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惠蘭
【摘要】 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能夠攻擊人體免疫系統且具有很大危害的疾病, 由于免疫系統的破壞, 使患者身體虛弱, 很容易感染疾病, 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 甚至會導致患者的死亡。臨床護士作為一線工作者, 同樣面臨著感染艾滋病的風險, 因此, 臨床護士必須要加強對艾滋病知識的認知, 采取一定的防護措施來避免感染。本文主要分析了臨床護士對艾滋病知識的認知和防護行為, 以期為后期防護培訓提供借鑒。
【關鍵詞】 艾滋病;認知;防護行為;臨床護士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1.117
自從我國在1985年發現了第1例艾滋病患者之后, 越來越多的艾滋病患者出現, 近年來, 艾滋病患者更是呈增長趨勢, 已然變成了我國嚴重的社會問題和公共衛生問題, 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 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臨床護理人員與艾滋病患者接觸過多, 時時處于暴露的危險當中, 且現階段的藥物是無法治愈此病的, 臨床護士只能不斷的提高自我防護意識, 在工作中加以注意。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本院2017年1月40位護理人員進行研究, 平均年齡(25.1±3.8)歲, 其中3位主管護師、5位護師、32位護士;學歷分布:10位中專、25位大專、5位本科及以上學歷。
1. 2 研究方法 自制調查問卷, 主要圍繞艾滋病基礎知識、專業知識、防護行為、非傳播途徑等內容進行現場考核, 采取現場作答, 當場回收的方式, 回收問卷由專業人員進行統計評分。
2 結果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其中基礎知識得分為(80.1±5.8)分、專業知識得分為(60.3±2.3)分、防護行為得分為(61.4±1.2)分、非傳播途徑得分為(64.5±1.8)分。
3 討論
3. 1 臨床護士對艾滋病知識及防護的認知現狀
3. 1. 1 臨床護士對艾滋病基礎知識的掌握較多 艾滋病幾條最基本的知識為:①目前艾滋病僅可預防, 無法治愈;②艾滋病傳播的主要途徑和非傳播途徑;③艾滋病傳播的預防方式;④艾滋病病毒攜帶者雖然表面與常人無異, 但是所攜帶的病毒會傳染給別人;⑤艾滋病的預防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⑥對艾滋病患者及病毒感染者不能存在歧視心理;⑦要給患者提供人道主義的幫助和關心, 幫助患者進行艾滋病的控制和預防[1]。
3. 1. 2 臨床護士對艾滋病專業知識的掌握較少 艾滋病的臨床表現、臨床分期、感染率、消毒措施、暴露后處理措施等都屬于艾滋病專業知識的范疇。很多護士只是知道艾滋病的主要感染癥狀, 而對其余的情況就不甚了解。表現在對艾滋病的臨床癥狀不清楚、對臨床分期不明確、對窗口期是否是潛伏期、一般消毒劑能否殺死艾滋病病毒認知錯誤等[2]。
3. 1. 3 臨床護士對艾滋病病毒防護行為的掌握較差 臨床護士對艾滋病病毒防護行為如下:①醫護人員在接觸血液、體液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時要采取防護措施, 包括胸腔液、心包液、陰道分泌物、腹腔液、滑液、羊水、腦脊液等, 要將其看作是傳染性病源物質, 提高重視[3];②護理人員在進行護理操作或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時要戴上手套, 等工作完成后, 再將手套脫掉進行洗手、消毒;③如果護理人員在手部皮膚有破損情況下進行護理操作或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時, 為了保險, 要戴雙層手套;④在護理人員的護理工作中可能會出現患者的體液、血液濺到面部的情況時, 護理人員不但要戴好手套, 還要帶上防護眼鏡和由防滲透功能的口罩。在護理人員的護理工作中可能會出現患者的體液、血液濺到或污染身體的情況時, 如消化道內鏡、外科手術、泌尿系內鏡、口腔治療等。護理人員必須穿戴圍裙或隔離衣, 且要有防滲透功能[4];⑤護理人員在進行侵襲性護理的時候, 光線要充足, 并且不能用手直接觸碰用過的刀片、針頭、縫合針等, 以免劃傷、感染;⑥使用過后的一次性針頭不能再進行二次使用;⑦要在防滲漏、耐刺的利器盒中放入使用后的銳器, 在護理中盡可能的使用安全性能較高的醫用銳器, 要及時將一些用后的銳器用針頭處理設備處理好[5]。
3. 1. 4 臨床護士對艾滋病的非傳播途徑認識不到位 艾滋病的主要傳播途徑是血液傳播、性傳播、母嬰傳播等。而艾滋病的非傳播途徑有很多, 如擁抱、握手、吃飯等行為不會傳播艾滋病;餐飲用具、馬桶、臥具、電話機、公共浴池、游泳池、空氣等物品不會傳播艾滋病;小貓、蚊子、小狗等動物也不會傳染艾滋病[6]。
3. 2 臨床護士艾滋病知識和防護的對策 根據艾滋病基礎知識、專業知識、防護行為、非傳播途徑等的評分情況來看, 除基礎知識掌握相對較好之外, 在專業知識、防護行為、非傳播途徑等方面相對較弱, 提高臨床護士艾滋病知識和防護的對策如下。
3. 2. 1 護理院校要加強對艾滋病的基礎教育 為了更加保證護理人員的安全健康, 護理院校應該將艾滋病知識和防護加入教學計劃, 以必修課的形式進行教育, 用課時的增加來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同時, 對該門課程提出相關的教學要求, 提高學習效率, 讓護理專業的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為艾滋病的宣傳和防護提高前提。
3. 2. 2 醫院要做好護理人員的培訓工作 醫院要適當的調整教育策略, 把艾滋病教育當做長久的工作來做, 把職業安全教育培訓列入醫院的日常規劃。為了改變我國醫院艾滋病教育持久度、廣度、深度不足的現狀, 醫院要制定長期的學習計劃, 詳細的傳授艾滋病專業知識, 對艾滋病防護工作嚴格要求, 提高護理人員對防護工作的重視。并且制定相應的學習目標, 提出考核要求, 督促護理人員提高防護技能。
3. 2. 3 提高護理人員對艾滋病的認識 思想上的重視是做好艾滋病工作的前提, 因此, 從根本上改變護士的認知十分重要。首先, 增加護理人員對艾滋病知識的掌握, 提高她們的風險意識, 主動積極的進行自我防護。其次, 對于艾滋病的傳播途徑要加以強調, 讓護理人員能夠正確的認知, 消除恐懼心理, 端正對待艾滋病患者的態度。
3. 2. 4 醫院要做好設備提供工作 ①醫院要根據艾滋病防護的相關要求, 制定防護原則和措施, 對于艾滋病防護中所用到的用品全面提供, 如手套、注射器、隔離衣等。②所提供的設備安全防護性能要高, 如采血用的負壓標本試管、盛放尖銳物品的容器等。為護理人員做好防護工作提供保障。
近年來, 我國的艾滋病形勢比較嚴峻, 患者的增加給護理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護理人員不但要具備專業的艾滋病知識, 還要有科學的防護方式。目前, 在醫院中, 護理人員對艾滋病的認識和防護工作還有很多欠缺, 既不利于對患者的護理, 又增加了自身感染的可能性, 是十分危險的。因此, 不論是醫院、護理院校、護理人員本身都要對艾滋病教育加以強化, 為艾滋病工作的宣傳和防護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 郭新平. 預防艾滋病對臨床護士的職業暴露及防護. 實用醫技雜志, 2011, 18(1):45-47.
[2] 周瑩. 臨床護士艾滋病相關知識、態度及普遍預防意識調查分析. 大家健康(旬刊), 2016, 10(4):23-24.
[3] 琚新梅, 張國增, 李瑞玲. 臨床護士艾滋病防治知識來源的調查研究. 護士進修雜志, 2012, 27(5):438-440.
[4] 黃靜, 黃曉, 劉志娟, 等. 臨床護士HIV職業暴露防護知識及相關態度調查. 湘南學院學報(醫學版), 2013, 15(3):57-60.
[5] 張秀, 姜天俊, 吳丹, 等. 艾滋病護理人員職業防護的管理.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2, 16(20):98-100.
[6] 徐美娜. 臨床護士艾滋病防治及職業暴露防護知識宣教效果調查. 中國鄉村醫藥, 2016, 23(10):64-66.
[收稿日期:2017-03-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