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天群
摘要:讓學習者充分學習,是學本課堂的本質。學本課堂引入小學數學教學之中,給發揚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實現師生和諧發展,提供了一個場所?;谛W數學學習和小學生的特點,在研讀學本課堂理論的基礎上,對小學數學學本課堂的實施策略進行研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本課堂;策略
小學數學學本課堂的實施,教學更具開放性、多元化特點,是培養學生學習的主體意識的重要場所。我國基礎性教育工作,十分重視學習者初始階段的學習活動。小學階段的教學,更多的是樹立學生正確的學習觀念、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具備基礎的學習方法。具體到小學數學教學來說,在學習的過程中激發學生對數字符號的探索欲望,掌握簡單的數學計算法則,學會自主學習是其主要內容。
一、學本課堂的提出
教學課堂是學習者學習知識、增強學習興趣、養成優良思維品質的重要場所。課堂教學是教育教學中最具系統、科學化的學習活動渠道。它將知識的傳播、思維的訓練以及能力的提高都濃縮于一定時間、空間之內,對人類高度發展而來的諸多成果予以最優的呈現。關于小學數學學本課堂的提出,有其內在的價值和意義。小學數學教學,是開啟學生數學之旅的初始階段?!叭f事開頭難”,“良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都足以說明對小學生學習數學的啟發與引導是十分重要的,甚至可以關乎其整個學習生涯中的數學學習狀態和結果。小學數學教學對學本課堂這一新概念的提出,標志著小學數學教學嘗試著走創新改革之路。它試圖去喚醒小學生與生俱來的數學天性和潛能。學本課堂,從該概念的表述就可以明確的知道,課堂關注的是學,即學這一狀態和過程。將學習者學習的狀態提升至課堂的首要地位。自然,在明確學本課堂的首要關注點之后,需要對學習的行為主體者做一個科學的界定。學生必定是學習行為人,不必多言。除學生行為主體之外,教師也是學習行為主體。因為,在學本課堂的理論中,課堂的所有參與者皆為學習者。這也就意味著,師生都在學習過程中追求自身的學習、實現提高自身學習水平的目標。學本課堂的提出和大范圍的實踐,對傳統教學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并取得極大的反響。讓諸多的教育教學工作由此引發廣泛而深入的大討論,力爭在大好形勢下繼續深入下去。學本課堂在教育教學的實踐下,真正彰顯了有效教學的作用。學生精神風貌得到改善,對學習的投入更帶勁,并且大有進步。
二、組織科學的學習團隊機制
學本課堂引入小學數學教學中,其最大的亮點在于所創設的學習團隊機制。小學數學教學要充分發揚學本課堂的理念與精神,組織科學的學習團隊機制是關鍵。學本課堂的立足于學習,故而要確定學習團隊機制,保證學習活動的有效、有序、科學化。小學數學學本課堂貫徹課堂參與者皆為學習者的原則,實現所有學習者的共同進步與發展。因此,小學數學學習活動是每一個學習者緊密團結、和諧促進的活動,發揚團隊意識和精神,避免單一的學習者的無序、無效的學習。全班是一個大的學習團體,在此之下又細分為眾多的小學習團隊。實現大中套小,由下位學習活動促進上位的整體性學習活動。由于數學知識的抽象性,對于智力水平較低的小學生而言頗有難度,所以學習興趣的刺激是課堂教學的內容之一。在學本課堂中的學習團隊中開設有專門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生自律性的組織,即“學管委”。在有效提高學生求知欲的基礎上,針對小學數學教學內容和學生學習情況,有設置“學導委”。“學導委”是專門負責設計學生學習方案的機構,針對學生的學情定制個性化的學習方案。在學習團隊中,教師和學生齊心協力,齊頭并進。小學數學學本課堂,擬在學生從接觸到數學問題的時候,就學習自主思考、探究數學問題。實現小學生數學知識的自主建構。對于小學生而言,其數學起點大致相當,因此要充分調動起對數學學習的效果,培養基本的數學思維和運算能力。從所創制的學習團隊機制來看,學本課堂不僅實現了學生自己學習數學的愿望,而且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注重學生學習的自我管理和設計,打破了傳統教學下的教學內容局限于單一的知識困境,是學生綜合素養提升的重要舉措。
三、小學數學學本課堂測評
回歸評價,方能探知學本課堂的有效性發揮的程度。在學本課堂中實踐小學數學教學,必然有一個適應過程。二者并非與生俱來的,因此,既要找出學本課堂與小學數學教學的切合點,并作深入的研究;也要分析出不合之處,對學本課堂做適當的改善,實現小學數學學本課堂理論體系和實施模式。關于學本課堂教學之后,而開展的教學評價主要內容就是對學習者行為及結果的評價和測評。評價方式要追求多樣化、多元化,以保障評價的高信度。根據學習團體所劃分的學習小組,開展“一對一”“一對多”的質疑環節,以此來考察學生學習的掌握情況。在此基礎上,總結出普遍存在的學習問題,并由小組長反饋給“學導委”?!皩W導委”再根據實際情況制定補充性的學習活動,再次解決問題。在單元學習結束后,以一個單元的數學學習內容為基準,組織學生以思維導圖的形式重新構建單元知識結構,對所學的知識內容進行系統的復習,最后,開展單元測評。開展單元測評的目的不僅在于關注學生的分數成績,更在于促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綜合融匯,盡可能實現對原有知識的突破。此外,開展單元測評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和成就感。這樣,學生才能持續激發其數學學習的激情和潛力。將評價的結果,回饋于小學數學教學,將進一步提升教學的效果。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踐學本課堂理論,是對新課改的一次極為有利的教學嘗試。實現小學數學高水平的學本課堂教學,需要對學習團隊進行明確的分工,對學生學習行為做有效的監管和約束。同時,對學本課堂教學的學習環節及內容的設計要層次化、體系化。在關注小學生數學水平共性的同時,更要重視學生個性的挖掘與提升。對于潛能生的轉化,在小學數學學本課堂中應引起注意,并制定出具體可行的培養方案。小學數學學本課堂的構建,即相關學習理論的實踐化。任何教育教學理論都不是完美的,需要在實踐中發展和改革。在肯定其有效性的同時,更要及時發現其先天的不足,并以其他教育教學理論將其完善。學本課堂亦是如此,需要在實踐的基礎上不斷批判、革新,才能煥發出持續的生命力,結出豐碩的果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