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曉琴
小學班主任不僅是一個班級的管理者、組織者與領導者,更是小學生在校園學習與生活過程中最信任和依賴的人,小學班主任每天面對著的是一群身心還處于非常幼稚的低年齡段的小學生,因此,其中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是一種必然現象,我們需要做的是基于問題找到切實可行的有效解決措施。
一、小學班主任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分析
1、德育方面
在小學階段的教育與管理過程中,德育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教育內容,這是每一位小學班主任教師必須承擔起的一項重要責任。縱觀當前小學班級管理工作的現狀,我們不難發現,當前絕大多數的小學校園采用的都是現代化的管理手段,這就造成小學生存在社會化現象,小學生不愿意去承受太多道德準則的制約和限制,甚至存在極少部分小學生做出違背道德的言行舉止,嚴重損害一個小學生的正面形象。這與班主任忽視德育教育的工作有著非常直接的關系,很多班主任教師并沒有將太多的精力放在小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當中。
2、教學方面
忽視體驗教學。在當前的班主任管理工作當中,班主任管理能力的高低與小學生的學習成績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班主任教師必須將管理工作做到位,為小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在實際的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當中,眾多的小學教師在管理中存在著一個非常大的弊端,那就是注重說教,輕視體驗,對于小學生的管理,主要還是停留在理論的說教上面,以經驗來說服學生,對于現階段的小學生,其管理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忽視能力培養。小學班主任教師將重點過度集中在小學生的學習成績上面,想盡辦法去提高小學生的成績,卻忽視了小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小學生如果不具備良好的學習能力,其必然會影響到小學生后續的學習以及未來的發展。
二、小學班主任如何提高教學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1、適度減少工作量
這是當前小學領導層必須重視的一個問題。現階段的小學班主任不僅承擔著班級管理工作,還承擔著課程教學任務,其工作量非常之大,學校領導必須時刻關注班主任的實際工作情況,從實際出發,適度適當地減少班主任的工作量,比如可以從表現非常優秀的學生干部當中挑選出合適的干部來協助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做班主任的好幫手,分擔班主任的工作任務。班主任的工作得到有效協調之后,便會留出更多的空余時間,才能夠和小學生進行充分的交流與溝通,深入到小學生的群體當中,走進小學生的內心世界,及時有效地了解每一位小學生的真實想法和心理需求,這是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礎。
2、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小學生
班主任必須徹底拋棄陳舊傳統的管理觀念,在對小學生進行評價時,切忌將成績作為衡量小學生好壞的唯一標準,對待每一位小學生,都要一視同仁,做出公正客觀的評價,絕對不能帶著有色眼鏡去審視自己班級中的小學生。學習成績好的小學生,在其他方面也有缺點;學習成績差的小學生,在其他方面也有優點,作為班主任教師,必須全方位地去看待自己的學生,全面地去了解自己的學生,堅持因材施教的管理原則,幫助每一位小學生都找到自己身上的閃光點,幫助小學生樹立自信心,引導小學生去更好地認識和了解自己,讓每一位小學生都能夠感受到自己在班級中的價值和位置,感受到來自班主任教師真心的呵護與關愛。
3、拋卻懶惰,定期進行班委會調查工作
面對工作壓力與生活壓力,不少小學班主任教師深感力不從心,難免會產生職業懈怠心理和懶惰情緒,對此問題,班主任教師應學會自我疏導與排遣,及時拋卻懶惰心理因素,挑選品學兼優的班干部,組織高素質班委會(班委會成員包括班長、副班長、學習委員、文藝委員、體育委員、小組長和各科代表等),并定期開展班委會調查工作,了解班級教育管理問題,如班級紀律、各種學習困惑和學生對集體活動的建議等。而且,班主任教師應認真總結學生所反映的問題和心聲建議,全面制定應對問題的策略,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困惑,通過組織靈動、有趣的集體活動來滿足學生的精神文化需要。
4、充分利用班會時間,解決班級問題
班會在班級教育活動的作用尤為重要,教師應充分利用班會時間,全面了解和解決班級問題,發揮集體教育的力量,培養學生崇高的品德,規范學生的日常行為。小學生年齡小,再加上多為獨生子女,在家備受寵愛,難免存在自私自利、判斷能力差和行為舉止不文明、不禮貌等問題,班主任教師可以在班會上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欣賞《小學生行為規范》,朗讀《弟子規》和《中華家訓》,和學生一起唱《咱們從小懂禮貌》,這樣不僅可以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道德規范,而且有助于提高班會的靈動性和趣味性。
另外,班主任教師應注意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讓學生自行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對于學生行為方面的過失和顯著的缺點,班主任教師不能開門見山地指責學生,應該委婉而有指向性的讓學生聽取自己善意的勸告和批評,并決心改正不良習慣,班主任的態度應親切、和藹而真誠,能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教師的親和力。某小學班主任教師發現班里的很多學生在自習課上很不安靜,就在班會時間先為學生播放了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問學生這首樂曲好聽嗎,學生紛紛點頭稱贊,教師接著說再播放一首《課堂交響曲》,所謂的《課堂交響曲》就是學生們在自習課上的聊天錄音,有尖叫、呼喊的聲音,有嘰嘰喳喳的聊天聲,也有同學之間互相呼喚的聲音,聽完《課堂交響曲》以后,班主任教師并沒有說什么,同學們自己覺得很慚愧,從此以后,在自習課上靜心學習,再也不會大聲喧嘩,擾亂紀律。該案例說明班主任教師在批評學生不良行為時應該注重講究藝術性,引導學生自我教育、自我改正。
綜上所述,新課程標準要求小學班主任在執行教學管理工作時要注意采用有效的處理方法以發揮小學教育的積極功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全面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成長與發展環境。
參考文獻:
[1]張云鑫.淺談參加“2010年‘知行中國小學班主任教師培訓項目”學習感想——網絡學習,大勢所趨[J].新課程學習, 2011(06).
[2]劉效東,閆林德.“國培計劃”有效實施的思考及建議——以蘭州市小學班主任培訓現狀的調查為依據[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