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娜
摘要:中國教育,民生之本,強國之基。中國教育當前面臨著很多新情況,新的問題、新的矛盾等待解決。今年兩會期間,不少代表委員對教育格外關心,都提出了自己關于教育的觀點和看法,可見教育在代表委員們心中的重要性。接下來我們就說一說當今美術藝術教育現狀和發展改革的方向。
關鍵詞:美術;藝術教育;改革方向
一、加強青少年傳統文化教育
兩會中全國政協常委表示:文化建設是中國改革與發展的重要方面,繼承與弘揚中國書法藝術是文化建設的重要內涵,中小學生書法修養在文化素質教育中也不可或缺。在中小學“課程設置方案”中的“藝術學科”加入“書法”學科建立一批先進的有特色的書法教育實驗學校。
中華民族在5000多年連綿不斷的文明發展進程中創造了博大精深的優秀文化,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研究和弘揚,進一步完善青少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進而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項必要的課題。建議關注青少年傳統文化素質培養,使優秀傳統文化走進青少年心田,并建議各高校應積極開設書法專業,中小學在每年招錄教師時,也應加大書法教師比例。
二、現狀是基層學校專職藝術類教師短缺
近年來,我國各高校的藝術教育面臨越來越多的困難,學生藝術素養提升等遭遇瓶頸。2015年國務院頒布了《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的文件,對加強學校美育工作提出了更明確的要求。“藝術教育作為實施美育最主要的內容和最基本的途徑,更應著力加強。”但實際的情況是,不少學校的音樂、美術課要么成了擺設、要么課時數達不到要求。一些地方尤其是農村基層地區藝術類教師缺編嚴重,基層農村地區很多學校缺乏基本的美術教育,很多學校沒有專職美術教師,有的甚至沒有美術教師,很多地區的青少年美術教育處于空白狀態,這樣的局面造成了美育教育發展不均衡,和學生們審美概念的缺乏。政府和教育部門應該對美育教育師資嚴重匱乏的問題給予重視,并加大投入和扶持的力度,配齊、配強藝術專業教師,對農村學校專職藝術專業教師缺編現象,采取選聘當地民間藝人,選派骨干教師走教與下鄉巡教相結合的路子,保障藝術教育品質,同時,從督查評價入手,將初中生的藝術素養列為學業水平測試范圍,出臺藝術素質考核辦法,并將考核結果計入中考總分。
三、關注教學理念和教師綜合素養
小學和初中階段的孩子是想象力擴展的黃金時期,孩子不是復印機,他們有他們不同的性格,孩子們的畫面也應該是具有個性、一模一樣的畫面談何觀察、談何感受什么是真正的美術教育?
曾經我曾分享過一組作品對比照,前4張是百度圖片中的兒童畫,畫面勾線細致、涂色整齊、畫面干凈整齊。這是大部分家長口中夸獎畫的好,心里認為畫的好的作品。如果你是這部分家長那么你真的該好好學習和改正一下了。中國美術教育界大腕左志丹老師畫室的作品畫面稚拙有趣,松動有意境,蛙的各種各種形式表現的淋漓盡致,但是部分家長看到這樣的作品第一反應是——畫的是什么?亂七八糟的!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還在小學階段的孩子學習美術不是讓他畫像一個物體,更應該是解放他的思維、培養孩子的創作力和想象力,提高孩子的美術素養。同樣作為一名教育者,課程應該是為了迎合家長的需求,把課程以孩子畫像一個物體為目的而變得枯燥無味?還是把美術課程變得像數理化一樣概念化的東西?還是我們應該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將孩子們年齡階段的幼稚動感得到良好的發揮為目的。前者得到的是短暫的死板的技能和思維的禁錮,后者得到的是孩子們豐富有趣的課堂和無限的遐想、最后是思維的解放和美術素養的提高。
四、強化社會藝術教育市場監管
藝術教育已進入飛速發展時期,也已成為推動教育現代化進程、提升青少年藝術修養的強大驅動力之一。但藝術教育依然存在問題,“需要在推進藝術教育向縱深發展中給予充分重視。”他認為,學校藝術教育主體作用發揮不到位是藝術教育發展過程中的大問題:“在調研中發現,有一部分學校受師資編制、教學經費和設施條件等限制,以及學科考試負擔相對較重等因素制約,校內藝術課程計劃的實施效果無法達到預期目標。”
隨著家長對孩子藝術專長培養的不斷重視,藝術教育市場也變得越來越火。藝術教育由民辦機構和個人家教承擔:公辦教育機構,如少年宮或社區街道活動中心、行業協會開辦的培訓機構等,占33.32%;民辦教育機構與教育咨詢機構,占45.02%;個人家教式的培訓占21.74%。“龐大的市場,巨大的利潤,造成社會藝術教育弊端很多,好多培訓機構不是正確引導,而是利用家長的功利心理瘋狂斂財。”加強對社會藝術機構的監管非常必要:“一方面是加強對社會藝術教育市場的監管,按依法辦學許可、辦學條件、學校管理、辦學成果等多方面進行考核,嚴格審核考級機構資質,提高行業整體素質;另一方面是加強師資認定,由官方或半官方的行業協會、社會團體對社會教育機構進行師資認證,逐步在社會教育機構全行業推行師資認定制度。”。
五、文化藝術人才要格外珍惜
習近平總書記也曾強調文藝路線是黨和人民的重要事業,文藝戰線是黨和人民的重要戰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中華文化繁榮昌盛,一定要高度重視文藝和文藝工作。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要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而實現這個目標,必須高度重視和充分發揮文藝和文藝工作者的重要性。歷史和現實都證明,中華民族有著強大的文化創造力,每到重大的歷史關頭,文化都感國運之變化,立時代之潮頭,發時代之先聲、為億萬人民、為偉大祖國鼓與呼。民族復興以文化繁榮為前提條件。諸子論辯、百家爭鳴的春秋戰國時代,文化的興盛極大地提升了中華民族的文明水平,塑造了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品格,奠定了中華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顯著地位。“五四”新文化運動更是一場偉大的民族復興運動,文化的繁榮和發展更新揚棄了中華民族2000多年的封建文化,使中華民族邁入了一個新的歷史紀元。
總之,藝術教育的改革,家長、老師、學生等很多人都寄予了太多的希望。針對教育改革主管部門推出了系列教育改革舉措,彰顯了我們進入“深水區”改革教育的“硬骨頭”。教育改革在新的突破之后一定會更加公平,實現更好的教育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