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峰
摘要:初中物理學習是學習物理的一個初級階段,但其常常被學生認為是最難學的一門課程,尤其是物理課程中的電學內容,其涉及到電流、電壓、電阻等多個概念的內容。本文主要在此前提下對初中物理電學內容的教學策略進行了一定地分析。
關鍵詞:初中物理;電學內容;教學策略
在初中物理的學習過程中,電學內容一直是其中的一個重難點,其不僅占據著大面積的版塊內容,且一直是學生學習最為吃力的一個方面。在學習此內容時,學生往往無從下手,且學習的積極性也不高,因此電力內容也一直是初中學生學習中的薄弱環節。對于物理電學內容來說,其常常涉及到電壓與電流的多種變化,如若學生對某一處的電路判斷有誤,則會直接導致計算結果的錯誤。由此可見,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強化學生的理論知識、解題能力以及邏輯思維的運用對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如何采用有效地教學策略則成為廣大物理教師首先應當解決的一大難題。下面主要以初中物理電學內容的教學為例,探討了一些有效地教學策略,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初中物理的教學質量。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學習的過程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物理電學內容具備一定的興趣,其才能更加有效地開展學習活動。因此,在開展電學內容的教學時,教師應對第一節課的教學質量給予高度的重視,以通過巧妙地設置課程內容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對學生后續的電學學習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其中,對于電學的學習來說,其是在電荷的基礎上展開學習的,因此在開展電學內容的學習時,教師可通過先學習有關電荷的知識來加強學生對電學的認識與理解。例如,在課堂學習中,教師可通過開展幾個與電荷相關的實驗來引發學生的注意力。首先,教師需為學生創設一個比較輕松愉快地學習氛圍,并注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可以帶著愉悅的心情進行課程的學習。其次,在展開相關實驗時,教師需選取學生日常生活中比較容易接觸到的事物,其中教師可通過使用絲綢、毛巾分別摩擦過的玻璃棒或者是橡膠棒來吸引紙屑,或者學生可以用頭皮摩擦過的塑料鋼筆套來吸引紙屑,以通過類似的小實驗使學生認識到電荷的性質,如此不僅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且還能大大地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開展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
隨著新型化教學理念的不斷推廣,教師應改變傳統式的教學模式,以體現“學生為中心,師生互動,共同參與”的教學思想,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在初中物理電學內容的學習中,教師可通過采用分組合作學習的方法來開展相關教學,如可將班級的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同時在各個小組中也可以通過選取一名組長來負責組員學習效果的檢測,通過小組式的學習,則可以有效地實現學生之間互相學習、互相監督的效果。在實際的電學內容學習中,教師可根據課堂的學習提出相應的問答,進而讓各個小組展開一定的討論,期間每位學生都可以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此外,在討論完畢之后,組長可以將小組的討論結果向老師匯報,而老師則可以根據小組的表現進行成績的打分,從而利于在各個小組之間形成一定的競爭關系。而當學生在學習中具備一定的競爭力時,其便也可以更好地開展相關的學習。實際上,競爭學習的模式更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協同合作能力,使學生在互相幫助、互相學習的狀態下提高自身的綜合水平。與此同時,具有競爭意識的課堂學習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強物理學習的氛圍,從而為學生的學習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
三、應用有效地教學方法
在物理電學內容的教學中,有效教學方法的應用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現代的素質化教育時代下,教師應注重教學方法的轉變。首先,在電學內容的學習中,識圖的能力是學生需要明確掌握的,如若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無法分辨出電路圖的連接方式,則會直接影響到解題的結果。因此,對于初中學生來說,讀圖和識圖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師也需加強對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例如在解析電路圖是串聯還是并聯的時候,教師可以首先將其改成較為簡單的等效圖,從而可以達到一目了然的效果。其次,學生在理解電路圖的等效圖時,其還需要通過直接的電路圖想象路線的走向,并在自己的腦海中聯系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來形成清晰的知識輪廓,這對加深學生對電學內容的概念具有一定的作用。此外,教師應加強對電學實驗的探究,如其在講解“電阻”一內容時,其可以通過串聯、并聯一個、兩個、多個電阻的方式來觀察燈泡的亮度,從而提升學生對電阻內容的理解。同時,在此過程中,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進行自我實驗的創作與探究,如引導學生將生活中常見的電池、電線、電阻、小燈泡等物品進行自行的組裝,從而加深學生對電力串聯、并聯的理解。
四、對電學內容進行總結與歸類
對于電學內容的學習來說,其中的很多知識點之間都具有著一定的聯系。但是大多數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常常無法將其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加強對各個知識點的總結與思考,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要點。例如,歐姆定律的計算主要是圍繞電流、電壓、電阻、電功率等方面進行的,因此教師在電學內容的教學中可將歐姆定律融入在其中,從而將兩者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再如,在電學內容中,教師可將開關類型的題目統計在一起,在電路開關內容上,其主要是分析開關斷開或是閉合時的電器工作情況,如思考電器是否工作、各開關與電器是串聯還是并聯等,這些都是開關類型中的問題體現。另外,電路短路問題也是電學內容中的一大難點,教師在對此內容進行總結的時候可以將其與歐姆定律結合在一起,如可以根據公式I=U/R來對同一部分電路的短路現象進行一定的聯系。在分析此類問題時,學生只有通過不斷地練習,才能更加有效地掌握知識要點,且在知識點總結與歸類的前提下,如若日后再遇到類似的問題時,學生也可以舉一反三,從而達到有效學習的目標。
五、結束語
在初中物理學生過程中,電學內容的學習一直是學生學習生涯中的一大重難點問題。因此教師在開展相關教學任務時應對此給予高度的重視,以通過采取有效地教學方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促使學生可以在愉悅的氛圍下開展有效地物理學習,并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優化教學的目標,使學生在物理學習中可以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