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凌杉+賀亮
【摘要】目的:分析腫瘤內科患者并發癥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樣本均取自于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6例腫瘤內科患者,全體病例經常規檢查后確診,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組48例,全體患者入院后,均給予內科腫瘤常規治療,對照組患者治療期間給予常規輔助治療,即做好化療準備后,遵醫囑對治療全程給予相應輔助治療;觀察組患者治療期間,給予個體化輔助治療,詳情包括:藥物治療、心理干預、飲食指導、個性化護理,記錄兩組患者治療期間腹瀉、感染、不良情緒等并發癥發生率;治療3個月后,采用自制并發癥治療處理臨床滿意度問卷,調查患者滿意度情況,并對結果進行對比。結果:較對照組,觀察組腹瀉、感染、不良情緒等并發癥發生率低,并發癥治療處理臨床總滿意度高,兩組比較(P<0.05)(97.92%VS89.58%)結論:腫瘤內科患者的并發癥臨床治療意義重大,臨床務必對此予以重視。
【關鍵詞】腫瘤內科;并發癥;臨床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R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8-191-01
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近幾年中,我國腫瘤發病率持續升高,對國民生命健康構成了嚴重危害,現已引起臨床高度重視。隨著我國醫學水平的不斷發展,腫瘤的治療方法越來越多,然而,并發癥的發生卻嚴重影響了預后效果,是導致病情惡化、患者死亡的常見誘因。基于此,本研究以我院收治患者展開臨床研究,分析腫瘤內科患者并發癥的臨床治療效果,詳情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本組研究樣本均取自于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6例腫瘤內科患者,全體病例經常規檢查后確診。其中男54例,女42例;年齡43~84歲,平均(63.4±5.6)歲;腫瘤類型:淋巴瘤34例,食管癌23例,肺癌16例,乳腺癌10例,其他9例。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組48例。兩組臨床基線資料統計學處理結果顯示,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全體患者入院后,均給予內科腫瘤常規治療,對照組患者治療期間給予常規輔助治療,即做好化療準備后,遵醫囑對治療全程給予相應輔助治療;觀察組患者治療期間,給予個體化輔助治療,詳情包括:
1.2.1 藥物治療。藥物治療主要結合患者并發癥具體癥狀給予藥物干預,如患者有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則及時給予止吐藥;患者有腹瀉癥狀,則給予止瀉藥物。結合患者具體情況,指導患者正確服用抗抑郁藥物以及促進血紅細胞生長藥物。
1.2.2 心理干預。腫瘤患者入院治療期間,由于身心長期飽受病痛和治療的折磨,因此普遍存在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且因治療費用以及擔心治療效果等系列問題,大部分患者均會有一定的心理負擔。為此,護理人員應積極開導,幫助患者正視疾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應善于開導患者,多鼓勵患者,使患者學會調節情緒,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與護理工作。
1.2.3 飲食指導。腫瘤患者治療過程中,所用藥物普遍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護理人員應根據患者身體情況、體質等,制定具有針對性的膳食計劃,督促患者補充營養,增加高蛋白與熱量的攝取,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以改善機體全身營養狀況,為治療工作的實施夯實基礎。
1.2.4 個性化護理。根據患者的不同護理需求,為患者提供相應的臨床護理服務,包括:定期為患者更換床單被褥,做好患者的身體清潔工作,預防褥瘡,保持口腔、患部的清潔與干燥,預防感染發生。督促患者戒煙戒酒,養成良好的飲食作息規律。鼓勵患者結合自身耐受程度,適當運動,增強體質。
1.3 評價指標:記錄兩組患者治療期間腹瀉、感染、不良情緒等并發癥發生率;治療3個月后,采用自制并發癥治療處理臨床滿意度問卷,調查患者滿意度情況,滿意度評估指標已十分滿意、滿意和不滿意三個為主,總滿意度、十分滿意+滿意。
1.4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17.0軟件對研究數據作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以(%)表示,行x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較對照組,觀察組腹瀉、感染、不良情緒等并發癥發生率低,并發癥治療處理臨床總滿意度高,兩組比較(P<0.05)(97.92%VS89.58%)。
3 討論
腫瘤是臨床常見惡性疾病,從近幾年的數據來看,其發病率呈年輕化趨勢。目前臨床多采用放療、化療等控制病情,然而受到藥物毒副作用、疾病本身以及患者機體耐受差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腫瘤患者治療期間極易出現各類并發癥,影響預后效果。加強對腫瘤患者并發癥的治療是改善預后效果的關鍵,對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具有重要意義。臨床研究發現,常見的腫瘤并發癥包括脫發、腹瀉、嘔吐、不良情緒等,因此需結合患者的真實需求給予相應的臨床護理,才能確保達到預期效果。本組研究結果顯示,腫瘤內科患者治療過程中,較接受常規輔助治療的對照組患者,同時接受并發癥個性化輔助治療的觀察組患者腹瀉、感染、不良情緒等并發癥發生率低,并發癥治療處理臨床總滿意度高,兩組比較(P<0.05)。該研究結果與現有相關報道內容基本吻合,均提示并發癥護理能有效降低并發癥發生,提高患者滿意度。
綜上,腫瘤內科患者的并發癥臨床治療意義重大,臨床務必對此予以重視。
參考文獻
[1] 孔令海, 王保利, 趙曉雷. 腫瘤內科治療并發癥處理的臨床體會[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 2015, 15(4):735-736.
[2] 紀函玎. 外用重組人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療腫瘤內科常見并發癥效果觀察[J]. 醫藥前沿, 2015, 5(9):115-116.
[3] 張鴻志, 于紹亮, 孟祥國. 經巖骨乙狀竇前入路顯微外科手術治療老年巖斜區腫瘤的臨床療效及術后并發癥觀察[J]. 轉化醫學電子雜志, 2015(5):62-63.
[4] 陳慶法, 徐燕, 薛方喜,等. 年齡因素對行內鏡黏膜下剝離術治療早期單一病灶胃癌患者圍手術期臨床指標和腫瘤切除效果及并發癥的影響[J]. 中國內鏡雜志, 2017, 23(2):53-57.
[5] 閆芳. 癌癥規范化治療護理模式在腫瘤內科病房中的應用效果探討[J]. 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 2016, 1(22):172-17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