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平
摘要:本文首先對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的含義進行闡述,從給企業發展戰略提供支持、加大財務管理力度、減少財務運營成本、為集團戰略和經營提供支持四個方面入手,對構建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的主要作用進行解析,并以此為依據,提出財務共享服務模式框架的構建優化措施。
關鍵詞:財務共享服務 模式框架 構建
運用財務共享服務模式,可以有效減少企業在開展財務管理工作時的成本投放,在此環境下,提高企業在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對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以及企業今后的發展將起到了現實性的作用。在運用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的過程中,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減少企業運營管理中風險發生的幾率,是促進企業穩定發展的主要依據。
一、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的含義
國際知名經濟學家馬丁·弗伊曾經對共享服務這樣定義,所謂的共享服務主要是企業將非核心業務融合到部分自主業務單元中,這些業務單元就好似處于外部市場競爭的企業提供相應的計費服務,建立了專業的業務機構,運用共享服務的方式,實現企業組織以及流程的重新構造,通過建立標準化財務流程,識別并植入關鍵控制點,提升財務合規性和降低內部控制風險,從而保證企業股東的合法價值。通過標準化作業流程,集中共享的財務工作模式,從而提高財務基礎工作質量及服務水平。通過合理化分工和標準化作業,發揮規模效應,進而起到減少成本投放、提升用戶滿意程度、提升服務質量、提高工作處理效率等效果。將基礎操作型、服務型、事務型的工作集中共享管理,讓各項運營單元從復雜的日常事務中脫離出來。促使各經營單位的財務將更多精力聚焦于經營支持,發揮業務伙伴和經營決策支持的職責,進而提升企業內部服務水平。筆者認為,財務共享服務主要是把易于標準性的財務工作實現流程重新構造,同時由財務共享服務部門對其進行統一處理。換句話說,財務共享服務主要是把財務各項業務當作基本條件,按照標準化的流程以及形式實現加工處理,由用戶進行自主選擇所需財務服務方式的財務產品。
二、構建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的主要作用
(一)給企業發展戰略提供支持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化,企業開始逐漸實施全球化經濟擴張,在世界各地建立子公司。同時,隨著企業擴張的逐漸加大,也構建了對應的財務組織,這給企業的財務管理帶來了一定的分散性的影響。分散性的管理形式不但會影響財務管理整體效益,還會增加成本投放,給企業落實發展戰略帶來了障礙。而運用財務共享服務模式,可以把分散在各個領域的財務信息提取出來,放置在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由之前的諸多人員在各個子企業落實的工作轉變為由一個共享服務模式進行落實,進而提升企業財務核算水平。
(二)加大財務管理力度
隨著企業規模逐漸擴大,分散在各個領域的子公司財務組織具備較強的獨立性,因為各個子公司財務核算方式以及處理形式存在較大差異,各個子公司的財務情況以及運營狀況都要及時匯報給總企業中,導致總企業管理人員無法實現對各個子公司財務情況以及運營效果的全面監管。在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的作用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只需要建立統一的財務核算標準和流程,運用網絡技術,實現對各個子公司財務情況的監管,進而提升監管效率。
(三)減少財務運營成本
隨著企業國家化戰略發展的逐漸深化,全球分支機構數量逐漸上升,假設每個分支機構都建立獨立的財務部門,財務運營成本將會逐漸升高,通過采用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的方式,不僅可以有效減少各個分支機構成本投放力度,同時還能降低企業整體財務運營成本。
(四)為集團戰略和經營提供支持
一直以來,財務部門長期處于低附加值工作狀況,沒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落實對全球價值鏈業務的支撐以及戰略決策的支持。而落實財務共享服務模式,不但可以讓財務人員從較為復雜的低附加值工作抽離出來,還可以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財務報表探究和分析方式上,進而給企業決策人員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三、財務共享服務模式框架的構建優化措施
某國有企業,成立于2001年,該企業運營范圍主要包含了生產、規劃、物流、營銷等諸多內容。隨著該企業的快速發展,企業的運營規模得到了極度的擴充。并且企業也意識到了構建財務共享服務模式框架的重要性,構建完善的財務共享服務模式框架,不僅可以給企業發展戰略提供支持,同時還能促進企業更好發展。因此,該企業為了構建迎合企業發展的財務共享服務模式框架,采取了以下優化措施。
(一)提升財務管理機制的標準性
當前大多數企業運用的財務管理機制的標準主要以原始管理指標為主,不管是在全面性方面,還是在權威性方面,都存在較大的漏洞。這就使得大多數數據無法全面的運用到財務共享服務模式中。另外,財務共享服務模式作為一個具備單獨的中立部門,因此需要提升財務管理機制的標準性。為了提升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將財務共享服務模式進行高效應用,就要實現財務管理機制的創新。而財務管理機制的創新通常展現在企業財務管理機制的標準性方面,這也是建立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的基本條件。首先,在企業中建立標準業務機制,同時將標準業務機制實施情況的評估當作落實財務共享服務的前提依據。其次,利用集中培訓的形式讓各個財務部門都能對新機制有所了解,進而給后續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的全面落實奠定基礎。最后,不間斷監管落實是實現標準性的主要憑證。
(二)由分散式管理模式轉變為集中管理模式
由于我國企業運用財務共享服務模式比較晚,各個流程技術缺少完善性,例如,人員無法合理的參與到流程管理工作中,使得一些流程無法迎合企業員工工作需求,導致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無法全面落實。還有一些企業缺少對流程管理理念的了解,當前我國大多數企業沒有意識到流程管理起到的重要作用,開展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的主要作用就是提升企業管理水平,之后才是提升企業職工工作效率以及產品質量。由于我國大多數企業在流程管理方面缺少認識,管理水平偏低,進而給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的運用帶來了約束。因為財務共享服務作為一種典型的集中性管理體系,其主要是運用服務端以及客戶端分離的形式,對總企業和各個子公司之間的業務關系進行重新界定,進而把重新標準性財務管理工作的人員由成員單位中進行分化,劃分到財務共享服務里,進而提升財務管理工作人員的集中性。集中性組織框架可以起到資源共享的效果,一個服務端可以對三個以上客戶端實施服務,由此客戶端可以獲取更多的共享資源。endprint
(三)實現財務共享服務業務以及數據的整合
在開展財務共享服務流程重新創建工作時,應該秉持四項原則,即財務數據的標準性、財務數據的共享性、財務流程的精準性以及財務信息系統的科學性。例如,某企業在構建財務共享服務模式時,把各個業務部門的財務權限進行撤離,取消各個業務部門中的財務們,在區域管理總部門建立了派出機構,進而實現核查、記賬、支出、監管等統一財務工作。身為財務共享服務的前臺,建立派出機構的主要目的不僅可以提升財務信息傳遞的真實性和精準性,同時還能讓位于總部財務的共享服務后臺將更多的精力放在財務分析工作中,從而給編制財務政策提供參考。
(四)全面應用信息技術
因為我國財務共享服務模式應用時間比較短,使得信息系統方面總是存在一些漏洞。財務共享服務模式應該有一個完善的信息系統作為支持,這樣才可以實現將各個部門的財務情況統一處理。這個信息系統不但可以將大部分業務信息進行處理,同時還能將有關業務信息轉變成財務信息。因此,為了實現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的全面構建,就要有一個完備的信息整合系統。而運用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主要作用就是構建了IT平臺,把所有財務共享服務部門建立的財務機制都集中于數據庫里,其中包含了財務作業流程等內容都劃分在信息系統中實現設置,成本單位不可對其進行更改,進而確保總企業戰略性決策得到全面實施。例如,某企業在構建財務共享服務模式時,將網絡報銷模板、物流模板、績效評估模板、統一管理模板等多個模板融合到其中,給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的建立提供強大的信息系統支持。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通過對財務共享服務模式在我國企業運用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析可以得知,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三個,即管理水平有待提升、績效考核力度普遍偏低、信息系統整合不高。本文根據對這些問題的探索,提出了財務共享服務模式框架的構建優化措施。但是,我國在財務共享服務模式構建方面依然存在一定挑戰,需要更多的人員對其進行全力探究,這樣才可以將財務共享服務模式全面地運用到企業中。在全球競爭逐漸加劇的背景下,建立財務共享服務模式就顯得尤為重要。
參考文獻:
[1]黃慶華,杜舟,段萬春,楊鑫.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模式探究[J].經濟問題,2014,(7):108-112.
[2]趙曉鈴,丘云琳.集團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的效益分析——以中興通訊為例[J].會計之友,2014,(22):61-65.
[3]王釗,黃旭,吳念芝.大數據背景下財務共享服務模式建構的途徑[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1):27-30.
(作者單位:順豐速運有限公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