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智
摘 要:小學時代作為學生時代的基礎,其教學日益受到諸方的重視。在小學教育中,培養其思維能力和學習興趣,能夠充分地挖掘學生的特長和優勢,提高對數學的興趣,同時有助于學生自身素質的全面提高。作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教學計劃,因材施教。
關鍵詞:小學數學 思維能力 學習興趣
小學階段是學生開始接受教育的啟蒙階段,這個階段學生的身體狀況和心理狀況都還沒有健全。而數學本身是一個邏輯性和抽象性的科目,這樣的特點決定了在小學接受數學思維時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給學生留有自我成長和創造的空間。小學階段的數學主要任務便是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學習興趣,根據學生的自身特點,幫助學生提高對于數學的興趣和加深對數學的認識,為以后的數學教學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一、當前小學數學教育的特點
1、學生自身特點
小學生的年紀較小,除了自身身體狀況外,在心智方面也沒有完全地成熟,思維也是相對比較幼稚的。對待事物還是以好奇心為主,缺乏耐性,但是也正是這個特點,他們在接受新鮮事物和汲取知識方面卻很突出。因此,對待這個階段的孩子要考慮到他們可塑性高的特點,在教學中可以借助一些工具充分調動他們的直覺和感官來加強他們思維能力的增強。數學課程里,知識比較枯燥和抽象,很容易導致學生興趣降低,增加課堂的趣味性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來學好這門課。
2、小數數學的學科特點
第一,小學數學是一個開放性的學科,小學數學并沒有多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作為引導者,幫助學生理清課程的知識框架,引導學生養成基礎的邏輯思維能力,比如說,可以在課程中采取學生自主探索、交流的方式等等。第二,小學數學是一個生活化的學科。在小學數學中,其知識內容一般涉及到生活中的數學理論,生活中的很多場景都可以引用到小學數學的內容。因此,在課程中不要死板的教學,要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在生活中便能運用數學的思維能力。第三,小學數學是一個大眾化的學科。小學數學的內容是適合大多數學生學習的,同時也能滿足人們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差異導致學生的學習效果和運用效果也會不同,但是即使存在差異,也或多或少的提高了其數學能力,為以后的發展打下一個基礎。
二、數學思維和數學興趣在課堂中存在的問題
1、教材安排和學生自身知識能力不平衡限制數學思維發展
小學數學對于成年人來說很簡單,但是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還是存在一定的難度的。小學數學在結構上比較復雜,而且安排的知識點是比較零散的,因此對于學生來說是比較抽象的。學生自己的一個認知結構和教材安排之間存在的不平衡性限制了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這對數學知識的接受造成了或大或小的阻礙。
2、教材內容的跳躍性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某項研究證明,小學生的學習成績的提高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有著很大關系。有的學生雖然在數學思維方面有所欠缺,但是對數學的興趣激勵著他不斷進行學習,在考試中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在數學中的內容激發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說人教版四年級《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這一課,書本中只綜合的介紹了定律的運用和怎么根據定律進行簡便運算,學生們無法體會到探索的樂趣,這樣只靠教師在課堂上的呈現很難提高教學氛圍,很可能會造成課堂冷場。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課堂的生動性,運用一些措施提高整堂課的教學質量。
三、提高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和學習興趣的策略
在我國小學數學《新課程改革》中明確提出要重視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分析小學階段的數學內容,思維能力多用在對知識的總結歸納方面。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適當的安排教學活動。
1、課堂設計問題
在教學中,教師要改變自己的主導地位,實行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只作為一個引導者。因此在課上,教師可以合理的安排一些問題,提問學生,引導學生養成一種自己思考和總結的習慣。比如說人教版五年級《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這一課,一般的做法是運用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做對比,那這時候,教師可以拿兩個等大的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讓打擊觀察,同時提問學生:這兩個圖形有什么關系呢?這兩個圖形可不可以互相轉換呢?轉換后的面積有什么變化呢?運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一步一步地引導他們得出正確的結論。
2、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
傳統的教學一般采用滿堂灌的放肆,學生在課堂上智能被動的接受知識,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要改變這種教學模式,多多開展一些多樣化的教學活動,以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比如說《認識物體和圖形》,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設計一些有趣的游戲。讓小組比賽找圖形,看那組找到的圖形個數多,獲勝的小組可以獲得相應的獎勵,學生在玩耍中
就可以學到知識。同時,還可以引導學生去思考這些圖形的不同,教師要積極的鼓勵學生發揮自己豐富的想象力,大膽的思考。這中間教師的作用救贖把握整堂課不要偏離軌道就可以了,學生的想象不能脫離生活實際。這樣的方式在教學中能夠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增加教學的趣味性
現在科學技術不斷提升,在教學中也可以運用一些手段,比如說在學習《平移和旋轉》這節課時,可以采用動畫的方式進行,比如可以設計一些學生們熟知的動畫,喜羊羊、花蝴蝶、或者各種圖形,當由一個地方平行移動過去的時候,并沒有發生變化,讓學生理解平移的涵義。亦或者運用PPT 的形式展示學生們平常用的文具,問學生花多少錢可以買到自己所需要的,從而讓學生學到“元、角、分”的應用。教師在課堂上營造出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總之,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興趣是十分必要的,改革原有的教學模式勢在必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不能只注意提高成績,也要注意運用各種教學方法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解書.小學數學教師學科教學知識的結構及特征扥系[D].東北師范大學,2013.
[2] 孫秀.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探究[J].新課程,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