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健意


[摘要] 目的 探討宮腔鏡在子宮異常出血治療中的應用價值。 方法 選取我院收治的子宮異常出血患者110例,收治時間為2013年4月~2015年4月。隨機分為兩組,每組55例。對照組給予刮宮術治療,觀察組采用宮腔鏡電切術治療,隨訪時間為1年,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治療滿意度、術后并發癥、病灶復發情況。 結果 觀察組治愈率89.09%、滿意度89.09%高于對照組74.55%、72.73%,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1.82%低于對照組14.5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病灶復發率為3.64%與對照組5.4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子宮異常出血患者采用宮腔鏡電切術治療,有利于提高治愈率,降低術后并發癥率,病灶復發率較低,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子宮異常出血;宮腔鏡;治療效果;并發癥;復發率
[中圖分類號] R711.7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7)16-81-03
Application of hysteroscopy in 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
FENG Jianyi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Yangdong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Yangjiang 52993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hysteroscopy in 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 Methods 110 cases of 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 cur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3 to April 2015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55 cases in each.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urettage,and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hysteroscopic electro resection.The follow-up period was 1 years.The treatment effect,treatment satisfaction,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recurrence of the les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cur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89.09%,and the satisfaction rate was 89.09%,which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with 74.55% and 72.73%,the complicat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82%,which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14.55%,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recurrence rate was 3.64%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5.45%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hysteroscopic hysterectomy is propitious to improve the cure rate,and reduce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rate.The recurrence rate of the lesion is low,so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Hysteroscope;Treatment effect;Complication;Recurrence rate
子宮異常出血在醫院婦科中比較常見,根據病變類型可分為惡性、良性和非器質性疾病。大多因子宮良性病變所致,通過盡早采取措施對患者進行治療,有利于獲取良好的預后,促使患者的精神壓力、生理痛苦得以緩解[1]。臨床中用于檢查子宮異常出血的診斷方法很多,B超、刮宮等。診刮術為有創檢查,且術后易發生并宮腔粘連、宮頸管狹窄等。近幾年,我國醫學技術取得了飛速的發展與進步,宮腔鏡技術具有直觀、準確的特點,可直觀觀察宮腔內的情況,對避免臨床漏診、誤診具有重要意義。在子宮異常出血的治療中得到了較好的應用,取得了顯著療效。本研究分析宮腔鏡在子宮異常出血治療中的應用價值,選取我院收治的110例子宮異常患者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獲倫理委員會批準,選擇2013年4月~2015年4月以我院收治的110例子宮異常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各55例。對照組給予刮宮術治療,年齡25~53歲,平均(41.2±6.5)歲,病程1~7年,平均(4.93±2.14)年。觀察組采用宮腔鏡電切術治療,年齡24~54歲,平均(42.2±6.6)歲,病程1~8年,平均(4.54±2.37)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endprint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刮宮術治療。在手術實施前,給予抗炎治療,降低術后感染發生風險,根據常規刮宮術操作進行治療。
觀察組采用宮腔鏡電切術治療。實施麻醉后,選取膀胱截石位,擴張宮頸,置入宮腔鏡,利用生理氯化鈉溶液,促使患者的宮腔膨起,獲取良好的手術視野。按照逆時針方向實施切除操作,使用電切環最后切除宮底內膜,選取創面部位,利用電凝球實施止血操作。
1.3 觀察指標
經1年的隨訪,觀察患者的治療效果、治療滿意度、術后并發癥、病灶復發情況。治療效果評估[2]:治愈:接受治療后,出血癥狀徹底消失,月經恢復至正常狀態,不存在宮腔粘連、宮頸管粘連現象,無復發跡象;無效:經治療后,病情無改善,出血癥狀仍然存在。治療滿意度評估[3]:由患者填寫問卷調查表,分析治療滿意情況,評估內容有治療效果、術后舒適度等,分值為0~100分,85~100分為滿意;65~84分為較滿意;≤64分為不滿意。所有數據均由醫護人員進行詳細統計、整理、分析。
1.4 統計學方法
收集患者的年齡、病程等信息資料,采用SPSS15.0統計數據資料,計量資料、計數資料分別給予t、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治愈率為89.09%高于對照組74.5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總滿意度為89.09%高于對照組72.7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1.82%高于對照組14.5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病灶復發情況比較
從患者的病灶復發情況上看,本組研究無失訪患者,在1年隨訪內,觀察組有2例患者復發,復發率為3.64%,對照組有3例復發,復發率為5.45%。兩組患者在病灶復發率上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在以往傳統的子宮異常出血患者治療中,大多于盲視狀態下,對患者實施刮宮術治療。傳統手術治療的術后并發癥率相對較高,如子宮穿孔、低鈉血癥、大出血等,對患者術后生活質量產生了不良影響,且患者術后身體恢復慢,治療效果還不夠理想[3]。除此之外,傳統的刮宮術難以觀察到微小病灶,易出現病灶遺漏的情況,增加了病理檢查的難度。為了進一步改善子宮異常出血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術后的生活質量,臨床必須采取更有效的治療措施。目前,宮腔鏡技術在婦科出血性疾病的診斷、治療中被廣泛應用,為子宮異常出血的治療提供了有利條件。在宮腔鏡引導下,對患者進行手術治療,有利于手術操作人員明確病灶的具體位置、大小、形狀、范圍等信息,并了解子宮內膜形態,在直視角度下,實施手術治療[4-6]。宮腔鏡電切術可順利切除病患的病變部位,手術治療安全可靠,術后并發癥率低,更易于被患者所接受[7-9]。
通過本次研究發現,觀察組采用宮腔鏡電切術治療后,治愈率高達89.09%,治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宮腔鏡的使用有效的提高了臨床治療效果,且觀察組病患的治療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從患者的術后并發癥情況上看,觀察組低于對照組。這表明宮腔鏡電切術的治療有利于提高子宮異常出血患者的臨床治愈率,提升患者治療滿意度,控制術后并發癥風險,提升手術安全性。從患者的病灶復發情況上看,在1年隨訪內,觀察組有2例復發,復發率為3.64%,對照組有3例復發,復發率為5.45%。兩組患者在病灶復發率上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這表明宮腔鏡手術的實施不會增加術后病灶復發率。張帥研究顯示[10],異常子宮出血采取宮腔鏡下電切術還有助于縮短手術時間。
值得注意的是,在宮腔鏡電切術操作過程中,手術操作者必須明確切割深度,對創面平展度、創面范圍進行檢查,了解活動性出血部位,及時采取止血措施,針對創面較大的患者,醫護人員需進行氣囊導尿管壓迫,防止發生術后出血并發癥[11-13]。在手術實施前,操作人員需對病患的病情進行評估,做好術前準備,防止發生子宮穿孔[14]。曹麗娜等[15]研究顯示,宮腔鏡診斷子宮內膜過度增生、子宮內膜炎、子宮黏膜下肌瘤、子宮內膜息肉、子宮內膜癌以及妊娠相關疾病均具有較高的符合率,且患者經宮腔鏡治療后總治愈率高達96.84%。
綜上所述,子宮異常出血患者采用宮腔鏡電切術治療,有利于提高臨床療效,提升病患的治療滿意度,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風險,是一種比較理想的治療方式,患者接受宮腔鏡電切術治療后,病灶復發率較低。本次研究證實,宮腔鏡電切術在子宮異常出血的治療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是一種有效、安全性高的治療方式,療效顯著、確切、可靠,更易于被患者所接受,宮腔鏡對提高子宮異常出血的診治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蔡莉娜,顧曉荔,王武亮,等.子宮異常出血原因及宮腔鏡診斷價值[J].中外醫療,2014,32(32):55-56.
[2] 王瑩,徐彩臨,曹艷花,等.宮腔鏡技術在異常子宮出血患者診療中的應用價值[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5,21(3):415-417,420.
[3] 陳麗娟,強萍.宮腔鏡電切術治療子宮異常出血56例臨床分析[J].當代醫學,2011,17(29):11-13.
[4] 夏恩蘭,李自新.婦科內鏡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1.
[5] 謝春紅.子宮異常出血應用宮腔鏡的診斷價值及治療效果研究[J].系統醫學,2016,1(8):112-114.
[6] 王明霞.宮腔鏡在子宮異常出血中應用研究[J].醫藥前沿,2016,6(22):97-98.
[7] 沈央群,施璐.經陰道超聲與宮腔鏡診斷子宮異常出血的診斷價值比較[J].中國鄉村醫藥,2016,23(10):77-78.
[8] 燕海亞.宮腔鏡在診斷絕經后子宮出血的價值[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3,35(3):160-162.
[9] 劉瓊花.異常子宮出血采取宮腔鏡下電切術與宮腔鏡下刮宮術治療的效果對比[J].中國婦幼保健,2015,30(4):634-636.
[10] 張帥,劉世蘭,張艷軍,等.B超與宮腔鏡診治子宮異常出血的價值[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2,12(8):710-712.
[11] 郭雪霏,王麗,解放軍,等.宮腔鏡診斷治療子宮異常出血120例[J].中國醫藥導報,2011,8(17):174-175.
[12] 王紅杰,陳繼英.子宮異常出血的病理與B超,宮腔鏡檢查對照分析[J].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14,29(S2):122.
[13] 金娜.96例宮腔鏡電切術治療子宮內膜息肉異常子宮出血的臨床效果[J].中國婦幼保健,2012,27(21):3337-3338.
[14] 曹靜威,李玉鳳,劉世新,等.宮腔鏡聯合超聲觀察子宮異常出血臨床診斷價值[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3,24(2):219-221.
[15] 曹麗娜,尹香花.宮腔鏡在子宮異常出血中的應用[J].腹腔鏡外科雜志,2013,18(8):585-587.
(收稿日期:2017-05-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