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祖潔
動手實踐,對學生的概念形成、規律的發現、算理的理解、知識的鞏固、思維的發展、教學價值觀的形成,以及情感態度的發展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結合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學廣角——搭配》的教學闡述如何開展動手實踐教學。
1.要求細化提在先
本節課安排的動手實踐是操作學具擺數,是一種定向的思維活動,其效果決定于教師的動手實踐的要求是否到位。剛開始進行教學時,我把動手實踐的要求一股腦兒全部提出,要求學生一塊兒完成,這對于二年級學生來說難度是很大的,有的學生還沒想好就被迫參與討論,這樣一味的追求結果就使得動手實踐過程的有效性大大降低了。改進教學方法后,我將動手實踐要求分層次提出,并且將動手實踐要求展示在投影上,學生可以隨時看到要求,效率大大提高。因此,在動手實踐前,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正確指導,明確動手實踐的步驟和要求,讓學生知道“做什么”和“怎樣做”,這樣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加強指導重方法
安排學生動手實踐時,要敢于放手讓學生獨立完成,但是對個別動手實踐有困難的學生還要給予具體的指導。最初設計本節課時,為了方便學生操作,并讓大家都看清楚,我把數字卡片擺放在適合學生的高度,但發現學生會在原地交換數卡,或固定數字卡片,不能更清晰地展示給其他同學看。后來,我就有意識地把卡片盡量往下放,這樣學生在演示時為了讓大家看清楚,必然會向上移動,移動的幅度大了,就能清楚地看出交換和固定的過程了。在學生交流交換位置的方法時,學生左右移動兩張數字卡片,我適時提問:“你們注意這位同學在操作時有一個關鍵的動作了嗎?”幫助學生感受交換位置的方法特點就是數字間的“交換”。因此,在動手實踐過程中要及時發現問題,并且指導學生積極地思考,以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與方法。
3.增加趣味更樂學
在進行動手實踐訓練的同時,要注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始終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在“開密碼鎖”環節,學生積極性特別高,都想幫助老師找回密碼。這樣的設計將趣味性與知識性合理地融為一體,讓學生在快樂的情境中自覺地參與學習活動,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讓學生在快樂中汲取知識。
細細回味《數學廣角——搭配》這節課關于動手實踐的研究過程,我深深體會到,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和認知發展的規律,充分掌握教材的編排體系的特點、編排者的意圖,以及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有的放矢地加強動手實踐,讓學生親自參與數學活動,以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讓學生經歷“思維—動手實踐—再思維—再動手實踐”的過程,使學生的思維在實踐活動中得到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