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崗


【摘要】《數控車削加工技術與技能加工技術與技能》是一門專業課,其教學的方法各有不同,筆者通過幾年的教學實踐,提出了操作先行、理論隱含,教前摸底、有的放矢,分組學習、相互促進,削枝強干、突出重點,模擬仿真、加工零件等五方面理實一體化教學思路,通過正確處理教學內容可來有效地提高教學的效益,通過適時地分階段、分層、分組教學來有效地提高教學的效益,通過硬件教學軟件化來有效地提高教學的效益。
【關鍵詞】數控車削加工技術與技能 知識體系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0-0112-02
《數控車削加工技術與技能》作為一門已經被廣泛應用且正在不斷更新發展的技能工種,日益受到重視,筆者在幾年的教學實踐中,每年嘗試在原來的基礎上用不同的方法對中職數控技術應用專業的兩個或兩個以上平行班進行數控車教學,記錄其中的差異,并通過測驗、交談、觀察、國家職業技能鑒定考試情況等歸納教學成果,得出結論。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縮短理論知識向實踐發展的過程,真正的讓學生懂得如何學以致用,將理論與實踐更好地結合。
一、操作先行,理論隱含
數控車削加工不需要太多的知識支撐,好比小學生會用手機,數控車床也只不過是一種工具、一種機加工的設備。對于一個健全人,操作數控車床其實和用手機差不多。所以,對于數控車床而言,操作先行是完全可行的一種教學方法。
對于所有同學而言,數控車床操作的學習是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的學習,所以,競爭的起點是基本公平的,所有人都有可能也有機會成為佼佼者,這給了大家希望。自己控制數控車床,加工出一個“子彈”,這是一種興奮,這有一種快感。從有希望到有快感的過程大概只需要8課時。
按按按鈕,搖搖手輪,對好刀,輸入程序,校驗好,加工。就這么簡單。8課時,夠了。操作先行避免了一開始就學習編程的枯燥和艱澀,有效地給了學生對自我的肯定和滿足。告訴學生,你能行,你現在已經加工出了一個“子彈”,不是嗎?
當然,8課時不包含數控程序的編寫。程序是老師編好的程序。學生通過輸入程序,開門見山地也很直觀地對數控程序有了認識——“字母+數字”。同時,也對本課程的學習目標有了清晰的感受——操作機床,加工出合格的零件。
二、教前摸底、有的放矢
學習編程之前,應該對學生進行測試,以了解情況,便于后續分組教學。
數控編程所需的知識支撐比較多,每個學生的基礎不同、特長不同,對學生作一個全面的測試,有利于老師對學生的了解,有利于后續的分組教學。通常,學生如果在測試的科目遇到困難,也會反映到以后的數控編程的學習過程中,根據測試的情況,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分組及輔導可有效地提高學習的效率。
三、分組學習、相互促進
數控操作的學習最好分組進行,每組3~5人為宜。
分組學習有利于促進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有利于學生優勢互補,共同進步;有利于學生相互指正、減少操作過程中的故障率。
分組的人數以3~5人為宜。人數過多,效率偏低,因為人均操作的機會偏少;剛開始學習時,如果人數偏少,也容易造成學生縮手縮腳,而且故障率也相應偏高。
對學生分組的時候要考慮因素比較多,最主要要考慮的是每組同學盡量組合成互補的,比如:把操作好編程差的同學和操作差編程好的同學組合,把數學好識圖差的同學和識圖好數學差的同學組合。
學生分組后也容易造成學生兩極分化現象。有可能造成交給一個組的任務,結果一個同學完成了,其他同學并沒有參與,所以,任務分配的時候也可以考慮適當細化。比如:三個人一組,一人編程,一人磨刀,一人操作,輪換進行。有時也要結合情況,對學生一個個進行考核。
四、削枝強干、突出重點
對于中職數控技術應用專業的教學,我們的目標應該很清楚的定位為:學生能根據圖紙要求,獨立編程、操作,在允許的時間內,最終加工出合格的零件。數控車削加工技術與技能課程主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數控車編程和數控車床操作。至于數控車床的結構、組成等等其他的知識,可作為自學或輔助的內容。
而在數控車的教學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和圖1中的這些課程發生聯系,也會碰到有些學生沒有掌握好這些基礎知識而出現學習瓶頸,而且情況各有各的不同,有同學被數學難住了,有同學看不懂圖紙,有同學不懂工藝等等。如果把這些內容全部放在數控課堂上學習,其效果和效率都是低下的,因為只是有部分同學沒有掌握相關的部分知識點。所以,在數控車的教學過程中也就不應該把已經學習過的內容作為教學的重點。
數控車削編程的教學重點應放在圖形(或圖紙)的數字化處理,程序的編寫及數控車床的操作這三方面。其余的知識均可采用淡化的方法處理。如圖2所示,是一個小保齡球瓶的圖紙,進行編程肯定需要從O到F各點的坐標,學生自己計算或用CAD都可以得到各點的坐標。我的處理方法是直接告訴學生這些點的坐標,如表1所示。因為,教學的重點是編程的方法,至于坐標的計算,在這里就淡化了。把和數控相關聯的知識,直接、明白地提供給學生,有效地保證編程教學的效率。
例:請把小保齡球瓶的加工程序編寫完整。
毛坯直徑10mm,1號刀為30°外圓刀,4號刀為切斷刀。
程序的編寫應該和企業的技術文件充分的統一,有利于校企接軌,有利于養成嚴謹的學習態度,也便于編程的學習。具體的技術文件包括圖紙、數控加工工序卡片、數控加工刀具卡片、數控加工進給路線圖、數控加工程序單等。這些技術文件都以表格的形式存在,有規律、有條理、也比較系統,而且比較清晰、要點突出,非常貼合機械加工及數控編程的特點——邏輯嚴密、條理清晰。把技術文件(表格)的格式,運用到數控車削加工技術與技能教學過程中可有效提高數控教學的效益。如表2所示,學生填寫準確即可加工成圖2零件。
五、模擬仿真、加工零件
目前,已經有相當多的數控車床可以直接通過數據線和電腦連接,學生可以通過操作電腦進行編程、模擬并校驗程序,而后通過電腦控制機床進行加工。常用的數控車仿真軟件有南京宇航、南京斯沃、上海宇龍等,這些軟件可以完全模擬從程序輸入到零件加工完成的整個過程。
有條件的學校,可把計算機模擬編程學習安排在學生上機床編程前。這樣可以非常安全地讓學生學習編程,把有些可能出現的危險先通過模擬去表現并排除。在電腦上模擬加工零件,其速度是可以調節的,可有效地節約時間。在電腦上模擬并不需要真實的磨刀、裝夾等,所以,輔助的時間很短。對編程學習而言,節約了時間實際上就是提高了效率。
當然,模擬仿真對編程學習很有幫助,但是磨刀、對刀等還是應該通過實際操作提高水平。
在新課改的理念下,學生參與數控車削操作過程中產生內心的體驗和創造,使學生更優質的成長,通過把學習的主動權放給學生,我發現,對于很多知識點,學生完全可以通過自學掌握,以前,教師一遍遍地講,浪費了很多學生的寶貴時間。通過操作先行、理論隱含,教前摸底、有的放矢,分組學習、相互促進,削枝強干、突出重點,模擬仿真、加工零件等五個方面,真正使學生的主動參與得到充分發揮,力促學生可持續發展,進而實現教學之初衷。
參考文獻:
[1]李林英,李翠白.思維導圖與學習:學習科學與技術新探[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9.
[2]李愛英.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創新意識[J].北華航天工業學院學報,2011(04).
[3]何旭明. 學習興趣的喚起[M].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1年.
[4]唐英. 學習興趣的結構研究綜述[J].內蒙古:理論研究,2012年02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