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部隊鑄魂強基、塑形聚氣的重要途徑,是確保官兵維護核心、聽從指揮的有效手段。邊防部隊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員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組織者和實施者,如何把握授課技巧、提升授課能力、增強授課效果已成為當前思想教育工作中迫切需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思政教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課;施教舉措
習近平主席指出:“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部隊思想政治教育,是黨在軍隊中進行的理論武裝和思想引導工作,是加強軍隊全面建設、完成各項任務的中心環節,是增強部隊凝聚力、提高部隊戰斗力的重要保證。思想政治理論課必須有舉措、有方法。
一、圍繞授課“所需所用”,充分做好課前準備
所謂授課“所需所用”的準備,就是我們常講的“備課”。作為思政課教員必須認真掌握備課方法和要領,努力把課前準備工作做扎實,把每堂課講得“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言之有據”。
(一)教案要合格。編寫教案是備課中的“主體工程”。一個合格的教案,必須結合實際選好題目、定好論點、悟好道理、舉好例子。一是主題要突出。編寫的教案必須抓住主題,這樣才能使所要講的問題如一根紅線貫徹始終,防止“下筆千言”卻“離題萬里”。二是結構要嚴謹。哪些觀點互相并列,哪些觀點相互從屬;哪些應該先說,哪些應該后說,都要心中有數,力求做到:交代一層關系,引出一種議論,解開一個思想的“扣子”,接近一步說理的目標。三是觀點要推敲。教案的觀點,實質就是所要灌輸的意圖,必須經得起反復推敲,切忌與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相違背,與軍人核心價值觀相違背。四是首尾要呼應。好的開頭生動新穎,可以引起聽課者的興趣;好的結尾畫龍點睛,可以給人留下深刻影響。一份合格的教案只有前后連貫、首尾呼應,才能在官兵頭腦中打下“烙印”、扎下“根子”。
(二)講稿要熟悉。熟悉講稿內容,是提升授課質量的重要環節。一是要弄“懂”。對教案的基本思想、基本內容、基本概念都要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否則當聽眾“刨根問底”時,就易慌亂失措,甚至貽笑大方。二是要吃“透”。吃透教案,就是在頭腦中進行重新構思,反復比較,設計出最佳授課方式,把書面語言轉變為口頭語言、官兵語言,把教材的內容變成自己的話講出來,以便聽課者接受。三是要融“通”。一個氣氛活躍的課堂,才能成為一個深受歡迎的課堂。只有融會貫通,才能在講課中觸類旁通,旁征博引,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增強講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圍繞官兵 “所思所盼”,精準定位授課對象
實踐證明,脫離了教育對象,教育就會“碰釘子”。只有對部隊情況做到了如指掌,思想政治教育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一)選題要豐富多彩。選題,是思想政治教育課的起點,也決定著授課的基本方向。一是要貼近對象。在選題上要區分對象、區分層次,堅持以人為本、因人施教,做到“一課一備”,不能“一稿多用”,防止教育“一刀切”、“一鍋粥”。二是要貼近時機。俗話講:“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授課同樣要善于把握時機,特別是時事政策教育、警示教育、隨機性教育等,就應抓住時機、把握節點。做到什么時候教育效果最好,就什么時候跟進開展。三要貼近現實。要圍繞社會的熱點、焦點話題進行選題,做到處處皆課堂、時時搞教育、事事有評析,滿足官兵“想知、新知、快知”的現實需求。
(二)內容要立意出新。要滿足官兵的“所思所盼”,就應在“新”字下功夫。一是要注意傳授新知識。青年官兵求知欲強,渴望能從聽課中獲取些新的知識,因此要根據講課的需要,向官兵介紹些新知識、新政策,從而開闊官兵視野,給官兵以新鮮感、充實感。二是要注意選用新事例。新人、新事和新的資料,往往是官兵聽課的一種“興奮劑”。把這些新人、新事和新的資料運用到講課中,就能使官兵耳目一新,想聽愛聽。三要注意講出新道理。圍繞官兵的思想實際,結合新的形勢和上級新的指示精神,善于從不同的角度,針對不同的內容,講出新的道理,讓官兵心靈接受洗禮,得到啟發。
三、圍繞聽眾的“所疑所惑”,豐富施教藝術
思想政治理論課在授課實踐中,要在語言、表達、情感等方面解答官兵疑惑。
(一)說理力求講實講透。要注重“事”與“理”的結合,切實做到以事明理。一是要用真實的事說理。引用的事例一定要經過查實,不能似是而非,任意杜撰。二是要用身邊的事說理。身邊的事情,往往是官兵親眼所見、親耳所聞,甚至是親身所為,選用這些事例當然最具說服力。三是要用典型的事說理。典型事例,往往具有代表性、影響性和示范性,用古今中外的各類典型事例說理,可以起到舉一反三的效果,引發聽眾的共鳴。
(三)情感力求真實自然。思想政治理論課必須樹立“主角”意識,用炙熱的情感來打動人心。一是要有真情。不能將授課當作一項差事、視為一種負擔,照本宣科、敷衍了事。相反,要將真情實感融入進內容,傳遞給官兵,只有自己堅信、真信,才能說服聽眾相信。二是要有尺度。一堂課上,無論是弘揚“真善美”,還是鞭笞“假丑惡”,情感的起伏次數不宜太多,轉換不可過急過快,必須把握分寸,符合聽眾能接受的范圍。三是要有交流。情感的交流不僅有助于拉近臺上臺下距離,消除厭煩、抵觸等不良心理,而且還能主動調動聽眾情感,帶動官兵一并“入戲”,從而收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
[1].對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幾點思考[J].鄧長宇.南京政治學院學報. 2004(06)
[2].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思考與建議[J].卓雄輝. 高教探索. 2004(01)
[3].關于增強政治工作效益的經濟學思考[J]. 李文平,張炎. 南京政治學院學報. 2000(05)
[4].樹立正確的思想政治工作效益觀念[J]. 吳東莞. 空軍政治學院學報. 1998(04)
作者簡介:秦衛(1984―)河南林州人,公安邊防部隊高等專科學校基礎部政治法律教研室,助理講師,授課方向: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主義理論體系、思想政治教育、馬克思主義哲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