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方芳
所謂“有效的課堂教學”,就是合理科學的處理教與學的關系,是起主導作用的教師與學習主體學生之間達到默契的體現。在課堂教學中,在短時間里成功的把盡可能多的學生教會,這就是高效。小學課堂教學,有一點是不變的,那就是一節課40 分鐘的時間。究竟怎樣才能在有限的時間里有效的教學,必須做好以下方面:
一、 認真地備課是實現有效課堂教學的根本保障
1、要有明確的目標。沒有提前設計教學課堂是目標不明確、層次不清、隨意的課堂,肯定也是效率低下的。要讓課堂有效、高效,把一節課40分鐘的時間有效的運用,認真細致的課前備課就顯得相當重要了。我們作為教師決不能因為自己課前準備不充分、目標不明確,讓課堂中即時生成的教學資源調節不好而浪費時間,甚至讓學生迷失方向。一堂課的教學目標要適合自己的學生,難度適中有層次,注重不同層次的學生的發展。讓學生在努力后跳跳能摘到。
2、抓好重點突破難點。我們要清楚每節課教學的重難點,抓好重點難點教學,而不是要做到面面俱到,不然浪費時間讓學生失去興趣。之后做好適當的訓練,在練習中具體的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并且讓學生在練習中熟練掌握知識,讓每節課的教學目標都能很好的達到。通過練習也能檢測到學生是否掌握了重點,突破了難點。
3、備學生。平時我們準備一堂課,既要備教材,更要備學生。那么怎么備學生?那就要了解清楚學生的基礎、思維水平和心理特點。以便我們在教學中能準確地分析學生情況,及時反思調整教學策略,用科學的方法教育和教學,這是提高效率的重要一環。
二、創設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是實現有效課堂教學的潤滑劑
1、把握好課堂氛圍的營造。作為小學教師,我們必須想辦法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進行學習。老師們也是妙招百出:分組學習、小組競賽、情景教學、動手學習、積極評價……讓學生喜愛自己所教的課。的確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能很好的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時小學教學特別是中低段教學中的不二法門。但是輕松的氣氛一旦調節不好,學生過于興奮而背離了教師的初衷甚至危機,那就適得其反了。面對學生過于興奮違反紀律時,我們教師當然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了。不加以約束,這當然不可以。許多老師的做法就是對學生大加批評,但卻不能杜絕這樣的事情,十分懊惱,這樣的做法是十分錯誤的。那怎么辦呢?難道不管嗎?肯定不是,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者的任務是既要激發兒童的信心和自尊心,也要對學生心靈里滋長的一切錯誤的東西采取毫不妥協的態度”。所以管是一定要管的,但我們要注意藝術的、合理的批評懲戒。保護孩子的自尊心,讓其親其師,信其道。 讓孩子的思維總處于恰當活躍狀態,積極地學習探究,并能將獲得的知識鞏固后形成能力,這對學生來說就是有效的課堂教學。
2、師生互動能促進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的形成。一個班級的老師和學生就像一支球隊教練和隊員。每一次上課就像一次比賽或者訓練。老師和學生之間必須建立一種相互信任,愛戴的關系。這樣我們的教與學才會充滿幸福快樂,學生才會樂于向老師學習知識。這樣的教與學氛圍才是輕松愉悅的。
3、重視教學中的評價。在教學中還要特別注意對孩子的評價,它是激勵學生戰勝困難,不怕失敗,建立信心的有效方法。在課堂交流中,我們可以運用如:“你真棒、想對了的向老師笑一笑、你真勇敢,雖然錯了點錯誤,但勇氣可嘉,再接再厲”的語言,或評星等評價方式,讓學生樂于和老師一起探究,取得成功感。教師是課堂的“導演”,要在課堂中以風趣、有感染力的語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建立學習的信心。
4、建立學困生激勵機制。每一個學生都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讓每個孩子都能輕松愉悅地學習,才是課堂氛圍營造成功的標志。優生是一堂課中的強者,時時受到老師、學生的關注,一定程度上來說,這部分學生在課堂上是輕松愉悅的。但是,學困生卻恰恰相反。所以,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要以轉化學困生為根本任務。學困生之所以學習困難,原因很大程度是學習上的懶惰,上課時心不在焉、一心二用。我們必須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除了做好心理輔導外,在課堂上我們還要對他們特殊照顧。特意把一些簡單的問題請差生回答,從而體會到成功的喜悅,讓他們建立起學習的自信心;二是給他們上臺展示自己的機會,激勵他們養成積極認真的練習習慣;三是課堂作業及時督促,幫助學困生養成好習慣。
三、關注學法指導是實現有效課堂教學的抓手
我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我以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所以教師傳道授業時,還要注意學生學法的指導與培養,讓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為讓課堂高效打下基礎。這就是孟子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的思想。
總之,要讓小學課堂高效,我們要做到:認真備課;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關注學法指導。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繼續認真反思,及時總結,爭取能在最大限度上地組織有效的課堂教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