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婷
摘要:目前,全球興起了一股“瑜伽熱”,瑜伽已經由小眾運動變為大眾所熟知并積極參與的一種運動。瑜伽的魅力逐步為更多的人所熟知在于瑜伽文化得以迅速傳播發展,瑜伽的發展模式對于其他體育文化的傳播以及全球化的推廣起到很好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瑜伽文化 體育文化 傳播 全球化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7)17-0187-01
當前,健康與運動成為新的流行趨勢,但目前體育運動方式以游泳、籃球、足球等大眾為主,民族運動項目的推廣仍然處于比較弱勢的地位。傳統的民族體育運動由于得不到良好的傳播與發展,已經呈現出衰落的趨勢。但是,在眾多的民族體育運動中有一個特例,不僅發展態勢良好,而且已經成為全球化的遠動項目,這種體育項目正是瑜伽。
一、瑜伽簡介
瑜伽起源于印度,是印度傳統的民族體育運動,但是在今天提起瑜伽,世界各國人都非常了解并且熟悉,其已經成為大眾熱衷的健身項目。根據對調查數據的統計分析,在美國、英國、日本、韓國、西班牙以及我國瑜伽運動已經迅速蔓延開來。目前,在美國學習瑜伽的人數超過600萬,并且有約1700萬人表現出對瑜伽的強烈興趣與學習熱情;在英國有約60萬人學習瑜伽;韓國與日本學習瑜伽的人數也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西班牙的年輕人也掀起了瑜伽熱;至于我國,對于瑜伽的接受度與喜愛度極高,瑜伽已經成為一種時尚健康的代名詞。[1]
二、民族體育運動的特點
民族體育運動與大眾體育存在很大的差別,也在根本上決定了民族體育運動的傳播與影響力遠遠不及大眾體育文化。其具體特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多樣化
民族體育運動種類眾多,其原因可以歸結為地域分布的特殊性與民族發展的多元化,以我國為例,在少數民族聚集地區,民族運動項目多種多樣,并且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這些多樣化的民族運動不僅僅是體育項目,更是對于所屬民族的生活方式、風土人情的記載,具有一定的文化內涵。
(二)專屬性
民族體育運動最大的特點即具有深刻的民族烙印,所具有的民族特色十分鮮明,對于其他民族的人而言,不易于接受,因此對于民族運動的推廣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以獨輪車、賽龍舟為例,不易學而且不宜推廣,反之瑜伽運動由于其受眾人群廣,因此傳播迅速。
(三)群眾性
民族傳統體育的群眾性在眾多的體育項目中較為凸顯,當地民眾對于傳統的體育運動具有良好的接受性,形成了廣泛的群眾基礎。目前,提倡全民健康,鼓勵全民健身,具有悠久歷史的民族體育運動成為當地民眾首選的項目,在此基礎上進行適當的宣傳,對于擴大民族體育項目具有良好的作用。[2]
三、民族體育文化全球化的方向
以瑜伽為例,作為一項民族運動,瑜伽不僅傳播范圍廣,而且還形成了一定的規模,瑜伽不僅僅作為一項體育運動得到了推廣,而且其所承載的文化也隨著這項運動的推廣而在全世界普及,在此基礎上形成專門研究瑜伽的組織、學院、機構等。
如同上文所提到的,民族體育運動的重點不僅僅在于體育本身,最重要的是要將其所承載的文化推廣。為推進民族體育文化全球化可以參照以下幾點。
首先,加大宣傳力度。瑜伽文化的傳播不僅僅在于其易于練習與接受,更在于其宣傳力度大,利用網絡平臺,找好宣傳的切入點,瑜伽以瘦身與提升氣質為切入點,吸引了廣大年輕群體的注意,利用年輕人信息交流迅速的特點,使得瑜伽文化得以快速傳播與發展。[3]
其次,將民族體育運動納入到學術研究體系之中。瑜伽文化已經形成初具規模的研究體系,對瑜伽文化的研究有助于挖掘瑜伽文化深刻的文化內涵,并且能帶動世界各地對于印度文化的探索興趣。因此將民族體育文化納入到學術研究之中具有充分的必要性,將體育文化提升到學術研究的高度更有利于其全球化的傳播與發展。
最后,將民族體育文化與傳統的節日結合起來,與旅游觀光結合起來,形成系統的體育文化發展模式。例如賽龍舟與端午節相結合,賽馬、摔跤與開齋節相結合,舞龍舞獅與春節相結合等,通過將民族體育文化與耳熟能詳的傳統節日相結合,提高其認知度,有助于在全國范圍內進行推廣,并隨著我國傳統節日的傳播在世界范圍內傳播。[4]
四、結語
俗話說,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對于民族體育而言也是如此,通過借鑒某些民族體育全球化推廣的成功案例,找準民族體育文化發展與推廣的正確路徑,在推廣民族體育文化的過程中根據具體的體育項目合理地發展,一方面正視民族體育運動的問題,一方面不斷創新發展,利用新信息時代將民族體育運動帶出國門,走向世界。
參考文獻:
[1]徐頌峰.瑜伽的傳播對民族體育文化全球化的啟示[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9,17(11):119-121.
[2]譚艷青,羅湘林.瑜伽現代化的多重解讀[J].湖北體育科技,2015,(10):891-893+857.
[3]張柳.淺析全球化背景下中華民族體育文化國際傳播的意義[J].群文天地,2011(5):19-19.
[4]蔣炳憲,劉勇,周健生.瑜伽起源與發展的文化生態學觀察[J].成功:教育,2011(9):280-281.
責任編輯:孫 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