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治中
[摘要]高職會計的實踐教學對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但不能一蹴而就,它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文章探討了四個層次的、逐級提高的會計實踐教學體系,主要包括會計方法基礎能力、會計實務綜合能力、會計實踐能力、會計職業素養等四個方面,旨在促進會計專業學生對會計實踐的理解,整體加強學生的會計職業綜合素養。
[關鍵詞]高職會計;實踐教學;四層漸進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2235
隨著我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發展,公司企業的經濟業務活動日趨增多,經濟業務也逐漸復雜化,對經濟業務的信息加工——會計工作難度也逐步提升,如何培養與現實復雜經濟活動相適應的會計應用型高級人才,而不僅僅是停留在理論上的傳輸成為了高職教育面臨的重要問題。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會計職業人才培養方法和公司企業等經濟主體的需求存在不小的差距,如何適應新的經濟形勢,改革與重塑高職高專院校中會計職業教育的實踐教學體系,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會計應用型人才,就成為了一項重要的課題。
1高職會計實踐教學面臨的問題
11會計實踐教學系統性不強
會計實踐教學是會計教學體系的一項重要內容,應該予以高度重視,這就要求對其科學系統地設計,既要求其具有一定的理論性,又要求其與社會實踐緊密相連,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這樣的會計實踐教學才能夠不斷促進學生的職業能力,更快地適應社會的需求。盡管當前很多高職高專院校也比較重視會計專業的實踐教學,但是往往過度重視形式,在具體的操作上卻沒有很好地落實到位,會計實踐教學與會計理論教學的銜接方面還存在較大差距,實訓教程與會計基礎知識的融合還不夠完善,會計綜合實訓對很多學生而言有囫圇吞棗之感,總而言之,會計實踐教學在系統性與適用性方面還需要進行較大的改進。
12會計實踐教學與會計理論教學融合度不高
在很多高職高專院校,對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比較通行的做法是在基本的會計理論教學結束后,再開始進行會計實踐教學環節。并且,盡管國家教育部對會計高職教育一直強調會計實踐教學課時要多于會計理論教學課時,但現實教學情況囿于教學客觀條件等制約,一直沒有達到這種要求,會計理論教學課時還是遠遠超過會計實踐教學課時,這種會計理論教學過多,并與會計實踐教學相脫節,會導致會計專業學生在抽象與枯燥中難以產生足夠興趣,學習效率會大打折扣。
13會計綜合實訓教學亟待完善
綜合實訓本應成為學生最為歡迎的環節,但是綜合實訓對會計職業現實經營業務模擬度要求較高,所以一般采用的是比較簡單的綜合模擬實訓,模擬實訓無法對公司企業業務進行高度仿真,因而存在較大局限,目前除了會計業務常見的幾個環節例如記賬憑證處理、會計賬簿登記、會計報表填制與現實基本相符以外,很多其他的會計實訓項目僅僅只停留在書面作業練習的階段,導致記錄經濟業務發生的原始憑證的審核環節基本失去意義,模擬的經濟業務也比較狹窄,無法有效地獲得真實的業務體驗等各種問題。
14校企合作效果不理想
由于會計信息屬于公司企業的機密信息,盡管上市公司的會計報表需要公開,但是公開的也是高度匯總加工后的信息,有許多會計信息具有保密性。一般而言,到公司企業進行財務實習是提升會計職業能力的有效手段,但由于上述原因,學校難以和企業從財務工作方面進行全面合作,也就意味著很難有企業或公司能夠容納批量的會計專業學生進行現場實習,即使公司層面愿意接受,學生也只能做一些與會計實務外圍相關的一些簡單經濟業務,學生也難以把學校習得的會計理論和實訓知識充分運用到實踐中,無法獲得充分的職業前期實踐訓練。
2高職會計漸進式實踐教學體系探討
構建高職會計漸進式教學體系需要從四個方面著手:第一個方面是會計的基礎能力;第二個方面是會計的綜合能力;第三個方面是會計的實踐能力;第四個方面是會計的職業素養。這四個方面由低到高逐步推進,主旨是幫助會計專業學生提高實踐能力,以便能夠更好更快地融合到公司企業的實踐中去,并且這四個方面構成了一個比較完善的會計實踐教學體系,以漸進式的方法促進了會計職業能力的增強。
21鞏固學生會計基礎技能
在新的歷史時期,隨著高校不斷擴招,本科院校的規模不斷擴大,本科院校的就讀門檻也逐步降低,成績稍好的學生讀本科的機會大大增加,而剩下來的學生就選擇了就讀高職高專院校。進入高職高專院校的學生,一般而言最大的愿望還是通過專業學習,習得一門社會認可的專業技術,憑借所掌握的專業技能順利進入社會獲得一份心儀的工作,因此,他們進入學校后最直接的要求還是專業技能的掌握,在實踐知識方面更會表現出強烈的興趣。如何利用他們對專業初始階段的好奇心,適度進行專業基礎訓練,通過活波生動的課題講授與演練,讓學生產生持久的興趣,打牢專業基礎知識是我們需要面臨的挑戰。
會計專業授課時,對教學方法需要有所突破,不能采用填鴨式教學方法,也要去掉一言堂的陳舊模式,在課堂授課時,需要把會計基礎知識理論與會計實踐相結合,把枯燥的理論通過鮮活的事例講解,努力激發學生探索會計專業知識的欲望,隨著興趣的濃烈,求索的欲望又會更加強烈,獲得學習效果就會更佳,如此形成良性循環。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單元知識講解時,要及時總結、適量訓練、快速鞏固,這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對單元知識的領悟,也有利于增強他們的操作能力。會計基礎專業的期末實訓需要將全書的各種知識點串聯和梳理,以便學生獲得系統性會計專業基礎知識,并構建一些有效的會計實訓項目,以便促進學生系統性知識與專項技能的進一步提升。
22逐步提升學生會計綜合技能
會計綜合模擬實訓對會計職業綜合能力的提升非常有幫助,因此,會計綜合模擬實訓是會計實踐能力培訓中不可忽略的重要一環,模擬實訓要求較高,需要高度仿真公司企業的經濟業務,實現會計實踐教學與實務工作的無縫銜接。綜合模擬實踐教學涉及的內容比較廣泛,在高職高專院校比較常見的是ERP沙盤模擬實訓,這種沙盤模擬實訓常常也是會計職業技能大賽常見的內容之一,另外,也有會計綜合模擬實訓,用友金蝶等很多會計軟件公司會在這方面提供以軟件為基礎的實訓方法。另外,網絡資源庫實訓也被很多高職院校所采用。endprint
ERP沙盤模擬實訓受到學生廣泛歡迎的原因之一就是其綜合性與趣味性的特征,會計漸進式實踐教學需要把其納入其中,讓會計專業學生通過模擬的真實場景深切體驗公司企業內部各種業務的關系,例如,財務與生產、銷售、管理等部門之間的業務連接以及如何協同運作,稅務、銀行、原料供應商等這些外部機構又是如何與公司企業產生業務關系的,這種場景式教學有助于提升學生興趣,從而達到增強會計綜合實踐能力的目的。
會計綜合模擬實訓一般包括兩種常見的方式:一種是通過手工操作,這在計算機技術普及之前,是各類高校采用的一種非常普遍的方式;另一種是會計軟件操作方式,這種方式正在各個院校普及推廣。不管采取何種方式,都要努力達到提升會計實訓效果的目的,這就要求盡量使用公司企業真實的經濟業務以及遵循其相關的運作流程,經濟業務與流程的展示要形象化、圖形化、流程化,原始憑證也要與現實票據相吻合。
網絡資源庫實訓主要是借助于高職院校自身的校園網,通過一定的方法,在許可的情況下導入一些學校與公司企業合作的項目資源,有代表性的經濟業務,通過原汁原味的經濟業務訓練,在提高學生興趣的同時,也可以讓學生靈活地使用感興趣的經濟業務數據,這有助于加強學生的會計技能訓練,網絡資源庫實訓讓學生實訓的時間和地點更加靈活,也能夠及時地反復操作實訓中的盲點和疑點,不斷提升實訓技能。
23增強學生會計實踐技能
會計實踐教學主要包括兩部分內容:一是校內的頂崗實訓;二是校外的畢業實習,校外的畢業實習由于是基本脫離學校,走上會計工作崗位,對學生職業能力提升非常關鍵,但這種模式還需要依靠校企協作來完成。
校內頂崗實習的主要實習方式是以校內實訓室為主,目前許多高職高專院校已經建立了比較先進的企業模擬實訓基地,基地按照企業的形式模擬運作,與企業一樣需要招聘各種工作人員,例如經理、會計主管、出納、銷售人員、一般管理人員等。通過虛擬企業的組建以及人員的招聘,那么虛擬企業就可以進行運營,經濟業務都通過軟件實現。頂崗實習的學生就可以在這種虛擬的環境下,真實地模擬現實的公司企業運營的各種經濟業務,并進行及時的處理,對會計工作而言,就可以模擬記賬、出納、報稅、會計核算等崗位的工作,有效完成頂崗實訓的要求。
在校外進行畢業實習是教育部對高職教育實踐活動的硬性規定,也是完成高職教育的必經之路,目前會計專業的實習崗位比較難以落實,學校應該積極探索與公司企業合作的新模式,例如,對在校就考取助理會計師的優秀學生可以直接安排財務主管的助理工作,對其他在校期間學習還不是很透徹的學生可以安排一些基礎崗位,并且安排專職老師的跟蹤監督工作,對學生遇到的實習難題及時溝通并予以化解,根據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制訂相應的實習計劃和職業能力提升方案,確保通過畢業實習快速掌握會計職業技能要領,為日后的畢業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24整體提升學生綜合會計職業素養
職業素養屬于較高層次的要求,需要在長期的職業實踐中潛移默化地形成,是一種職業的綜合品質表現,主要內容有職業道德、職業習慣、職業意識與職業技能四個層次。會計專業的學生要具有優秀的職業素養,需要在各種工作崗位中歷練,也需要漸進式實踐教學不斷推進,最終全面提高會計專業學生的會計職業素養。
參考文獻:
[1]李曉梅論財會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職業教育研究,2007(7).
[2]陳進軍等“五階漸進式”實踐教學模式在農科專業創業人才培養中的應用研究[J].農學學報,201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