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慧
【摘要】低年級課外閱讀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意義,但是現階段的低年級課外閱讀還存在很多問題。低年級閱讀應尊重孩子的審美趣味和理解能力,從繪圖畫本、童話故事等書籍入手,同時應該適當加入傳統經典誦讀。
【關鍵詞】課外閱讀;低年級;意義;實踐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閱讀,是人們認識世界,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學會閱讀,將極大拓展人們的世界觀,提高閱讀者的自身素質。而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一定要從兒童時代抓起,這樣一來,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除了擔負基本的語文知識教學之外,還應該盡可能幫助小學生建立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如果小學生能夠在小學階段愛上閱讀,將會對他們的一生產生不可估量的積極影響。
一、低年級課外閱讀的實際意義
在低年級開展課外閱讀培訓,到底有哪些實際意義呢?筆者大致總結了四點:
第一,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課外閱讀能夠幫助他們快速識字,并且迅速而準確地掌握具體漢字、詞語的語境義,這對于低年級正處于識字關鍵階段的孩子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第二,課外閱讀能夠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知識和寫作素材,同時豐富學生的閱歷,為以后學生的寫作訓練打下基礎。第三,課外閱讀對學生最大的影響還在于看不到的軟實力上,通過豐富而正確的課外閱讀,學生能夠逐漸形成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啟迪智慧,陶冶情操,在知識的海洋中提升自己的個人素質,從小培養出良好的人文素養。第四,好的閱讀習慣也是學生終身發展的必要途徑,在低年級規范學生的課外閱讀行為,其意義不僅在于學生看了幾本書,學到多少知識,更在于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讓學生學會在書籍中尋找智慧,解決問題,這一習慣將有利于學生的終身學習和長遠發展,這是最為關鍵的。
二、低年級課外閱讀的現實情況
雖然新課程改革讓教育工作者看到了培養低年級小學生課外閱讀的重要性,但是在新的教育環境下,低年級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仍然存在許多問題。首先,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與普及,大量的電子設備占據了小學生的課余時間,手機、電腦、電視由于其便捷性、活潑性和娛樂性,很容易受到少年兒童的關注,從而代替書籍成為兒童認識世界的渠道。其次,現代小學生的課余壓力太重,除了課后作業之外,小學生還有很多任務,雖然在新課標指引下,小學課堂一再減負,但是卻擋不住某種望子成龍的社會風氣,許多家長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給孩子報了各種各樣的輔導班,導致小學生課業之外的任務依然繁重,很少有閑暇時間進行自由閱讀。再次,雖然現在學校的教師大多認可對低年級學生的閱讀培養,但是學生家長卻在孩子的閱讀行為上重視不夠,一方面,很多家長自己就沒有形成閱讀習慣,難以起到以身作則的示范作用;另一方面,很多家長看不到閱讀的長遠意義,認為課外閱讀就是“看閑書”,浪費學習時間,導致許多學生從小就對閱讀不感興趣。由此可見,低年級的課外閱讀情況不容樂觀,開展低年級閱讀培訓,我們還需要克服很多困難。
三、低年級課外閱讀的內容
那么,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課外閱讀應該從什么樣的書籍開始呢?首先,低年級學生的識字量有限,不宜閱讀長篇大論的文字。為了適應少年兒童的心理,我們推薦低年級兒童先從閱讀繪本開始。繪本既有著顏色鮮艷、情節生動的圖畫,又配以精煉的生動的文字,非常適合低年級學生作為閱讀的入門書籍。其次,童話故事、歷史故事、寓言故事等也是比較好的選擇。這些經典的小故事短小而生動,符合小學生喜歡聽故事的心理,而這些故事中也大多蘊含著深入淺出的生活道理,正是寓教于樂的好方式。最后,對于低年級學生,也應該讓他們適當接觸一些中國古典詩文,古詩文鮮明的韻律本身就具有強大的可讀性。更重要的是,從小讓孩子接觸古典詩文,能夠在他們的心靈中培養一棵傳統文化的種子,有助于學生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更能在不知不覺中培養出深厚的文化底蘊。這里簡單列舉幾本適合低年級學生閱讀的書目:童話部分《小布頭奇遇記》《大個子老鼠小個子貓》《安徒生童話》等;故事類的有《最著名的中國民間故事》《史記(注音本)》等;傳統經典類的有《弟子規》《論語》《唐詩三百首》等。
通過以上論述,我們可以看到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是必要而且重要的。對于自控力還比較弱、判斷標準還沒有形成的小學生來說,一方面,教師應該以興趣培養為主,展示知識本身的魅力,提高學生閱讀的主動性;另一方面,教師也應該對學生的閱讀行為給予必要的引導和規范,從而避免學生多走彎路,以一種高效且溫和的狀態開展低年級課外閱讀培訓,讓低年級學生能夠真正地愛上閱讀,習慣閱讀,為孩子們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艷.課外閱讀,孩子飛翔的翅膀——淺談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外閱讀的重要性[J].新課程(教師版),2013(3).
[2]周素英.實現閱讀的“華麗轉身”——對低年級課外閱讀教學的探索與思考[J].語文教學通訊·d刊,2013(12).
(編輯:張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