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職業院校財會教學的現狀就是教與學脫節、學與用脫節。面對財會專業實習方面的困惑,從教學計劃制定、技能等級考核、實習單位聯系、實踐內容改進、財會實驗室完善等幾個方面提出了對策。
關鍵詞:職業教育;財會專業;財會理論;動手能力
一、職業院校財會教學的現狀
據筆者統計,我市職校中大部分都設有財會專業,但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學生畢業后,真正從事會計工作的卻極少,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除有人才競爭激烈外,更主要的原因是因為畢業生的動手能力弱,獨立處理業務能力差,學校所學的與實際用的脫節,只有書本上的理論,而缺乏實踐訓練。由于學生在校期間,對會計工作缺乏系統的訓練,畢業后,對會計工作既希望又害怕,希望的是能找到一份財會工作,但害怕的是如果有了這樣的機會,又能勝任得了嗎?有相當多的畢業生,就是由于這種擔心而放棄了自己所學的專業,于是造成學而不精、學而不行的現象。
目前,在我市職校中,財會專業的教學以會計證為主要目標,學校的財會專業課程設置、課時的安排都是圍繞著會計證教學,但會計考證考試只考理論不考實操,從而導致了學校教學只重理論,而忽視了會計實操。這種現象普遍存在本市大部分中職學校。因此,職校生畢業后基本都持有會計從業資格證,但卻不會做會計,不敢做會計。
二、職業院校財會專業實習的困惑
一般來說,財會工作需要有三個層次的專業能力。第一層次,是財會基本功方面的能力,包括以手工和電腦完成基本操作,如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的填制,賬戶的設置,總賬、明細賬和日記賬的登記,以及對賬和結賬的工作;第二層次,是財會工作全過程的運用能力,即根據企事單位的實際需要,完成從賬戶的設置→憑證的填制→賬戶的登記→報表的編制→憑證的裝訂和資料的保管等一系列工作;第三層次,是財務管理和財務分析能力。如財務預策、決策,財務考評等。而對于職院學生來說,最主要是掌握第一、二兩個層次的能力,即學會如何填制會計憑證,如何登記會計賬簿,學會對賬和結賬工作。以上三個層次的能力中,第一個層次的能力是最基本的能力,是重實踐的能力,而這一能力的獲取,關鍵就是讓學生多做多練。
職業教學目前主要的困惑是:校內實習簡單化,而校外實習難度大?,F在我市校內有較完善的財會模擬實驗室的學校并不多,而設置齊全,功能完備的就更少,大部分學校的實驗室都只是幾張工作臺,幾本賬,幾張憑證就了事。可以說這與當今會計工作現代化的實情是不相應的;而會計電算化教學,也僅僅是為了會計考證的需要,與實際需要關系不大。由于實驗設施簡陋,實習內容上的簡單化,因此,實習效果就不可能理想。同時,目前仍有相當多的學校存在教與學脫節,學與用脫節,專業教學真的成了紙上談兵。
當然,要使學生真正熟悉財會工作,必須體驗實際工作,如:讓學生到公司去實習,通過對企業財會工作的切身了解,親身實踐,這種效果是在學校難以實現的。但校外實習,由于財會資料的保密性,實習點多且分散,所以,就面臨著實習單位落實難,實習內容接觸難,單位既不歡迎,又不讓學生插手。這是造成目前職校生外出實習少的關鍵所在。
三、尋求出路和對策
(一)以三年為整體,制定出三年內的實習實驗計劃,有重點分階段地實施,避免實習內容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在實習內容的安排上,第一學年為財會基本訓練,重在會計憑證的填寫,總賬、明細賬、日記賬的登記方法,即財會基本功實習。第二學年,重在企事業單位的具體業務的處理實習,即專業實習。第三學年,因為大部分的專業課程都已學完,可以進行綜合性的實習,一般安排是在校內綜合模擬實習,條件允許的,最好能安排校外見習。當然,由于外出實習困難大,故要重點抓好模擬實習,我們幾年來,把綜合模擬實習作為一項重要教學環節來抓,強化訓練,注重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也彌補了不能外出實習的不足。
(二)制定財會專業技能等級標準,對學生技能進行等級評定,同時將“財會模擬實習”作為獨立一門課程來安排,并進行嚴格的考核。以各種實習、實踐成績作為評定專業技能等級的依據,使學生提高對財會實習的認識。嚴格實習要求,除要求處理各項業務外,還必須要求填寫規范、清晰、數字工整,嚴格執行《財會基礎工作條例》。
(三)盡可能多地與私企老板、學生家長或原畢業生進行聯系,為學生找到合適的外出實習單位。最好能使外出實習的單位成為今后就業的單位,使實習與就業結合起來,走見習與就業一體化道路,這樣既可以解決畢業生就業時與實際脫節的現象,又能消除私企老板對實習生不放心的顧慮,
(四)不斷完善和改進實習內容,盡可能地使實習內容符合當地企業實際業務的需要。實習資料要有一定的真實性,最好能以一個有代表性的企業的實際業務為藍本,通過專業教師的適當整理后,讓學生進行操作。同時,手工處理與電算化處理要求相互配套,相互協調,對于一套實習資料盡可能地以手工處理一次,再以電算化處理一次,對兩種處理方法進行比較,這樣既可以加深對實習內容的掌握,又可以發現它們各自的優缺點。
(五)完善財會實驗室功能。作為財會實驗室,它應成為學生從事財會業務的演練室,要讓學生通過在實驗室的演練,學會財會工作的全部內容,在財會實習時,除了要配備必需的實習設施外,還要有能力強,又有實踐經驗的指導老師進行指導。在實習的組織形式上,一般以四到五人為一組,分別扮演出納、會計、制單、審核、主管等角色,有序協同完成相應的業務處理,并定期進行輪換,通過財會角色的扮演,讓學生親身經歷財務工作全過程。另外,以各小組為單位,進行競賽和評比,選出準確、符合規范并且又美觀的會計憑證、賬簿和報表展示出來,讓學生享受自己的成果,也讓其他學生參考,激勵學生實習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孫學萍.在職業教育背景下會計技能教學改革與創新[J].中國校外教育,2016,(18).
[2]毛翠.現代職業教育背景下會計技能教學改革與創新研究[J].西部皮革,2016,(08):137.
[3]蒙貞.現代職業教育領域下的會計技能教學改革與創新[J].經營管理者,2015,(36):507-508.
作者簡介:
任丁?。?979.5—),女,漢,貴州貴陽,碩士,專職教師,單位:貴州省物資學校,研究方向:財務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