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賽博+束軼+王梓寧
[摘要]大學生創業是當下社會較為關注的問題之一,高校在大學生創業的過程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一環。作為大學生創業最原始、最直接、最主要的關系方——高校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高等院校要為在大學生創業中做引導者、服務者、保障者;為大學生創業添磚加瓦。
[關鍵詞]大學生創業;高校;角色定位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2238
大學生創業是高等教育逐步走向普及化的背景下接軌社會實際需要的創新實踐,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社會經濟進步的重要手段。2016年12月6日,教育部下發《關于做好2017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要求進一步推進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和自主創業工作的鋪開,在創業教育改革、創新創業政策的落實、場地建設和資金服務以及配套服務水平方面著力,把創業工作做好做實。據有關數據顯示,我國大學生每年選擇創業的比例大概為5%,而創業成功率最高的浙江省僅有這其中的四成,全國的平均水平更是只有三成。就有關情況來看,在大學生創業的全過程中,社會、政府、學校三方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社會創業氛圍的濃淡、創業文化的優劣、創業經驗的多少都或多或少影響著學生的擇業選擇與價值判斷。此外,政府的優惠政策、服務水平、保障措施也關系到能否為大學生創業營造良好的環境。這其中,作為大學生創業最原始、最直接、最主要的關系方——高校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高等院校要為在大學生創業中做引導者、服務者、保障者。
1整合創新創業教育資源,做學生創業的引導者
11整合理論資源,提升創新創業學科教學水平
在確保完成專業教學的前提下,部分任課老師可以根據本院系的實際情況結合學生的知識背景、學科優勢、專業素養等提供與專業教育緊密相連的創新創業教學,將本專業部分知識與創業的理論實踐結合,摒棄創業教材通行化的做法,利用與專業相關的課程或者講座的形式,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創業的基本內涵、實際情況與操作流程。特別是一些具有經濟學背景的學院以及專業技術市場化可能性較大的學科,可以將其作為具有長遠意義的教學創新實驗來開展。針對目前國內大學生創業教材不夠系統化的問題,高校應加強理論研究與師資隊伍建設,做好創新創業教育的“頂層設計”。此外,也需要聘請校外具有實際經驗的創業者、社會講師參與教學過程,避免因為實際經驗不夠豐富使創業教育淪為“紙上談兵”,從源頭以及形式上提升創新創業學科的教學水平。
12整合宣傳資源,及時告知創新創業信息
有關創新創業的信息無非以下幾種:一是有關創新創業的最新政策;二是有關創新創業的競賽通知;三是有關創新創業的優秀案例。高校可以建立以教務處為發布中心、科學技術協會等學生社團為主要執行與散播渠道、輔導員告知鼓動與反饋的中心環節、學生知曉與參與的實際效果的整合宣傳模式,教務處對創新創業的有關政策做出權威發布,各學生社團用通俗、形象化的語言進行解讀,輔導員承擔最基層的信息告知責任,在管理、教育學生的同時及時將創業政策普及,并積極參與協助創業活動的組織。創新創業的競賽中,各社團可以利用新媒體平臺宣傳,輔導員利用班會宣講,讓創新創業大賽的傳播面更廣。在優秀的創新創業案例方面,可以作為學校的重點品牌打造,結合整體的宣傳需要,對成功的團隊、個人采取專訪、講座的形式予以推廣,培養良好的創業氛圍。
13整合競賽資源,為大學生創新創業保駕護航
一系列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的開展,為大學生創新創業保駕護航。“挑戰杯‘互聯網+電子商務‘創新、創意與創業”挑戰賽的開展活躍了學術氛圍,帶動了學生的創業熱情。在競賽資源的整合上,可以從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入手。高校可以在內部通過行政管理手段對校級、市級、省級、國家級的創業比賽項目進行垂直管理,分層組織選拔,分類進行推廣;盡量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參與其中,用多樣化、多標準的創業大賽調動全體同學的積極性。特別是不同專業、不同院系之間可以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一些擁有過硬專業技術的院系可以與具備商業計劃書寫作能力的院系展開合作,將技術更好地進行包裝。促進人才之間的流通與交流,在水平方向上對競賽資源整合。
2資金技術扶持,做好大學生創業的服務者
大學生創業的“攔路虎”一是資金的保障,二是理論基礎的薄弱。大學生幾乎沒有收入來源,創業資金一般都是向父母索取或者銀行貸款以及政府支持,很多需要高投入的項目面臨相當大的困境。學校可以給予學生在資金方面的支持,以創新創業獎學金、創業啟動資金的貸款、學校投資項目的形式為大學生創業提供資金支持。
部分高校將創業項目分類,重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實行雙導師制的相關制度,聘請校內創業教學方面的導師和校外成功的企業家導師,雙導師制使學生在理論層面與實踐層面都有較為明確的指導,既有理論支撐又兼具實踐經驗的積累,對提高創業教育的效果、促進創業成功率的提升具有明顯推動作用。復旦大學十分重視學術成果的產業化,組織各領域的頂尖學者親自帶領創業團隊,對他們進行技術上的指導與幫助。吉林大學開設了創業論壇,主要將創業知識和創業技能傳授給學生。針對創業活動的實踐性和復雜性,以論壇的形式邀請社會上有經驗的創客、著名企業家、風投資本方以及政府官員到學校開設講座,與學生交流經驗、開展對話給學生傳授創業經驗和技能,這種引入社會資源參與其中的創業論壇讓同學們受益匪淺。
此外,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也是重要的服務項目。孵化基地有兩種形式:一類是具有實體的創業園,為大學生創業提供辦公地點、設計廠房等;另一類是以高校科研院所為主體的成果產業化平臺,通過依托高校的科研背景,以技術研究院的形式促進成果轉化,例如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復旦大學微電子研究院、哈爾濱工業大學科學與工業技術研究院等。
3物質精神保障并舉,做好創新創業的筑夢者
創業是一項高風險的行為,特別是在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背景下,大學生創業遇到了不少難題。對于高校而言,面對新的形勢應該從物質與精神方面做好大學生創業的保障工作,為他們的創業插上騰飛的翅膀。
在物質保障方面應積極與當地政府展開合作,利用政府的影響力統籌地方的管理機制,以地方政府為主體將企業、社會團體、社會公眾凝結成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保障的參與者,在融資支持、創業服務社會保障、創業服務體系建設、多元素創業平臺打造的過程中提供相應的物質保障。
創業的失敗不可避免,而由于前期的創業投入過多可能會誘發一定的心理問題。高校應該依托心理咨詢機構對創業失敗的大學生進行心理調節,讓他們樂觀開朗地面對接下來的人生,不要因為一次失敗就氣餒,保障他們在精神層面的健康。
4結論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新的時期大學生創業呈現新的問題。如何以創業教育為主要手段,組織創業競賽為重要抓手,以資金、技術、場地的提供為重要的服務方式,以物質、精神的保障消除創業者的后顧之憂,在大學生創業的整體發展過程中如何做好引導者、服務者、保障者的角色是當下許多高校需要面對的問題。用切實的行動與先進的制度化解難題,必能充分調動大學生的創業熱情,提升他們的創業成功率。
參考文獻:
[1]黃美蓉,丁三青,王希鵬大學生創業中地方政府角色定位缺失與對策[J].企業經濟,2012(5):130-133
[2]蔣開東,朱劍瓊大學生創業導向的高校協同機制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15(1):54-58
[3]陳木坤高校輔導員在大學生創業教育中的角色定位及其實現路徑[J].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5(4):90-92.
[4]劉軍我國大學生創業政策:演進邏輯及其趨向[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3):46-5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