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紅
摘 要:高效課堂應是一個動態的轉化過程,也就是要最大程度地發揮課堂教學的功能和作用,即在課堂40分鐘內要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學任務、達成育人目標,在課堂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最完美地實現教學的三維目標整合,以求得課堂教學的最大效益。
關鍵詞:語文教學;高效課堂;興趣;積極性;方法
高效課堂是一種教學形態,集中表現為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它是一種融學生認知建構與情感激活、教學控制與情境創設為一體的教學形態。高效課堂也是一種教學理想,其意義是為現實教學產生一種動力、牽引、導向作用。實施高效課堂教學是教學永恒的主題,是教師永遠的追求。因此,高效課堂應是一個動態的轉化過程,即從追求高效的教學理想轉化成實現教師高效地教和學生高效地學的教學狀態。也就是要最大程度地發揮課堂教學的功能和作用,即在課堂40分鐘內要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學任務、達成育人目標,在課堂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最完美地實現教育教學的三維目標整合,以求得課堂教學的最大效益。那么,小學語文課堂究竟應以什么樣的姿態才能達到最有效的課堂教學方式?根據多年來的語文教學實踐,下面我談談自己的一點建議。
一、師生互動,充分享受和諧快樂課堂
師生的雙邊活動,實際上是要老師發揮好組織者和引導者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充分享受和諧高效的語文課堂這一過程。在教學中,我經常引導學生動口說一說,讀一讀,遇到不懂的問題動手劃一劃,動腦想一想,或者在小組內議一議,說一說。這樣,多種感官參與教學,課堂才會生機勃勃,充滿活力。在學習《快樂的節日》一課,我就會讓孩子們小組合作學習,小組成員有不懂的問題,在組內交流探討。由于學生相互啟發,互相補充,互相糾正,在相同時間里,發言、動口的機會多了,討論的問題更有個性化,更完整了,提高了學生的參與率。自主,就是學生主動地進行學習,在課堂上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方法,自主地選擇學習內容,讓學生個性化地學習。如在識字課上,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記憶生字,可以用組詞記憶生字,還可以用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編順口溜等多種方法,在學生記住生字的同時,提高了他們探索意識,發展了個性,發揮了創造力。再如:學習《小露珠》一課,我讓學生選擇最喜歡的一段,自己確立學習內容,然后在小組內互相交流,互相吸收。由于學習內容是自己選的,無論小露珠、小青蛙,還是小蝴蝶,從朗讀、想象、表演,都那么惟妙惟肖,在自主中探究交流,真是生生互動,張揚個性,展示特色呀!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學生學習積極性指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有濃厚的興趣,主動、自覺地進行學習內容的探索。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越高,課堂教學效率就越高。激發學生的興趣就是點燃渴望知識火藥的導火索。設置懸念,激發興趣,這確實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秘方。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很多,課前導入就是其中的一種。上課一開始以趣引入,會激發學生強烈的興趣。開端引趣的方式除“設疑”以外,還有“謎語引趣”、“懸念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等。一節課的開端實在太重要了,它如同在戰斗中選擇一個突破口一樣,輝煌的戰果就是從這里開始的。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必須重視課前導入時的趣味性。
在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參與競爭也是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措施。為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教師要創造條件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之中參加競爭。如果你仔細觀察,學生在競爭中是非常活躍的,連后進生都不甘示弱。在教生字時讓學生比一比,誰認得快,記得牢,誰組的詞多;在朗讀課文時,讓學生比一比,誰讀得有感情,誰領會的深刻;在總結課文時,比一比誰的發言有創意。比賽的形式可以是以學生個體為競爭對手,也可以是以小組為單位成為競爭對手等等。
三、高效課堂需要充分的課前準備
作為教師,在備課前要吃透教材,力求備課準確到位,做好課堂教學預設。每節課的重點、難點、關鍵點都做到心中有數。可以將相關的課外材料引入課堂,使現有的課本與課外的材料相互補充,使我們的課堂更加有血有肉,更加形象生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同時,教材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有時為了更好地實施教學,我們需要科學重組教學內容,大膽的改造教材,讓教材“為我所用,為生所用”。只有確保課堂教學高效,才能帶來教學質量的高效。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的、教學對象,確定不同的教學方法。根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方法,依據學生特征選擇教學方法,根據學科的特點選擇教學方法。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參與,問題讓學生提出,內容讓學生總結,方法讓學生歸納。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者和促進者,做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
四、靈活運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
如何使課堂效果達到最佳,怎樣的課堂才是務實高效的課堂?我們說只有學生感興趣、學得輕松、學得深入、學得自主的課堂才是有效的課堂。由此看來,課堂上運用靈活的方法手段進行教學尤為重要。
小組合作學習作為現今課堂上主要的學習方式,已為廣大教師所喜用。小組學習中的討論不是為了活躍氣氛,而是通過學生之間思想的碰撞,真正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因此設計怎樣的問題成了合作學習的關鍵所在。我們認為討論的問題必須是高質量有探究價值的。那么應如何設計問題呢?我們可以這樣操作:請同學在課堂上就某些問題進行討論時,首先要求同桌之間相互進行講解,直至剩下不能解決的問題,然后再把不能解決的問題放在四人小組中進行第二輪討論,實在解決不了再放到全班和老師一起討論,這樣在課堂上建立起一個師生交流,生生交流的三維模式。在小組學習中獲得的知識無疑比通過老師講解獲得的印象更為深刻,從而為高效課堂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總之,課堂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具有極強的藝術性。當老師容易,當好老師就不容易了,上課很簡單,但要上好高效課堂就不簡單了。為了使自己的語文課堂教學能更有效直至高效,需要教師借助多種途徑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讓學生在課堂上學得有滋有味、有聲有色,展開自由創新的翅膀,在知識的殿堂中流連忘返,讓學生感覺到課堂就是學習的樂園,從而達到課堂教學的高效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