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巖
摘要:新生入學教育是高校學生工作的開端和重要環節,行之有效的入學教育不僅能幫助新生盡快適應大學的學習和生活,實現由高中生到大學生的角色轉換,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而且可以助力一所高校校風、學風建設,班主任作為高校學生工作的一線人員,必須針對以往新生入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采取有效措施為新生上好入學教育這一課。
關鍵詞:大學新生;班主任;入學教育
新生入學教育是高校學生工作的開端和重要環節,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徑和重要內容,事關一所高校校風、學風和培養目標的實現,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個體一生的發展。對于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第一線人員—班主任來說,新生入學教育是一項極其重要的工作,做好新生入學教育班主任責無旁貸。
一、高校新生入學教育的重要性
1.新生入學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開端
高校是培養人才的搖籃,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得到黨和國家以及各高校的高度重視。新生入學教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徑,積極有效的入學教育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從高中規范化教育到大學里獨立自主的學習方式間的過渡,使學生快速適應新的學習模式和生活方式,而且能夠使學生對社會現實、對我們國情有辯證而科學的認識,從而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增強社會責任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成為有信念、有理想、有作為的新一代大學生。
2.新生入學教育是新生盡快的適應大學生活的必要環節
對于剛剛步入大學的新同學來說,面對的一切與以前是截然不同的,全新的生活環境,陌生的城市和校園;不一樣生活方式和學習方式,生活上沒有了父母的料理,學習上失去了老師和家長的嚴格管束,作息時間需要自行安排,生活開支也要自己統籌支配;甚至飲食起居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就連人際關系方面也由原來簡單變得復雜起來,脫離了父母親人,走出了原有的師長、同學的人際關系圈,要建立新的朋友圈,交往對象比較以前更加社會化。這一系列的變化可能導致懵懂的大學新生不知所措,難以適應。新生入學教育的重點內容之一就是“適應教育”,消除廣大新生的迷茫,幫助新生盡快的完成從中學生到大學生的角色轉變,為自己成長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礎。
3.新生入學教育是高校養成教育的開端和基礎
養成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基礎,是高校思想道德建設必須抓實的重要一環,現在的大學新生大多數出生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以后,這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其特點是:自我意識強、自信張揚、抗挫折能力弱、行為信息化、自控能力差、心理年齡比實際年齡小等等。新生入學教育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環節,通過校規校級的講解、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安全隱患教育、團隊意識培養教育、抗挫折能力訓練、誠信教育等一系列環節的教育活動的開展,幫助新生打下良好行為習慣的基礎。
二、目前高校新生入學教育存在的問題
1.入學教育內容陳舊,缺乏針對性
新生入學教育的內容范圍廣,但是各高校在入學教育過程中普遍進行的有以
下幾個方面:校情校史介紹、院系及專業介紹、校規校紀及行為守則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職業規劃教育等,而且往往是恪守舊例,老生常談。沒能以當代大學新生特殊的需要為出發點,更多的進行特殊學生的心理輔導、生活幫助,忽視了專業教師對本專業學科學習方法的指導,不重視高年級學生對新生在學習、生活等方面的經驗指導,可以說是繼承有余而創新不夠,以突擊任務為主,缺乏以生為本意識,不能有針對性的解決新生亟待解決的問題。
2.新生入學教育方式單一,缺乏實踐性和與時俱進性
雖然各高校普遍認識到新生入學教育的重要性,也都重視并開展入學教育,但是在新生入學教育形式上仍然以集中講授為主,像舉辦開學典禮、報告、講座等教育形式等成為重點。相反,實踐體驗環節,如,對心理問題、經濟困難學生一對一的輔導談心較少,系統有目標的組織班導生、學長、老鄉等經驗傳授的教育方式甚至沒有。同時,在網絡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新生入學教育中利用微信、微博等網絡技術的方法也常常被忽視,墨守成規有余,與時俱進不夠。
3.入學教育時間短,缺乏持續性,效果不理想
目前各高校的新生入學教育,包括軍訓在內,都是集中在新生入學后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完成學校布置的教育工作,走完程序即可,至于入學教育的效果如何并不是很重視,軍訓過后,全校上下絕口不提入學教育,時間短暫和集中授課的入學教育導致了延續性和系統性的缺乏,班主任也沒有意識到應針對新生的特殊性繼續入學教育。這種情況必定造成新生的種種不適應問題長時間得不到解決,甚至新生心里困惑得不到及時排解。本應該在新生入學教育過程中解決的問題擱淺下來,這不僅會給未來學生管理工作帶來諸多不便,而且也可能對學生成長成才帶來不良影響,入學教育沒能收到預期效果。
三、班主任做好新生入學教育的幾點思考
1.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幫助新生樹立正確的“三觀”
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學生教育的最重要方面,班主任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線教師,也是新生入校后最早接觸和接觸最多的老師,加強對大學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班主任老師的重要職責。新生入學伊始,班主任就應該不失時機針對新生的特點,通過組織召開主題班會、新老生座談會、針對新生的困惑分組討論會等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對新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深入宿舍等學生生活區,在與新生談心交流了解的基礎上,開展引導教育工作。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做到問題早發現早解決,使新生能以積極向上的心態投入到即將開始的大學習生活當中。同時,引導新生辯證認識現實社會,了解國情,,以增強新生自豪感和使命感,引導新生了解自己、正視自己,堅定信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把自己培養成為合格的祖國事業接班人奠定良好的基礎。
2.加強管理,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endprint
俗話說:良好的習慣是成功的一半。大學新生階段是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對于剛剛步入大學的新生來說,絕大多數都是第一次離開家鄉、父母和親人,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在全新的校園里,獨自料理自己的衣食住行,學習、生活、作息等方方面面由原來高中時代的在校老師管理、在家有父母約束過渡到完全自由控制。這個時候班主任的嚴格管理是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強大助力。班主任必須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對新生進行引導教育和嚴格管理。一方面,組織新生認真學習打學生守則和學校各項規章制度,并結合班會討論、案例列舉等形式使學生自覺按照規范行事;另一方面,對于違反校規校紀的學生在做到耐心教育的同時,要按規定嚴格處罰,從而培養學生責任感,以嚴管嚴教教來幫助新生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作風。
3.延續入學教育時間,創新入學教育平臺
班主任必須正視目前高校新生入學教育存在的時間短、趕任務、效果差的缺陷和不足,在學校集中組織的入學教育收場后,利用自己的職務之便,延長入學教育至少一年時間,深入到學生學習和生活當中,通過體察了解、談話交心,把對整體的教育引導和特殊個體的關愛結合起來,完善入學教育。同時,在努力發揮傳統教育方法作用的基礎上,班主任要積極創造條件,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網絡化、多媒體化等教育工具的極大優越性。把教育內容巧妙地融進電腦、網絡、手機等媒體,利用微信、微博和QQ等平臺生動直觀地引領教育學生。通過豐富多彩的圖片、聲音、視頻、文字等各種各樣的技術形式來激發新生學習興趣,為新生的思維、學習、生活增添新的內容和情趣,從而提高思想教育的實效性,為校園文化建設添磚加瓦。
大學新生入學教育工作是一項常規工作,雖然沒有固定模式和內容,但是作為班主任老師必須擔負起教育引領新生的責任,與時俱進地根據社會的發展和新生的特點對入學教育內容和模式進行調整和創新,以更好地完成引導新生盡快適應大學生活,促進新生成長成才的任務。善于把傳統入學教育積累的經驗和行之有效的內容,以更加靈活和生動的方式納入到運用新媒體手段開展的新生入學教育系統中,以不斷提高大學新生入學教育的實效性,增強大學新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的能力,促進大學新生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任源.班主任在大學新生入學教育中發揮的作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2,(11).
[2]陳體令.大學生養成教育的探索與實踐[j].吉林教育2007(13).
[3]陳曉靜等.高校新生入學教育現狀及啟示[期刊論文].無線音樂.教育前沿2011(12)
[4]周靜.新形勢下建設高職院校新生入學教育長效機制的思考[期刊論文].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10(2)
項目成果:2016遼寧省高校黨建一般課題“高校黨員樹立義務權利觀,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路徑研究”
課題編號:2016GXDJ-C0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