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黎黎 梅健
摘 要: 在高職類院校中,凸顯實踐優勢一直是與本科院校相區分的一個重要標志,但在當前,高職漢語言文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上存在著不少問題,學校提供的實踐場地和時間,很難確保每位學生的實踐能力提升。因此,本文基于此,在實踐教學體系建設上提供一些個人的見解和思考。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實踐教學;體系建設
中圖分類號:H1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23-0247-01
提升學生理論與實踐的應用能力,一直是當前高職類學校實踐改革的重要內容,因為這是學生應對21世紀各種復雜情況的應有能力。在漢語言文學專業上,它是一個就業面相當廣闊的職業,各行各業有其專業培養的人員,有公務員性質、文秘類性質、教育類性質等工作。當前是信息化時代,漢語言文學專業如何能在保持其中文系的特色下,加快吸收信息技術等知識,提升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在當前的大學生畢業問題的上逐步凸顯出來。由此,如何構建合理的實踐教學體系,培養中文系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競爭力,這是迫切需要思考的問題。
一、漢語言專業實踐教學體系類型的建構
(一)課程實踐
課程實踐主要體現在平時課程的教學中,在當前的教學中,我們的學生理論知識有,但是實踐能力較弱。有的體現在學生的講授能力,有的是口語表達能力,有的是文本的寫作能力,還有的是一種市場應變力。作為高職漢語言專業的學生,教師應首先從學生的實際切確能力出發,通過教師的實踐觀察或學生的“民意”反映,集“集體智慧效應”進行課程實踐的改革。如設定以“市場”為導向的實踐改革目標,那學生就要針對漢語言專業制定學生基礎能力訓練項目,如公文寫作能力、演講表達能力、閱讀能力、專業職業技能等。
(二)集中實踐
主要通過一段時間的集中實習,讓學生切身的在實際生活中感受自身的不足,以此可以進行自我針對性的改變、提升。集中實習是高校都有的學生實踐能力提升策略,但是如何讓漢語言專業的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可以有兩條途徑:一是學校的實習或者見習,之后可以讓學生針對見習的實際經歷,進行自身的實踐匯報,尤其是要抓住學生在寫畢業論文時期的實習,這是學生即將進入社會的前奏;二是教師可以通過平時的課程作業,讓學生扎根實踐,既可以是進入教育系統、黨政機關、新聞傳媒、文化出版、廠礦企業等進行實踐調查,也可以是規定好名著的數量,通過寫一些感想,提升學生的文本寫作能力,提升漢語言學生專業的文學素養。
二、提升實踐能力,構建構建實踐教學新體系
(一)建立長效的素質培養
在當前的高職漢語言文學專業培養上,以學生的畢業論文作為學生素質衡量的指標之一,學生的素質是相當存在問題的。一是學生的論文創新度不夠,這是與當前培養創新型人才的目的相違背的,因為學生的抄襲率高、觀點空洞,缺乏嚴密的邏輯論證。一個創新型人才應該是一個有著嚴密的思維邏輯和敏銳的觀察力,以此才能成為時代的寵兒,漢語言文學專業培養的學生才能得到用人單位的肯定。所以教師可以在平時的教學中就開始培養學生一種嚴密的邏輯思維,平時在學生的回答問題上,可以引導學生“先說什么——后說什么”,讓學生多反思自己的言行;其次,還可以增設《邏輯思維》課程和《教育哲學》這樣的課程,因為漢語言文學的文學作品大多是一種基于感性思維模式下進行的創作,感性的思維可以教人發散思考,但是卻很難讓學生建立嚴密的邏輯思維,而邏輯學和哲學能讓學生學會理性。理性是當前社會所需的,因為理性從學生個人角度講,可以讓學生學會判斷自身放入現狀,客觀的分析自我,避免好高騖遠。從用人單位來講,理性可以讓學生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做事有條有理。
(二)營造學習自主的學習氛圍
學習自主重在想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在當前的快餐文化下,如何讓高職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積極主動的做一個“朗讀者”,這是需要學校專業充分調動自身的積極主動性,上至領導,下至教師都要積極主動的做一個“朗讀者”。當然這樣的“朗讀者”既可以是以無聲的靜讀,也可是大聲的朗讀,還可以是借助表演形式的旁白。文學是一個寓情容景的圣地。因此,學習可以結合本學科的具體特點,力圖在繼承和發展的基礎上,圍繞開發學生創新性思維的實踐訓練,創造出一套富有專業特色的教改研究體系,推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進程。如在靜讀上,可以定期開展“咖啡靜讀”活動,讓學生徜徉在漢語言的文學世界中;在大聲讀上,可以開展一些“朗讀者”活動,又或者競賽性的活動,以此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增強學生的文學素養;最后在借助表演形式的旁白上,“以演促學”,通過表演話劇《西廂記》等文學作品,讓學生在輕松活潑的氛圍中既很好地體悟了專業知識,又鍛煉了寫作、語言表達、心理等綜合素質。
三、結語
高職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他需要不斷的實踐,不斷的改革,才能逐步的走向完善。但是在當前,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既是社會的必然需求,也是教育自身發展的應然狀態。
參考文獻:
[1]唐賢清.綜合性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創新人才培養的目標和方法[J].河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