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向陽
【摘要】新課標對高中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往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已經(jīng)無法滿足當前教學發(fā)展的需要,這就需要教師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情境教學就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在應用時,教師需要采用有效的策略進行高效設計,讓其可以真正發(fā)揮出作用。本文分析了高中語文課堂情境教學的高效設計。
【關鍵詞】高中語文課堂;情境教學;高效設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情境教學是一種很受歡迎的教學方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進行應用,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出相應的情境,讓學生更好地投入到情境中,進而激發(fā)他們的內在情感,讓學生的學習能力及語文知識實現(xiàn)融合,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為了更好地發(fā)揮其效果,教師就需要進行高效的設計。
一、高中語文課堂情境教學的現(xiàn)狀
(一)不夠生動
雖然很多教師在教學中都使用了該教學方法,但是能夠做到正確運用的教師卻較少,沒有充分發(fā)揮出該教學方法的作用,應用得較為古板,效果欠佳。
(二)學生知識總結能力較差
該教學方法可以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在開始時都會覺得很新鮮,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也會提高,但是在教學中所教授的知識,學生并沒有真正記住。很多學生對于課堂教學內容都是聽過就算了,缺乏良好的記錄,對于知識的總結能力較差,影響了學習效果。
(三)教學沒有抓住重點
教師雖然都應用該教學方法,但很多教師還沒有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使得教學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浪費課堂教學時間,學習效果不理想。
(四)學生想象空間不足
當前語文教學中依舊是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學生則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通過死記硬背的方法記憶知識,學生對知識的吸收能力不足,對知識的理解不夠深入,這限制了學生想象能力的發(fā)展,也就無法靈活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二、高中語文課堂情境教學的高效設計策略
(一)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情境教學不僅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到樂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不同能力。因此,為了更好地鼓勵學生,對他們的思維能力、分析及解決問題能力進行培養(yǎng),教師可以使用該教學方法在教學中設置一些懸念,讓學生自己思考,更好地理解知識,讓學生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學生以前的學習已經(jīng)形成經(jīng)歷,教師提出問題時,學生會先在腦海中搜索有關內容,教師需要做的就是讓學生打破這種思維方式,跳出之前的思維模式,多方面思考問題,逐漸找出正確結果。比如在學習《荷塘月色》時,在理解課文“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這句話的含義時,教師不能只是讓學生將其概括成單調的深層含義……雖然在這之前應用了情境教學法,但是教學進度太快和過于直白,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其他方面的能力也沒有得到有效培養(yǎng)。這就需要教師在使用該教學方法時要注意引導學生自己思考,通過給學生設置問題來引導學生自主思考,比如“這句話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美景”“葉子為什么要用‘田田來修飾”等,讓學生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在腦海中構想這幅景象,激發(fā)學生的內心情感,去感受作者的心情,并且知道疊詞在這里的作用是強化。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可以更加深入了解教學內容的含義,感受到作者筆下荷花的美麗。
(二)利用背景音樂,渲染情境氣氛
音樂也是創(chuàng)設情境的一個有效方法,通過音樂可以讓學生直接感受美感,更快進入情境中,讓學生更好地感受藝術音韻,發(fā)揮想象力,感受文章中內容情感。另外,音樂中蘊含的節(jié)奏和旋律,可以更好地渲染氛圍,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該結合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音樂作為朗讀和閱讀的背景,這樣可以有效營造教學氛圍,使學生的情感得到激發(fā),進入文章情感的感知境界里,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內容,把握其中的情感。比如在學習《琵琶行》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自己先閱讀,去感受詩歌的敘事情節(jié),大概把握琵琶女和詩人的經(jīng)歷,去體會詩人天涯貶謫的經(jīng)歷及心境,琵琶女在年齡大了青春不再時嫁給商人,獨自守候空船的遭遇以及心情。在這之后,再讓學生朗讀,教師要播放古琵琶曲《西江月》作為學生朗讀的背景,學生在音樂的伴隨下,朗讀時也會融入情感,可以一邊朗讀一邊想象詩歌中描繪的場景,進而更好地把握詩人要表達的情感,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有效感受其中的情感。
(三)融入多種形式,以學生為主體
教師在創(chuàng)設情境時,還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來實現(xiàn),音樂、視頻資料、圖片等來導入情境都較為有效,還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這也是常用的一種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法。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讓學生扮演文章中的角色,用這樣的方式導入情境,學生會迅速進入情境中,營造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學生在扮演角色過程中可以更好地掌握人物的性格特點,進而深入理解文章內容。比如在《鴻門宴》教學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分別扮演文中的角色,如項羽、張良、劉邦等,學生在熟讀課文后會有自己喜歡的角色,進而毛遂自薦,扮演自己喜歡的角色,學生就可以很活躍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將教室當做鴻門宴的場所,將課桌當做酒桌,用小木棍當做劍,讓學生根據(jù)課文內容表演,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正確引導學生,讓學生知道表演的重點地方,比如項莊舞劍時處處針對劉邦的細節(jié)、樊噲的動作和神態(tài)等,扮演劉邦的學生要表現(xiàn)出膽小的樣子,項羽則要表現(xiàn)出自大的樣子,扮演范增的學生則要表現(xiàn)出著急氣憤等。在學生表演過程中,教師要在旁指導,并且給其他學生解說,學生對于這樣的教學方法更容易接受,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學生通過形象生動的表演也可以掌握不同人物的性格特點,并且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體現(xiàn),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讓學生更好發(fā)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采取有效的方法,充分發(fā)揮出情境教學方法的優(yōu)勢,提高教學效果。
(編輯:龍賢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