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彤芝
摘 要:小學數學的教學改革一直持續進行中,根據新課標中提出的,推動小學數學教學的創新意識,推動小學數學教學的發展,實現素質教育目的。以多種途徑增強教學效果,本文以小學數學中情境教學、繪本教學、多媒體優化教學為例,分析小學數學的創新教學形式。
關鍵詞:素質教育;創新改革;情境教學;繪本教學;多媒體
一、傳統教學的現狀分析
小學生正處于心理發展的關鍵時期,由于小學生正處于感性認知的時期,難以對記憶形成系統化的分析、處理,或者說尚未形成系統的意義識記的認知結構,所采用的記憶方法大多是機械記憶;可是,小學生又普遍存在著大腦活躍,思維跳躍性強,愿意表達和分享自身的思維過程和結果,但是對于抽象概念的理解需要借助于直觀材料,并能夠逐步從具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由此我們可以發現小學生是無意注意向有意注意的過渡階段,但是其好動,持久性較差,導致小學生大多處于不穩定時期。而想象力豐富產生了較為豐富的生活語言,但是小學生的思維隨意性和片面性,又會使其表達存在片面或不準確性。可以在傳統的小學數學的教育工作中,我們發現,小學數學的教學形式往往拘泥于形式,缺乏趣味性和延展性,特別是小學數學的內容,對于小學生來說,往往是復雜的,是困難的。雖然現在的小學數學課堂積極的引入許多的教學輔助手段,但是教學模式仍然是復習——引入——概念學習(理論學習)——例題分析——同類型問題解答——總結、評價的固有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學生難以形成學習熱情,也不利于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與發展。
二、情境教學法的應用
情境教學最能夠直接的讓學生認識到教學內容的內涵,以更容易理解的方式讓學生以更直接,簡單的方式將枯燥的文字理解的更透徹,以問題情境創設為例,在這個過程中為學生提供生動形象的教學情景,將多樣化的教學資源進行優化整合,實現形聲色三位一體,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從而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例如在“認識鐘表”的教學中,從一開始的課程導入環節,就融入多媒體技術手段,通過向學生展示小明起床的場景,并伴隨著鬧鐘的響聲,讓學生們回答,小明是在什么時候,干了什么事情呢?同學們又是怎么知道的呢。讓學生從問題情境中發現鐘表的使用是多么的頻繁和有效,并且愿意參與到其中,認識鐘表、使用鐘表。
《認識圓》的教學中,通過圖片展示,讓學生更好的了解,對圓有一個更清晰的認識。學習時通過向學生介紹土樓旅游,利用課件向學生展現一些典型的土樓的圖片,并配上優美的音樂,讓學生感受人類的智慧,并根據土樓的形狀引出“圓”的學習,既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更能夠擴大知識面,增加學生的體驗。
多種方式都可以以情境教學法來實現教學目標,教師通過創設問題情景,使之成為課堂教學的潤滑油、催化劑。不能簡單的為了創設而創設,而是要切合實際,把握好教學內容與情境創設之間的關系,通過創設有效的問題情景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繪本教學法的應用
除了情境教學法之外,繪本教學法越來越多的被發現,被應用,其中由于數學繪本中存在許多的活動題材,可以通過做實驗、表演、手工和美術等多種途徑來進行,例如在進行1-10的數字概念時,可以利用《十個人快樂大搬家》進行教學,通過紙上游戲來行進教學,繪本中描繪著這樣的情景,十個小朋友,在一左一右的新舊兩棟美麗的房子旁,彩色的樓房,黑白的裝飾,房子里擺設十分考究,每翻兩頁就有人會從左面的舊房子搬到右面的新房里去。通過這樣的設計讓學生慢慢的感受到學習的興趣,并且愿意在這個過程中去發現未來的故事變化是什么樣子的。讓數字概念更加準確,并且慢慢感受1與9,2與8……等10的分解與組成,促進學生概念的建立和理解。
四、多媒體教學法的應用
多媒體已經成為當前教育教學過程中最為常見也最為有效的一種方式,在教學過程中,從學生之間客觀存在的個體差異性出發,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既能夠讓優異的學生吃得飽,又能夠讓學習存在一定困難的人消化得掉,通過擴大知識儲備實現人機交互,將學生劃分為三個層次,將分層教學與多媒體教學進行優化整合,既能夠對學生做出迅速的反應和評價,又能夠響應素質教育的要求,真正的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滿足不同層次或程度的學生的學習需求,大大的提升了課堂的容量,在開拓學生思維和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實踐能力,最終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人民幣的認識時,對于學生而言人民幣除了買賣似乎并沒有什么用處,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積極的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的形成,讓學生去發現人民幣上的“秘密”從而既能夠有效的增強課堂的趣味性,也能夠提高學生對本堂課的理解和認知。又如《奇妙的種子》里大家通過對于種子終止后的變化和生長,讓學生感受到這種植物的變化,和數字倍增的驚奇感。利用課件將位置、圖形、顏色的變化,讓學生進行觀察和思考,找到哪些種子是拿來吃的,哪些又會埋入地下。不僅能能夠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分析能力,還能夠提高學生的日常生活能力。
五、總結
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進行,多媒體教學、分層教學、情境教學、繪本教學等多種途徑已經成為小學數學創新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了,其中以上幾種方式的廣泛應用,既是科技發展的結果,也是教師主動學習,積極探索的結果。目前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一個更貼合的情景,也能使學生更為直觀的感受到這個情景下所蘊含的數學概念,符合小學生的人之需求。總而言之小學數學教學中創新模式的應用既是時代發展的對教師提出的一個新的要求,同時也是學生學習的需求,把握好多種教學手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激發學生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實現教學目標,完成素質教育為教師提出的要求和挑戰。
參考文獻:
[1]徐斌艷.數學教育展望與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應用[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8).
[2]馬云鵬.小學數學教學論[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9).
[3]羅增儒,李文銘.情境教學法與小學數學發展的整合必要性探索[M].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7).
[4]劉仍軒.小學課堂教學互動生成的研究[M].山東教育出版社,2016(10).
[5]張希希.論有效的課堂交往[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