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泉潤+全家悅
摘 要:在互聯網時代中,物流產業發展建設面對全新挑戰及機遇。互聯網經濟在快速發展過程中,物流產業商業模式也在積極創新,物流平臺也就得到了人們高度關注。本文對物流平臺發展現狀進行了梳理,并且結合成功企業所積累的經驗,為互聯網背景下的物流平臺競爭提出幾點意見。
關鍵詞:互聯網;物流平臺;競爭策略
伴隨著互聯網經濟正式到來,我國產業結構發生了顯著轉變,大型企業逐漸向中小型企業方向裂解,不同企業之間的分工更加精細及專業。物流服務的需求結構也發生了顯著轉變,原材料在物流服務需求結構中的比例不斷下降,制成品及半成品在物流服務需求結構中的比例不斷上升,同時對產品到達時間進行了明確規定。為了能夠滿足社會對物流產業需求,物流產業的服務業務也需要作出一定調整。
一、“互聯網+”背景下的物流行業動態
1.物流信息化更新升級加快
互聯網經濟是網絡信息技術發展之下的產物,和物流行業相結合,讓物流信息化從最開始關注“量”轉移到“質”的方向上,用戶可以及時了解物流運輸情況,滿足不同用戶對物流運輸個性化需求。物流信息技術作為落實用戶個性化需求的主要技術,可以及時推送物流信息,實現物流透明化管理。在“互聯網+”背景之下,云計算技術及大數據開始整合社會上閑散資源,推動企業共同發展,這種模式也逐漸被物流企業所接受。換句話說,全鏈路在信息化及可視化建設之后,物流企業可以提升庫存及倉配管理水平,在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情況下,提升物流資源利用率。
2.物流商業模式單一
“互聯網+”并不僅僅是這互聯網和傳統產業之間的簡單結合,而是借助互聯網思維對傳統產業商業模式進行創新。近幾年,物流信息平臺在快速發展完善過程中,在短時間內積累了大量固定客戶,這些平臺借助互聯網基因進入到物流產業中,整合社會中資源,為用戶提供多個方面的服務。這些平臺為了能夠吸引更多客戶,所收取的物流服務費用很少,甚至不收取任何費用,借助其他服務形式收取費用。
3.物流平臺競爭手段單一
在政府支持及信息技術促進之下,我國在短時間內出現了大量物流園區,物物流園區的出現,有效解決了物流企業所存在的信息不暢及效率低下等問題。但是不同物流園區所提供的服務手段基本相同,相互之間競爭手段單一,基本上都是采取價格競爭方式。例如,部分物流園區通過降低自身租金及有關費用價格形勢,活期更多固定客戶。就司機客戶群體而言,和物流平臺所提供的價格優惠相比較,物流平臺所提供的信息真實性,才是其最為關注的內容。
4.物流平臺對政府優惠政策依賴性較強
在我國將物流產業歸納到振興產業之后,政府部門對物流產業發展給與了高度關注,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推動物流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例如租金補貼、建設E郵柜等。就以物流園區來說,物流園區最終建設質量和政府部門建設政績之間有著緊密關聯。在傳統物流園區內缺失存在較多問題,新建物流園區在硬件設施上面得到了顯著提升,而新建物流園區也需要面對高昂成本的壓力,無法提供個性化、專業化的服務,這也就造成新建物流園區吸收用戶難度較高。在這種情況之下,物流園區都將發展重心放到了地方政府上。物流平臺并不應該僅僅關注眼前經濟利潤,而是應該制定長遠及明確的發展戰略,這樣才可以保證物流平臺長久建設。
二、基于“互聯網+”背景下的物流平臺競爭策略
1.借助互聯網技術,積極創新物流平臺商業模式
物流平臺在通過傳統價格競爭手段之外,還應該積極創新自身商業模式,通過商業模式提高自身在物流行業競爭力。是由于新型商業模式具有全新盈利方式及價值理念,可以為用戶提供全新感受?;ヂ摼W經濟發展對實體經濟造成了嚴重沖擊,很多領域的商業模式都發生了本質性轉變。
例如,在傳統物流園區的“二八”理念中,“八”客戶資源并不得到重視,在“長尾效應”作用之下,就可以獲取豐厚經濟效益。根據有關部門不完全統計,在2016年僅僅依舊價格差異獲取經濟利潤的物流企業數量越來越少,大部分物流企業都已經開始通過增值服務獲取經濟利潤,那些通過信息中介的企業已經開始被物流產業所淘汰。物流平臺商業模式在創新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在服務功能選擇上嚴禁出現相互模仿情況。只有完善成熟的產品才可以接受住市場挑戰,要是僅僅模仿也就只能夠跟隨,無法樹立鮮明特征。因此,物流平臺一定要創新功能,這樣才可以吸引到更多固定客戶,也是物流平臺長久發展的必然趨勢。
2.拓寬服務范圍,推廣覆蓋策略
覆蓋策略主要表示企業在利用自身產品獲取經濟利潤情況下,還為用戶提供競爭對手產品,轉移客戶注意力,進而拓寬自身在市場的覆蓋面積。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物流平臺,必然會為客戶提供優質、系統服務產品,并不僅僅為客戶提供一種服務類型。物流平臺在拓寬服務范圍的過程中,可以通過低價或者是免費服務產品形式吸引到更多客戶。要是這些服務產品屬于其他物流平臺主要產品,對這些物流平臺運營將會造成嚴重沖擊。覆蓋策略并不僅僅是價格之間的競爭,而是在主打產品基礎上所產生的衍生品,低價產品雖然銷售價格較低,但是這并不表示以企業虧損作為代價。
就以物流大數據來說,傳統物流企業在發展中對物流數據價值較為忽視,每一個運輸包裹及卡在每一個時間段上,所產生的動態信息和成本、時效等因素都有著緊密關聯,對物流動態數據進行分析,可以了解到產品物流實際情況。要是物流平臺可以對大數據深入挖掘,將海量信息所蘊含的價值應用在物流管理上,可以有效提升物流運營管理質量,并且還可以滿足消費者實際需求。在物流大數據之下會推出一系列服務產品,物流平臺就可以通過收取增值服務費用方式,保證自身運營經濟利潤。
3.服務產品必須直擊客戶“要害”
物流平臺想要最終得到客戶接受,運營方式就必須與客戶實際需求相吻合,了解客戶所存在的困惑,并且在利用自身運用模式,找到客戶“要害”,制定針對性改進措施。物流平臺想要吸引更多客戶,就必須按照客戶所反饋的意見,跟蹤產品實際情況,審核最新功能被客戶接納情況,進而作出針對性反應。任何平臺,尤其是物流平臺在建設完畢之后,想要讓客戶感覺到人性化服務,就必須讓客戶接觸平臺,平臺客戶數量在達到一定標準情況下,才可以完成從量變到質變的轉變。物流平臺在設計產品時,需要按照用戶的“要害”,解決客戶在傳統物流所處中所遇到的問題,并且在客戶并沒有認識到自身需求情況下,提前推出新型服務產品,這些產品都可以被客戶所接受及認可。在互聯網經濟時代下,科學技術更新時間縮短,傳統無法實現的模式現在落實起來要更加容易。
4.創新資源整合形式,加強眾包協作
物流平臺之間競爭雖然十分激烈,但是平臺之間的競爭也不一定就要到你死我活的狀態,不同物流平臺之間完全可以互惠共贏。例如,快遞企業在進行網點共享之后,A公司在沒有建設派件網點情況下,就可以將派件任務轉交到具有網點的C公司。這種操作雖然無法真正解決客戶投訴糾紛問題,但是可以借鑒快遞企業在剛開始建設所存在網點短缺問題。物流服務想要真正實現需要借助硬件資源保證,讓物流服務可以在短時間內就形成良好的規模效應,突破自身資金方面的約束就,加強眾包協作,整合社會資源,就是最為有效的一種方式。物流平臺在整合資源上,可以通過創新機制形式,積極更新平臺服務方式。在互聯網經濟時代下,物流平臺所作出的改進需要一小步一小步開始,高效率完成平臺優化改進。
三、結論
在“互聯網+”背景下,物流平臺之間的競爭越加激烈。為了能夠提升物流平臺在物流企業中的核心競爭力,物流平臺需要不斷加快自身反應速度,優化自身組織結構,積極創新商業模式,挖掘物流運輸信息所潛在的價值,為客戶提供個性化、專業化的物流服務。只有做到這樣,物流平臺才可以在互聯網經濟環境之下可持續發展建設。
參考文獻:
[1]王琦峰.“互聯網+”環境下物流服務價值共創機理與實現策略研究[J].物流科技,2016,(11):1-5+18.
[2]孫玉輝.用戶多屬下同城貨運物流平臺競爭策略研究[J].物流科技,2016,(07):85-87.
[3]洪娟.大數據環境下商業銀行“小微貸”競爭策略研究[J].南方金融,2014,(03):80-82+9.
作者簡介:董泉潤(1997- ),男,河北滄州人,西北工業大學動力與能源學院本科在讀,研究方向:物流平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