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摘要】英語閱讀在英語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現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比較重視閱讀教學,在進行閱讀課教學中文本處理比較難進行,現在大多教師會運用“四構”文本處理方式來進行英語閱讀教學,并取得較好效果。
【關鍵詞】英語閱讀 “四構” 文本處理
高中階段的英語閱讀課教學,許多教師將其改成了語法、詞匯教學,因為這些教學內容比較符合應試教學的需求,一些教師甚至直接讓學生在文中畫出第幾段第幾句運用了哪些語法,將文中的單詞學會、語法學會就結束了,甚至不需要學生了解文章的內容。一些教師帶領學生了解文本內容也就是讓學生去翻譯。這種方式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展。閱讀課可以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如果教師能注重閱讀課的文本處理,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也能隨之提升。筆者以“A Trip on ‘The True North”這一文本為例,探究“四構”在英語閱讀文本處理中的作用。
一、初構——引出文本
初構是教學時的導入,通過各種各樣的形式,讓學生對文本產生興趣,促進他們去對文本進行深入處理。教師首先帶領學生們對文章進行初構引出文本內容,“A Trip on ‘The True North”是一篇關于旅行的文章,所以教師可以通過播放一段旅行短片來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旅行。學生說完后心里就會清楚文本是要講旅行的事。然后教師再引導學生去觀察視頻,讓學生根據建筑物、人的長相等特點來分析短片是哪個國家,學生在看見一些標志性建筑物時就會知道是加拿大。這樣教師就帶領學生們完成初構,學生對文本內容會更感興趣。
二、解構——深入了解文本
在對文本進行解構時可以按照段落來進行解構,這篇文章的每一個段落講的都是不同的話題,在解構時更清晰。例如在對第一段進行解構時,教師在黑板上出示了一些題目,“Who took the trip? Where to go? What is the ultimate goal of their journey?”這些題目的答案從文章中就能找到,當學生找到答案后也就完成了第一段內容的解構。教師利用問題來引導學生了解文本事件參與的人物和原因。通過對這部分內容的解構,學生也就有了繼續探究的欲望。
學生有了對其它文本內容解構的欲望就可以進行下一部分內容的解構了。教師引導學生“我們知道了旅行的目的地,下一步需要做什么?”這時學生會根據自己的經驗來回答,“了解當地的風景、設計旅行的線路。”當學生回答完這一問題后,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解構文本中這一部分的內容了,學生為了驗證自己的想法會深入的了解文本,看文本中是怎樣來旅行的。學生的閱讀興趣被激發了。當學生閱讀了第二段文本后,教師繼續引導“接下來就是他們旅游看到和聽到的一些傳奇的事情了,你可以和他們一起去感受他們傳奇的經歷,并且通過感受完成我的問題。”教師在黑板上展示問題。“What cities did they go to? What do they see in every city? What wild animals did they see? What do they feel about wild animals?”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會想知道Danny他們在旅行中都去過哪些城市、看到了什么。有強烈的興趣去對文本進行解構,當他們閱讀完后半部分的文本后,知道了他們去了什么城市,在這個城市發生了什么。學生就能從文本中找到答案,來回答教師的問題。例如他們到了卡爾加里,因為卡爾加里因為踩踏事件很出名,并且介紹了牛仔參加比賽會贏得獎金的事情。學生將每一個城市中的事件都回答出來,是將文本中的內容進行了整合。這也恰好完成了對文本的解構。學生在閱讀了一次后對每一部分的內容都有深刻的印象,并且從文本中還能體會到文本的寫作形式。對文本內容有極大興趣。那么教師就要思考,當學生對文本進行處理后,對文本產生了興趣,再來進行詞匯、語法教學會不會更加容易,答案顯而易見。
三、重構——體驗文本情感
將文本解構后,不代表將文本內容全部掌握了,雖然英文文章沒有我們中國文章中包含的復雜情感,但它其中同樣有情感的表達。因此在解構文本后需要進行重構,來分析文本所要表達的情感,促進學生語言敏感性的養成。例如學生在解構文本內容后,教師引導學生一起來尋找其中的風景,找出描寫風景時運用的特殊短語,catch sight of是文中表示看到風景的詞語,可以讓學生根據文本內容;來分析為什么作者不用see來表示看呢?學生為了尋找出答案,就會重新對文本進行建構,當學生重新進行文本閱讀時會發現這個短語的運用表達出了看到野生動物興奮。文章中除了這一情感,還有很多情感的表達,教師一步一步引導學生從文本中尋找,當學生了解了每個主人公對每一處風景的情感后,也就完成了文本的重構過程,當完成這一過程后會發現學生不僅對文本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時還會對文本產生一定情感。教師再帶領學生去分析文本中的其它問題,學生也會愿意參與。
四、創構——升華文本內涵
學生完成了“三構”內容后,還需要進行創構來輸出文本的信息。這一過程有多種方式,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文本內容來選擇寫作材料,寫相關文章。或者從文本中找到一個點,來對這個特殊點展開分析,例如對題目的分析,或是對作者的思想狀態進行分析,學生在進行寫作和分析時表達的都是自己的想法,并且表達出來的內容更為深刻,并且都是文本內容引出的話題,學生在分析、寫作時還離不開文本的依托,升華了文本的內涵。
總結:英語閱讀課對學生學生英語學習很重要,教師在進行文本教學時,注重文本的“四構”處理,完成四構處理后,再來進行詞匯等方面的教學,學生學的容易,教師的課堂效果也會更明顯。
參考文獻:
[1]劉遠.論高中英語閱讀能力培養策略[J].科技創業家.20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