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耀山
摘要:問題教學法是教學主體通過適時引入預先設置問題,引發教學客體對所學內容的興趣,在設問和釋問的過程中共同參與問題的解決的一種教學方法或教學過程。問題驅動教學法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改變了傳統的教學主客體的劃分,搭建多種教學方法適用平臺,增強學生學習的能動性,激發了學生對所學內容的興趣,增強了學生的注意,提高了教學效果。問題驅動教學法的應用對中專院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的提高很有助益。
關鍵詞:問題驅動教學法;中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作為高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效果的好壞與否直接影響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在眾多教學方法中,問題驅動教學法因能有效地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被廣泛認可,所以,探討問題驅動教學法在中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中的作用,并對其進行優化對中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意義重大。
一、問題驅動教學法的環節
問題驅動教學法不是簡單的提出問題和回答問題,而是以問題驅動進行教學的過程。從其發展層面大致可以分為四個環節,即: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總結和反饋。“提出問題”環節是問題教學法的前提,指教學的主客體圍繞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提出具有針對性的一系列問題,并根據問題的邏輯順序、難易程度和解決的緊迫程度進行序化整理,最終遴選出與教學內容和教學主客體實際相一致的問題的過程。“分析問題”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學主體將問題提出與教學客體進行探討,并尋求解決的過程。“分析問題”是問題驅動教學法的關鍵。在此環節中,教學主體可以根據實際將讀書法、討論法、實踐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引入其中,增強教學客體的參與教學的積極性。“解決問題”指教學主客體通過對所提問題的分析,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并找到了科學的和正確的答案,統一了認識。可以說“解決問題”是問題驅動教學法的目的和歸宿。“總結和反饋”環節是教學主體特別是教師根據問題的解決過程中教學雙方的表現進行總結,分析教學過程中的優點和缺點,提出優化和改進的方式,從而激發學生的能動性的過程。“總結和反饋”環節并非可有可無,它是問題驅動教學法的拓展和延伸,也是提高教學效果的必備環節。
二、問題驅動教學法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中的實踐
根據問題驅動法的要求,筆者嘗試在中專院校“概論”教學中采用問題驅動教學法,針對概論課程內容和學生實際,設計主講問題和講授方式,增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教學效果。“概論”課程內容突出“一面旗幟,一條道路、一個體系”的主旋律,本著“要精要管用”的原則,讓學生做到“真學、真懂、真信、真用”。筆者將全書十五章整合為三個“為什么”(why),兩個“是什么”(what),一個“主體是誰(who)”的“六個W”。這六個問題分別是為什么要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為什么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什么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為什么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國際國內背景是什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主體是誰?在具體講授中,注重了問題情境的設置和問題分析的參與,注重了對多媒體的適當運用,也注重了對學生社會實踐的要求。
(一)提出問題——明確問題,創設問題情境
教學主體明確問題是提出問題的前提。在“概論”課程教學中,筆者以課程為基礎,設置了六個問題為教學的核心內容。之后,就是通過創設問題情境,讓教學客體也能夠清楚問題的指向。通常,在“概論”課程教學中可以通過聯系生活實際創設情境,引出問題。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通過聲、像等形象資料,以故事、漫畫等創設問題情境,吸引學生注意,從而引發學生對問題的思考。
(二)分析問題——引導思考,注重方法探尋
在問題教學法應用的過程中,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是非常關鍵。在此環節中,教學主體要以引導學生自主探索解決問題為目標,讓學生能夠自主的利用原有的知識及能力去尋求解決,并積極引導他們進行新的知識的獲取和新的方法的探索。獨立思考通過使學生原有的經驗與新的任務之間發生矛盾,激發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興趣和渴望,促使學生能夠自己讀書、查找資料、結組討論交流,讓學生主動探索的習慣,使其在生疑、解疑的過程中獲得新的知識和能力。
(三)解決問題——解除疑惑,獲取共識答案
對問題的解決是問題驅動教學法的目的,同時也是教學的目的。通過對問題的分析探索,教學雙方得到具有共識的答案,從而解除心中的疑惑,拓展了知識內容。在此環節,教學雙方扮演中不同角色。教學主體掌握著問題的答案,需要通過多種教學方法引導教學客體得出與其或與教材一致的答案。由于教學客體采用的分析方法或選取的例證資料有所不同,得到的答案內容也可能存在差異,甚至相互矛盾。此時,教學主體不應該直接否定,不能壓制學生的思維,而是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并作出相應引導,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
(四)總結和反饋——注重效果,鞏固強化知識
在問題解決后,教學主體要適時引導教學客體回顧從問題的提出到解決的整個過程,并根據教學客體的表現分析其中的問題,鞏固獲取的知識,并深度挖掘問題驅動教學法的遷移。此時,教師作為主要的教學主體要適時歸納并積極評價學生的表現。在此環節,教師引導學生將前三個環節中習得的零散的、感性的知識進行歸納整合,提煉概括,尋求知識間的內在聯系,使之成為具有內在聯系的整體。同時教師也要善于遷移教學,將思想政治的理論知識與其他學科和實際聯系、綜合,并及時提出新的問題,引導學生將習得的知識從第一課堂拓展到第二、三課堂,使其主動進行社會實踐,提高其學習的能動性。
三、總結
一般來說,在問題驅動教學法中,“總結和反饋”環節容易被弱化甚至被忽視。“總結和反饋”是鞏固獲取的知識,深度挖掘問題驅動教學法的遷移的重要環節,可以說,提高問題驅動教學效果,就必須注重總結和反饋。在此環節中,教學雙方都要及時的總結教學實踐過程。對過程中的優點和缺點進行認真分析,并最大程度擴大參與范圍,盡可能做到全員參與。教學雙方在總結中要注重對方的反饋,并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反思,盡可能提出優化和改進的方式。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激發學生的能動性和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
參考文獻:
[1]聶曉.探索問題教學法在思想政治課中的運用[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15(4).
[2]A.H.威廉,H.M.鮑爾.中學里的有效教學[J].外國教育資料,2016(1).
[3]陳錦勝.談“問題教學法”在馬克思主義理論課中的應用[J].教育研究,2016(5).
[4]胡小平.問題教學法——思想政治課有效教學的重要途徑[J].北京電力高等專科學院學報,2015(12).
[5]潘沁.高校思想政治課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教學法[J].新課程研究,2015(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