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捷
[摘 要] 科學可行的旅游景區前臺管理信息化評價,有利于正確有效地評價當前的信息化開展情況,促進其正確快速的發展。結合肇慶市旅游特點,運用層次分析方法,建立旅游景區前臺管理信息化評價體系,確定各級指標權重,為旅游景區前臺管理信息化的建設及評價指標建立提供參考。
[關鍵詞] 層次分析法;旅游景區前臺管理;信息化評價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15. 056
[中圖分類號] F272.92;D630.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7)15- 0121- 03
0 前 言
旅游業是肇慶市的支柱產業之一,各級政府和領導都很重視。肇慶市自2014年起,利用3年時間借助互聯網和智能上網終端,實現對各類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和便捷處理,緊抓信息消費新機遇,挖掘旅游市場新潛力,全力打造“大肇慶,大旅游”的發展格局。同時加強“智慧旅游”的平臺建設,面向游客、景區、商家、旅行社、旅游局多方需求,打造“掌游肇慶”的信息化平臺,重點開發平安旅游監控、景區車輛調度、電子票務、特產智能銷售等系統應用,推進旅游信息化綜合改革。并且協助加強旅游運營管理合作,協助旅游部門開展游客分析、宣傳體驗、營銷推廣等工作,提升智慧旅游的價值。
目前,肇慶正在創建5A級旅游城市,大部分景區都有自建的網站,其中包含七星巖和鼎湖山風景區的肇慶星湖景區官方網迄今已有逾223萬的點擊量。景區加強了對互聯網運用的重視,優化網上訂票游客的體驗,同時探索公眾號的轉型,由單純的以發布內容為主,逐步轉變為以游客服務,在線體驗為主的新服務模式。
雖然肇慶市近年信息化在旅游業中有了長足的發展,但如果將我國的旅游景區按照信息化發展水平進行分類,將我國景區劃分為初級信息化景區、數字景區和智慧景區三種類型。而肇慶的旅游景區信息化只是具有初級水平,與“國際化旅游休閑之都”的要求還有一定的距離。
1 建立評價指標體系
景區分為自然資源類景區和人文景觀類景區兩類,但其前臺管理核心內容是一致的,包括:規劃開發建設管理、資源與環境管理、游客管理、安全管理、服務質量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及營銷管理。
這些管理信息化在作為國際旅游城市的肇慶還處在剛剛起步的階段,對于旅游景區管理信息化的評價方面更是基本處于空白狀況。在任何一個城市對旅游景區的管理信息化進行量化評價都是復雜且有一定的困難:第一,缺乏用于測量信息化規模及其影響的可靠方法;第二,旅游景區管理的綜合性很強,管理業務復雜,在對于評價對象的確定過程中缺少明確的評價對象;第三,由于旅游景區本身的類別差異導致在具體的管理工作中的側重點多有不同,造成評價的困難。
針對肇慶旅游景區特點,對旅游景區前臺管理信息化內容根據層次分析法建立評價指標體系,見表1。
2 確定指標體系權重
依照層次分析法,根據1-9標度法對準則層的3個評價準則進行兩兩比較,判斷其相對重要性,利用定量的方式建立判斷矩陣:
為防止在判斷是出現克星錯誤或度量錯誤,需要采用比較判斷矩陣偏離一致性C.I.及比較判斷矩陣的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R.I.進行檢驗,再根據一致性比率C.R.=,若C.R.<0.1,則判斷矩陣具有滿意的一致性。
求得,C.I.=0.019 3,R.I=0.58,C.R.=0.033 3,C.R.<0.1,因此具有滿意的一致性,因此這三個指標的相對權重分別為:10.61%,63.34%,26.04%。
用相同的方法確定指標層對準則層、因子評價層對指標層的權重。
因子評價層各指標的最終權重=其對應的評價指標層權重×其對應因子評價層權重。
3 結 語
2011年7月國家旅游局局長邵琪偉提出:我國將爭取用10年左右時間,使旅游企業經營活動全面信息化,基本把旅游業發展成為高信息含量、知識密集的現代服務業,在我國初步實現基于信息技術的“智慧旅游”。肇慶作為首批國家重點名勝風景區,致力打造“國際化旅游休閑之都”的旅游城市,建立一套科學而嚴謹,全面并可行的信息化評價體系有著重要而深遠的一樣,正確且全面的評價結果有助于推動肇慶“智慧旅游”的迅猛持續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