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莉
摘要:事業單位統計工作規范化管理具有重要意義,能推動工作順利進行,提高工作實效性,促進事業單位發展。但目前規范化管理存在不足,相關措施未能嚴格落實,需要采取完善和改進策略:強化規范化管理理念,落實監督管理措施,加強統計數據監測,并注重信息技術應用。
關鍵詞:事業單位 統計工作 規范化管理 監督管理 信息技術應用
0引言
統計是對大量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的工作,工作量大,要求高,對事業單位運行發展也產生積極作用。作為事業單位統計人員,應該創新思維,把握技術要點,落實各項管理規章制度,提升統計工作的規范化管理水平。但目前該項工作存在不足,需要采取改進措施。本文就如何實現事業單位統計工作規范化管理提出相應對策,希望能為具體工作開展提供啟示。
1事業單位統計工作規范化管理的意義
為規范統計工作流程,讓統計人員嚴格遵循要求開展各項活動,采取措施,提高統計工作規范化管理水平是必要的,其重要意義表現在以下方面。
1.1推動工作順利進行。落實相應的管理措施,能有效約束和規范工作人員各項活動,推動事業單位統計工作順利進行。進而詳細全面掌握數據資料,準確了解統計信息和數據,為提升統計質量奠定基礎。
1.2提高工作實效性。如果忽視加強管理,沒有嚴格按規范流程開展統計工作,容易導致數據信息失真,降低統計信息和質量。為轉變這種情況,應該落實各項規范措施,遵循管理規章制度開展各項活動,進而促進事業單位統計工作實效性提升。
1.3促進事業單位發展。事業單位的發展,需要綜合應用多項技術措施,其中加強統計管理,提升規范化水平是一項重要策略。因此,作為統計人員,必須遵循工藝流程,落實管理制度措施,準確獲取數據信息,為事業單位發展提供支撐與保障。
2事業單位統計工作規范化管理的不足
由于相關制度沒有落實,一些統計工作人員責任心不強,制約統計工作規范化管理水平提升,存在的問題表現在以下幾點。
2.1理念創新不足。一些工作人員思想觀念創新不足,沒有嚴格遵循規范要求開展統計活動。相應的規范化流程沒有落實,容易降低工作效率,難以提升統計質量。
2.2相關措施沒有落實。例如,統計管理規范化流程不當,監督管理不到位,沒有及時獲取詳細、全面的數據信息,導致整個統計過程沒有按要求進行,不利于保障事業單位統計工作質量。
2.3數據監測被忽視。忽視計算機等現代信息技術應用,沒有建立完善的數據庫。日常工作中不注重加強數據監測活動,使得數據信息掌握不全面,影響統計工作質量提升。
3事業單位統計工作規范化管理的對策
為彌補實際工作的不足,提高統計工作的規范化管理水平,可以采取以下完善和改進措施。
3.1強化規范化管理理念。統計是新形勢下對事業單位基本情況進行綜合判定的重要依據,在“互聯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下,更應該強化統計工作理念,創新思維,把握要點。嚴格遵循管理規章制度開展統計活動,為事業單位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同時也可以準確、及時、全面、系統獲取數據信息資料,為事業單位管理決策提供參考和依據。
3.2落實監督管理措施。要建立健全的監督管理制度,合理設置機構并配備工作人員,按要求開展事業單位統計工作。同時還要遵循規范流程進行數據獲取和分析,提高事業單位統計工作水平。要注重落實監督管理制度與措施,把握工作要點,詳細獲取數據,為事業單位發展和管理水平提高奠定基礎。明確監督管理人員職責,建立并落實責任制,讓各項工作都有章可循,不斷提升統計工作水平。
3.3加強統計數據監測。注重發揮統計工作的監督檢查作用,詳細掌握事業單位數據運行和統計情況。對區域經濟發展進行調查和研究分析,準確獲取第一手資料,遵循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開展統計活動。加強調查和監督檢查,及時報送并分析數據信息,促進統計工作實效性提高。
3.4注重信息技術應用。順應時代發展要求,重視計算機和互聯網的應用,發揮大數據和云計算的作用,建立完善的數據庫,詳細獲取并整理數據信息,為開展管理決策提供參考和依據,同時也有利于顯著提升統計工作水平。
4結束語
綜上所述,采取有效措施,推動事業單位統計工作規范化管理具有積極作用。實際工作中應該明確存在的不足,結合事業單位基本情況,有針對性的采取完善措施。從而調動工作人員主動性,讓他們按要求開展各項活動,提高統計工作水平,也為事業單位運行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參考文獻:
[1]馬慧知,汪建易.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化建設進程中的問題——以某市級行政單位為例[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3(01):2-3.
[2]賈秀萍.試論統計分析方法在事業單位財務分析中的應用[J].財經界,2015(11):42.
[3]王書華.試論行政事業單位統計工作的規范化管理[J].企業管理,2016(06):153-15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