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忠
摘要:城鎮化建設是加快我國農村地區經濟發展及提升農村地區生活質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有利于加快我國全面實現具有社會主義特色的小康社會的腳步,有利于兩個百年目標的早日實現,促使城市與農村的經濟發展水平的差距大大縮小。但是,在大力發展城鎮化建設的過程中,生態環境受到污染破壞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已經影響了城鎮化的進程與效果,因此,城鎮化建設過程中的生態環境保護問題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
關鍵詞:農村 城鎮化建設 生態環境保護 問題與對策
0引言
城鎮化建設是當前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也是社會發展的重要途徑。我國的農村的經濟與城市經濟發展速度相比,始終處理落后的地位,工業化程度也很低,農業生產技術也并不發達,加快城鎮化建設,可以有效縮小這些差距。在推動的城鎮化建設過程中,出現了生態環境被破壞的實際問題。新時期應該將生態環境保護納入城鎮化建設的先決條件,利用城鎮化建設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供更為扎實的經濟和社會基礎,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為城鎮化建設的目標實現提供生態和環境的基礎,通過不斷地彼此促進實現城鎮化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向深入和更高層次發展。在具體的城鎮化建設過程中要預防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要加大城鎮化建設的科研投入,以法制建設為條件,促進城鎮化建設過程中相關產業結構的調整,實現環境的有效監控,以系統性、科學性的措施形成生態環境保護,實現城鎮化建設的總體目標。
1城鎮化建設過程中農村生態環境面臨的問題
1.1水土流失嚴重
水土流失已成為威脅中國生態安全、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制約因素。特別是西南地區的石漠化、西北地區的土地沙化、東北地區的黑土流失,以及遍布全國的坡耕地和侵蝕溝水土流失問題十突出,制約了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2011年隨著城鎮化的快速發展,農村進行大規模的開發建設。例如各種公路、鐵路、機場、港日建設,房地產開發工程,大興水利、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及各種鄉鎮企業的建設。由于一味地追求經濟利益,缺乏環境保護意識,這些建設占用了大量土地,破壞了地表植被,使土質疏松,地表裸露,水土流失日益加劇。加之一些小城鎮在建設的過程中,毀林開荒,森林資源遭到嚴重破壞,產生大量固體廢渣小能及時清理,水土流失嚴重制約了城鎮的發展。
1.2垃圾污染問題嚴重
城鎮化建設過程中,城市人口會迅速增加,由于城市環衛系統和供水系統存在設計上的問題,導致垃圾污染嚴重,大量的廢水未經處理就直接排放,人類活動產生的各種固體廢料和垃圾來不及進行無害化處理,這些現象都會對生態和環境帶來嚴重的污染,進而使城鎮化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難于取得長遠的效果。
1.3鄉鎮企業的污染較為產重
隨著我國城鎮化的不斷推進,很大一批的企業從農村建成,并成為了支撐當地發展的支柱性產業,但是由于這些鄉鎮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缺乏科學合理的規劃,總體的生產規模較小,經營的方式較為粗放,再加上他們受到資金、技術等方面因素的限制,不能購買先進的生產裝備,導致在這些企業生產的過程中出現了大量的廢渣、廢氣、廢水等,同時這些企業的管理人員總體的環境保護意識較差,不能處理好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之間的關系,相關必要的污染處理措施也不夠健全,存在不道德排污的情況,導致鄉鎮企業的污染已經成為影響我國生態環境整體效果的重要污染源。根據相關的統計數據,我國鄉鎮企業的廢水排放量每5年增加1倍,其給整個生態環境帶來的影響非常的大。
1.4養殖場糞便污染較為嚴重
隨著城鎮化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養殖行業的進步,這對于提升城鎮化的效果,促進農民增收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大量養殖場的建成,由先前的分散進行養殖轉變為了現在的集中養殖,但是其帶來的糞便問題也日益的凸顯出來,除了小部分被農田吸收之外,多數仍舊暴露在空氣中,嚴重的污染了水源、土壤及空氣,給人民的正常生活帶來了直接的影響,同時,因為技術等方面因素的限制,這些本來可以使用的糞便資源不能得到合理的使用,出現了資源浪費的情況。
2加強城鎮化建設中生態環境保護的有效對策
2.1增強法制建設,構建完善的生態環境保護規章制度
對于城鎮化過程中出現的生態環境問題,全面的增強法制建設,能夠起到較強的約束作用。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應當制定出針對城鎮化建設的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并在各個地區內針對自身的實際情況開展針對性的生態環境整治活動。各地區的政府在進行城鎮化的過程中,必須全面的平衡城鎮化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兩者之間的關系,這就需要各個地方在國家法律法規的大框架內,針對性的出臺一些地方性的規章制度,有效的填補國家法律在某些方面存在的漏洞,使法律法規可以更好的約束鄉鎮企業的排污等行為,更好的促進城鎮化的良性發展。此外,必須增強對生態環境保護的宣傳,在具體的實施中,可采用宣傳條幅與公益廣告相結合的方式,讓人們在享受到城鎮化給自己帶來便利的同時,也能夠主動的保護生態環境。
2.2加速城鎮產業結構調整
城鎮化建設應該與產業結構調整結合起來,建立規模化的工業園區,在規模化運作的基礎上,建立健全污染處理系統,將污染物集中處理后排放,控制排放總量。
2.3科學規劃城鎮化
科學規劃城鎮化是我國城鎮化的必選道路,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應當首先對城鎮化中工業布局與產業結構進行積極的調整,城鎮化的發展必須以當地的資源承受能力與環境容量相一致,特別是在一些市區應盡量的減少第二產業的數量與規模,對已經出現的企業應進行針對性的治理。同時,工業布局要按照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雙贏”的目標去建設。新建的工廠要向城鎮規劃的工業區集中,工業企業要遠離商業區和住宅區,工業區嚴禁建立在城市上風向、旅游風景區、環境脆弱地帶。工業區與居民區之間要建立大面積綠化隔離帶。
3結束語
在城鎮化建設中過程中,生態環境問題越來越突出,我們要認真分析生態環境持續惡化的原因,并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措施,及保障城鎮化建設的順利進行,同時也實現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姚志春.甘肅少數民族地區城鎮化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研究——以甘南州為例[J].蘭州商學院學報,2014(1).
[2]曾捷.新型城鎮化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基于貴州城鎮化建設情況的思考[J].東方企業文化,2015(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