想性部分往往相互疊加與融合。在我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理論基礎和指導思想,以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為核心,以保證完成黨的政治任務和實現生產目標任務為宗旨,用黨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對企業職工進行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及文化的宣傳教育,促使他們形成符合社會及政黨要求的思想品德,并以此品德指導社會實踐活動。思想政治工作與經濟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之間具有服務和保證的性質,是一門將政治知識、政治技能與傳播政治文化、教育訓練企業成員的有機統一的實用性很強的綜合性學科。思想指導行動,在價值觀念多元,利益需求發生深刻變化的今天,企業職工只有思想先進、政治正確,企業才能做到健康發展,在激烈的競爭中不斷發展壯大。endprint
關于企業社會責任,自其誕生之日起,對其含義的爭論就紛呈不斷,法學、經濟學、管理學及企業實務界等都從自身的獨到領域對這一概念進行過分析界定定,但迄今為止,人們對企業社會責任的含義、內容、緣由等基本問題還未形成共識。盡管如此,但對“企業應該承擔社會責任”的觀點已獲得了社會各界的普遍認可。借鑒已有的研究成果,本文認為,企業社會責任是企業對其社會角色所擔負的責任,指企業在依法經營、謀求利益,對股東承擔責任的同時,還應承擔維護和增加員工、消費者、社區等利益相關者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責任。由此可知,企業社會責任的理論基礎是“企業公民”理論,即企業本身兼具“經濟人”、“社會人”和“道德人”的特性,根據權利與義務(責任)是一致的原則,企業享有社會權利的同時必須肩負相應的社會責任,這種責任既有法律責任的部分,也包括有道德責任。
2 思想政治工作對企業社會責任的推動作用
從表面上看,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社會責任之間似乎是各行其是的不同領域,實際上卻聯系非常緊密。企業社會責任和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同屬于企業思想道德建設的范疇,二者之間具有內在要求和工作目的上的一致性。企業履行社會責任要求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要遵守相應的道德規范,走出以“我”為中心的圈子,在追求利潤最大化時應有利于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并注重維護利益相關者的利益。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對企業進行思想道德建設,當然地包含了社會責任教育,故而加強企業社會責任意識的培養和積極履行本身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應有內容。
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根本任務是幫助職工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企業管理觀,貫徹集體主義和“社會本位”理論,調動企業職工的積極性,促使企業內部各個環節密切合作,保護與合理利用資源,在追求社會價值最大化的指引下實現企業利益最大化。因此,在當前我國企業頻頻出現質量問題、職工利益受損、環境遭受嚴重污染等社會責任履行缺位的情形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應以企業社會責任的宣傳教育與實踐作為創新的突破口,這既符合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標,也是企業的發展趨勢。
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就是以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體系為價值導向,幫助企業建立正確的履行社會責任的價值導向,保證企業持續、健康發展。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通過宣傳,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被企業及其職工認同,同時將利他主義引入企業經營理念,使企業堅定履行社會責任的信念,提高了職工的思想政治覺悟。
另外,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使企業認識到在為股東創造利潤的同時,還需為企業職工提供更安全舒適的工作環境,社會提供優良的物質產品和服務。這樣,企業增強了社會責任意識,就會依法經營,并把社會責任正融入到企業的長遠規劃和經營理念中,就不會出現只顧眼前利益,片面追求高額利潤,因缺乏誠信而通過假冒偽劣產品獲利的情形。
3 思想政治工作助推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措施
企業承擔社會責任不僅是一種宣傳和口號,更需要落實。企業社會責任的承擔離不開有效的助推機制,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一種重要的助推。為此,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應著力于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應以企業社會責任為重心,并貫穿于企業社會責任管理全過程。目前, 雖然企業社會責任問題已引起了我國學界和企業實務界的關注,但大多數企業對企業社會責任的認識還比較模糊。因此,代表先進文化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及時有效地向企業管理者和職工宣傳、介紹有關企業社會責任的基本知識及履行社會責任的原因,使企業管理者認識到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性,提高企業管理者對社會責任的認識。
在宣傳過程中,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應把“以人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融入到企業社會責任中,講理論、談實例,做到情理結合,使企業從內心深度認識到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性與價值。企業社會責任中的“理”是細化到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指引著企業的經營方式和行為方式的緣由,體現為企業應依法經營、誠實守信,杜絕偽劣危險產品流入市場危害人民健康安全,在制定生產投資規劃時重視生態環境保護。“情”則體現為用社會本位理論解釋企業社會責任,通過履行社會責任的典范企業、感人事例,潛移默化地培養管理者及職工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認同感。企業的決策者對企業社會責任的認同感只有真正內化于心,才能外化于行,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才具實操性與持久性。
其次,通過思想政治工作推動企業和員工對企業社會責任的正確認識,并在轉化為承擔社會責任的行為實踐中形成一種習慣。因此,我們應把促進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實踐作為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種時代創新,與時俱進地尋求提高企業履行社會責任能力的途徑與方式。當前,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應從“品牌心理”方面下功夫,有針對性地表彰和宣傳企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的典型事例,這些企業就會更好的在人們心中留下良好的印象,形成企業的無形財富。受表彰的企業就會再接再厲,更上層樓,別的企業也會耳濡目染,逐漸形成對企業社會責任的認知和情感。但企業對社會責任履行的狀況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在進行思想政治工作的過程中我們應進行深入的調查,找出阻礙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原因,對癥下藥,消除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思想包袱,增強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積極性。
再次,健全和完善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評估機制。將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評估機制與企業社會責任評價連在一起,同步考核。并將之作為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考核標準,能使企業發現在承擔社會責任方面的差距和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缺陷,推動企業社會責任更好地發展。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進行的正向評價不僅能提高企業的社會地位,增進企業的競爭力,也能激勵企業更加重視自己的行為,承擔對利益相關者的各項責任。對企業沒有履行社會責任或承擔社會責沒有達到預定的目標作出的負面評價既會降低企業的社會地位,減弱同業競爭的能力,也會引起企業管理者和員工思想上的震動,增強企業社會責任意識。此外,要使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成為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有效助推,企業領導及黨委組織對企業社會責任的范圍應達成一致的共識,并在制度及經費上保障以上組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正常開展。
參考文獻
[1] 劉新民,謝志華.企業社會責任若干問題研究[J].學術論壇,2007(7).
[2] 王雄文.企業社會責任的道德性與法律化[J].行政論壇,2007(6).
[3] 李健.構建和諧社會與企業社會責任體系建設[J].經濟體制改革,2008(1).
[4] 王玲.論企業社會責任的涵義、性質、特征和內容[J].法學家,2006(1).
[5] 張麗霞.加強思想政治工作推動企業履行社會責任[J].黑河學刊,2013(4).
[6] 盧代富.企業社會責任的經濟學法學分析[M].北京: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7] 邱偉光,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