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電
【摘 要】 國家“十三五”規劃下,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會計系統和會計工具逐漸成為現代會計的發展趨勢,而作為現代會計學科之一的管理會計也加速了信息化進程。業界和學界多數專家認為,若管理會計能夠與先進的信息技術相結合,將有利于管理會計職能和作用的充分體現,尤其在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經濟環境下,管理會計信息化的特殊作用日益顯現,我國中小企業通過管理會計信息化來提升企業的管理、經營狀況和績效,讓管理更加精細化是適應市場競爭的重要戰略。在當前管理會計體系的背景下,根據我國中小企業運用管理會計信息化的現狀來研究其主要影響因素,分別涉及管理會計信息系統、資金、會計人員、法律政策以及企業的認知程度,通過構建嵌環模型對比和統計,實證分析各影響因素的作用和貢獻度,最后結合當前管理會計在中小企業信息化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和方法,為我國中小企業有效進行管理會計信息化提供參考。
【關鍵詞】 中小企業; 管理會計; 信息化; 績效; 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 F2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5937(2017)18-0039-05
一、研究背景
國家“十三五”規劃下,時代潮流的驅使令越來越多企業意識到信息化給企業管理帶來不可替代的優勢和作用,試圖努力提高企業的信息化水平,尤其注重將信息技術應用在會計工作中,引進會計信息化軟件進行會計管理工作,使會計信息得以電子的形式產生和傳遞,讓管理會計信息化逐漸滲透到會計基礎工作中[ 1 ]。有些企業經過管理會計信息化的初步嘗試后,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果,管理會計信息化讓企業的財務工作更加合理規范和系統化,使企業的決策更加精準,有助于強化企業的綜合競爭力。
據統計,我國中小企業的數量占全國企業的99.8%,高達4 000多萬戶,占整個國民生產總值的68.7%,為城鄉提供了82%的就業機會,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極其特殊的經濟力量。由此可以看出,堅持發展和壯大中小企業,大大有益于促進我國經濟的建設和增長。在信息化時代,我國中小企業進行信息化建設,有助于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和現代化管理水平。而管理會計作為企業管理的核心內容之一,對推動企業全面信息化建設發揮著特殊的作用。
二、文獻綜述
(一)國內外研究綜述
1.國內研究綜述。我國的管理會計工作起步比國外晚,通過30多年的發展,雖然已經取得了一些進步,但成果并不顯著。國內專門進行管理會計信息化的研究較少,在中國知網數據庫中,以“管理會計信息化”為關鍵詞檢索,得到的直接相關文獻僅僅20多篇。在檢索到的文獻中,學者們僅對管理會計信息化的表面理念問題進行了初步研究,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對管理會計信息化的概念界定及其建設存在的問題等基本理論方面的研究;二是對管理會計信息化軟件的開發、操作等技術層面的研究,其中比較熱門的是諾蘭模型。針對我國中小企業管理會計信息化的影響因素、實施路徑、建設方法等實際問題的研究較少。
2.國外研究綜述。與國內相比,國外的管理會計信息化相對成熟一些,因此,國外學者對管理會計信息化的研究較多,并且大多是從實踐層面研究,主要體現在關于管理會計信息系統軟件的開發、實際操作流程以及具體的實踐技術環節方面。美國的博德納爾教授和霍普伍德教授就曾出版了《會計信息系統》這本書,重點研究賬務、銷售、工資等子系統的數據流及業務流的運轉管理問題,深刻地分析了會計信息業務流程設計和系統開發的具體環節。
綜上所述,學術界對管理會計信息化的研究大多是指出問題,缺乏對我國中小企業管理會計信息化的具體應用和實施策略的研究,且針對我國中小企業管理會計信息化水平發展相對緩慢的原因探討和解決策略方面的研究也較為薄弱。
(二)管理會計信息化概述
管理會計信息化主要指將會計管理中的所有信息資源,通過計算機、網絡通信等信息技術對這些信息資源進行獲取、加工、傳輸以及應用等處理,以便于為企業的經營管理、內部控制、企業決策以及經濟活動的運行提供準確、及時、全面的信息資源,有助于提高企業的生產經營效率[ 2 ]。
管理會計信息化在發揮傳統的管理會計職能的基礎上,將先進的信息技術引入會計學科,大大提高了經濟業務處理和財務核算等方面的效率。管理會計信息化的內涵非常廣泛,包括管理會計基本理論、管理會計實務、管理會計教育等方面的信息化。隨著科技信息化的飛躍發展,管理會計信息化已經成為一種必然趨勢,它是網絡環境下企業領導者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企業為了順應科技信息化時代潮流所做出的必然選擇,不僅能夠使企業的決策更加規范、精準,而且還有助于強化企業的綜合競爭力[ 3 ]。
三、我國中小企業管理會計信息化的影響因素模型分析
(一)影響因素詞典
管理會計信息化是使用現代科技對企業會計信息進行全方位的處理,與企業的信息化軟件、使用人員以及資金投入等方面息息相關。因此,我國中小企業管理會計信息化的影響因素主要有管理會計信息系統、資金、會計人員素質、法律政策以及企業的認知程度。根據對中小企業管理會計信息化影響因素的調查研究,歸納出針對管理會計信息化的影響因素詞典及其合理分值,滿分為100分,若詞典中某種影響因素的分值較高,說明該種影響因素的作用較大,如表1。
(二)變量選擇
由影響因素詞典得知,我國中小企業管理會計信息化的影響因素分別有管理會計信息化系統、資金、會計人員素質、法律政策、企業認知,因此,以這五種影響因素作為模型變量,分別設管理會計信息系統為X1、資金為X2、會計人員素質為X3、法律政策為X4、企業認知為X5。
1.管理會計信息系統(X1):會計信息系統是一種專門用于會計業務處理的應用軟件,它屬于管理信息系統中的財務管理子系統,當前的會計信息系統由3大系統組成,即財務系統、購銷存系統和管理會計系統,每個系統又進一步分解為若干子系統。目前管理會計信息系統包括賬務分析子系統、領導查詢子系統、決策支持子系統、利潤分析子系統、資金管理分析子系統、銷售預測子系統以及財務計劃子系統等。endprint
2.資金(X2):企業的資金是為企業的生產經營而服務的,在建設管理會計信息化過程中會發生購買信息化軟件的費用、支付勞動報酬或其他費用,這些需要足夠的資金支持才能完成,否則只是紙上談兵。企業資金的來源有兩種:一是企業按照相關規定從內部提存的各種專用資金,主要有資本公積金、盈余公積金、未分配利潤等,公積金是企業按照國家財務制度所規定的比例從利潤中提取出來的,如果企業的利潤效益越好,可以提取的公積金就越多,那么能夠投入建設管理會計信息化的資金就越充足。二是接受投資或者從外部借入的,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如投資者投入需要給予投資者股份或者其他的報酬,向銀行借入資金則需要支付利息費用。因此,企業的經營狀況良好,資金周轉正常,才能吸引外部資金的投入和有足夠的能力來支付相關費用,為建設管理會計信息化提供更多的資金支持。
3.會計人員素質(X3):會計人員應具備扎實的賬務處理和監督核算的專業技能,只有精通專業技術才能從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加快管理會計信息化的進程。會計人員肩負著艱巨而光榮的任務,管理會計信息化的建設要求會計人員不僅具備會計專業能力素質,還需要一定程度的網絡化能力素質及其他通用技能。例如,計算機基礎、信息化、信息系統等,這些屬于信息技術學科。在如今信息化大環境下,會計人員不再是一個記賬員,會計工作的最終目的是提供信息為決策所用,會計學科與計算機學科的結合是會計行業發展的必然。因此,會計人員的素質對于我國中小企業管理會計信息化的建立和應用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4.法律政策(X4):一方面,會計制度是在財務工作中對經濟業務核算和財務處理所制定的制度,是進行會計工作所應遵循的原則和方法,現行的會計制度有《企業會計制度》《小企業會計制度》等,對管理會計信息化具有規范作用。另一方面,在建設管理會計信息化過程中,如果有國家的政策支持和號召,會吸引更多企業進行管理會計信息化,如國家專項資金支持就可以解決企業建設管理會計信息化的資金難題。
5.企業認知(X5):企業的領導者如果能夠跟隨時代步伐,認識到管理會計信息化是信息時代的潮流,并為順應潮流而作出舉措,就能夠領導企業向管理會計信息化邁進。除了領導者,企業的員工如果也能意識到管理會計信息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就可以齊心協力為管理會計信息化做貢獻。
(三)模型建立及數據來源
其中Yi表示管理會計信息化的程度,Xi是前面討論的影響管理會計信息化各變量所構成的行向量,?茁是所要估計的五系數的列向量,?琢為隨機變量,i為所涵蓋的系數。
中小企業管理會計信息化影響因素的研究選擇2005—2014年進行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的我國中小企業作為樣本,剔除了當年新設管理會計信息化和財務信息披露不全的企業。相關的數據來自《中華會計網校》《會計研究》《中國統計年鑒》等專業網站和期刊,由各年資料、數據計算整理所得。本文選取我國中小企業作為研究樣本是因為中小企業在我國數量最多、對經濟貢獻巨大但又存在許多管理缺陷,尤其在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方面存在先天不足和后天短缺的問題,可以客觀準確地反映管理會計信息化的影響因素。
(四)結果檢驗
為了更好地評估各個影響因素對我國管理會計信息化的作用,本文運用SPSS統計軟件進行全回歸法檢驗,得到的計量結果如表2。
從表2可以看出,運用全回歸模型進行擬合時,模型的相關系數為0.995,相關系數的平方值為0.993,以及調整的相關系數的平方值為0.980,因此,這個回歸模型擬合度高,能夠充分反映各自變量與因變量之間的關系。
在表3中分別列出了常數項和各個自變量對應的非標準化系數(包括常數項和變量系數的取值)及其標準誤差、標準化系數、I值和顯著性水平。
從表3和公式(2)中可以看出,各因素的系數越大,對我國中小企業管理會計信息化的影響程度越大,影響最大的是管理會計信息化系統,其次是資金,然后是會計人員的素質、法律政策以及企業的認知。
四、我國中小企業管理會計信息化缺陷分析
(一)資金緊缺,支持力度不夠
我國中小企業用于建設和投資的大部分資金主要來自內部,對外融資非常難,導致企業的資金非常困難。我國中小企業占全國企業99%以上,但其所占的貸款資源卻低于20%,更沒有機會引進其他的融資方式。然而,在推進管理會計信息化的過程中,需要支出大筆資金來購買財務軟件和計算機系統以及其他。我國中小企業目前的資金狀況難以支持管理會計信息化的巨大投入。
(二)軟硬件設施落后
建設管理會計信息化要求企業必須具備足夠強大的軟硬件設施,然而我國中小企業卻面臨著這些難題:軟硬件設施昂貴、更新緩慢和軟件開發針對性不強。雖然目前計算機已經普及,其價位日趨大眾化,但是因為信息技術的發展速度加快,計算機更新換代也日趨加快。許多先進的財務軟件對硬件的要求非常高,而我國大部分中小企業的計算機系統都比較落后,難以支持管理會計信息化所需的軟硬件設施。
(三)復合型管理人才匱乏
在管理會計信息化過程中,需要綜合運用會計學、 管理學、計算機學和信息學等方面的知識,必然也會要求管理會計人員具備會計專業技能、管理技能、信息技術技能等綜合素質。然而,我國大部分財務人員僅僅能夠對日常的經濟業務進行核算和處理,極少接觸到財務管理方面的工作,導致許多財務人員不擅長對會計、管理和信息技術等知識進行綜合運用,因此,難以勝任管理會計信息化的繁重工作。
(四)缺乏法律政策的支持以及企業認知不夠
一方面,我國現行的會計制度和稅法是針對普通財務會計核算而制定的,對于管理會計信息化的作用并不明顯;另一方面,國家尚未明文規定推行管理會計信息化,在政策和資金方面的支持也遠遠不夠。
由于我國許多中小企業并未深刻認識到管理會計信息化的作用和功能,且對其重視不夠,只是淺顯地認為管理會計就是做一些控制成本、分析財務狀況、做好預算等工作;同時,因為企業自身的弊端和各種阻礙因素,并沒有將企業朝著管理會計信息化方向發展的計劃。因此,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對管理會計信息化的運用并不理想,多數中小企業仍未執行或極少執行,使企業管理會計信息化的應用與發展受到阻礙。endprint
五、建議和措施
針對以上我國中小企業在管理會計信息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應該從企業內外部環境多方面去改善,為建設管理會計信息化創造合理和足夠的條件。為了使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更加規范和有效,在這里可以引用PDCA循環模型。
(一)PDCA循環模型
PDCA循環法又稱戴明循環法,先由美國休哈特博士提出,后來被戴明完善并加以推廣,是質量管理應該遵循的科學程序。其工作流程是:P(Plan)—計劃,D(Do)—實施,C(Check)—檢查,A(Action)—處理。以上四個過程不是運行一次就結束,而是周而復始地進行,一個循環完了,解決一些問題,未解決的問題進入下一個循環,這樣階梯式上升,如圖1。
1.管理會計信息化的PDCA循環法。運用PDCA循環實行管理會計信息化的四個階段為:計劃(P)階段,制定管理會計信息化的目標、措施;實施(D)階段,執行能實現管理會計信息化的活動;檢查(C)階段,評估執行活動的結果、找出執行中出現的問題;處理(A)階段,采取相應的措施解決出現的問題,達到計劃中的目標。
2.管理會計信息化的PDCA循環法實施步驟。這種持續優化的方法可以概述為如下步驟:(1)發現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中的問題,即企業內外部條件的“約束”,制定出建設的計劃和目標;(2)對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的過程進行診斷分析,分析有哪些主要原因可能導致這個“約束”;(3)將這些原因進行歸類分析,并細化問題,進一步分析具體由哪些因素導致哪些問題的產生和出現,為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打下基礎;(4)抓住主要問題,逐個突破和解決,化解“矛盾”;(5)檢查實施的結果,若結果良好,便形成標準和規范,為進一步建設和完善管理會計信息化做參考。解決了舊的問題,又會有新的問題產生,當新問題出現后,根據以上五個步驟,依次循環,逐步解決出現的問題,以達到管理會計信息化的成功建設和持續優化目標。
(二)具體的策略
PDCA循環模型是一個指導思想,在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還需要具體策略和方法。
1.提高對管理會計信息化的認知。認知是行動的導向,我國很多企業的領導者及會計人員未能認識到管理會計信息化的作用,認為管理會計僅僅是控制成本、分析財務狀況、做好預算等工作,未能對管理會計信息化給予重視,從而導致我國中小企業管理會計信息化工作進行得非常緩慢且困難。然而,管理會計信息化的作用遠遠不止這些,還可以進行規劃、控制以及決策。因此,我國中小企業應提高自身的認知水平并轉變落后的思想觀念,從而有足夠能力去適應企業管理觀念的變化,讓企業的生產經營跟上市場需求和市場競爭的變化步伐。首先,企業的領導者只有充分了解管理會計信息化的作用,才能帶領企業走向管理會計信息化。其次,會計人員也要提高會計工作的認識,不能只把目光放在一般的財務工作上,還要順應時代潮流,更新自身觀念,才能勝任管理會計信息化的工作。
2.加強企業資金的支持力度。傳統會計的工作效率低,主要是由于工作方法落后和缺少資金來源,不能將管理會計方法有效地運用到會計工作中,從而浪費了許多財務數據。在信息技術發達的今天,企業要善于在管理會計工作中運用互聯網以及先進的計算機軟件技術來提高工作效率,將會計信息與管理會計信息化融為一體,財務信息才得以傳遞,變成管理會計所需的資料,發揮管理會計的獨特功能。然而,企業要建立這樣的管理信息系統,需要投入大筆資金,且后期維護和升級成本費用非常高,因此,企業若要成功建設和發展管理會計信息化,需要加強企業資金的支持力度。
3.加強管理會計軟件的更新和開發。一方面,企業應給予管理會計信息化軟件充分的重視,對管理會計電算化軟件及時更新,引進各類財務軟件,增強財務管理信息化水平,推動管理會計信息化良好發展。另一方面,財務軟件供應商要研究財務軟件和計算機硬件的匹配問題。由于一些中小企業的計算機系統不能運行大型的財務軟件,這給企業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帶來了困難。因此,財務軟件供應商要根據中小企業的特點,開發出操作簡單、價格合理、兼容性好并個性化的適合中小企業的財務軟件。此外,財務軟件供應商還要為購買其軟件的中小企業進行人員培訓,軟件要進行定期維護和升級,使企業購買的財務軟件物盡其用。
4.大力培養復合型管理會計人才。在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過程中,人才是一個核心要素,對人才的要求是不僅懂會計專業知識,而且懂計算機技術。一方面,會計人員要接受繼續教育,更新和補充自己的會計專業知識和計算機技能,提高會計執業水平,使自己的知識結構更加合理,提高個人綜合素質。另一方面,國家也要加強對管理會計人才的培養。例如,鼓勵高等院校培養出更多既精通計算機信息技術又專于管理會計知識的管理會計信息化人才,鼓勵會計人員積極考取管理會計方面的資格證書,通過“以考促學”的方式提升財務人員專業水平,促進企業管理目標的實現。
六、總結
在信息技術和科技快速發展的今天,以往的管理會計已經不能滿足企業和市場的需求,我國中小企業也不能故步自封,應該跟上時代步伐,順應信息化潮流。我國中小企業若能有效應用管理會計信息化,將有利于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并提升企業的績效,從而到達精細化管理的目標,全面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因此,企業管理者應充分認識到管理會計信息化對企業發展帶來的作用,注重加快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進程,針對企業實況,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促進管理會計的信息化發展,提高企業的財務管理效率,保障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長盛不衰。
【參考文獻】
[1] 汪慧甜.會計信息化服務市場的財政監督[D].華東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
[2] 張禾良.淺談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關系[J].中國科技信息,2005(13):13-14.
[3] 徐丹杰,郝麗.管理會計在企業中應用的探討[J].中國總會計師,2006(8):7-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