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2017年,自媒體行業仍然處于快速發展的狀態,內容生產的重要性日益突顯,在各大媒體平臺激烈的競爭中,今日頭條異軍崛起。通過對自媒體行業的發展現狀及今日頭條的內容創業分析,能更好把握原創內容生產者如何獲取更多的流量從而變現,即除了不僅要在內容創作上下工夫,還要有對整個行業風向有基本的認知。
關鍵詞 自媒體;今日頭條;原創內容生產者;流量變現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7)15-0049-02
今日頭條,是一個日活躍用戶數超過6 600萬、擁有累計超過6億激活用戶的超級流量平臺。現今,今日頭條的流量已經相當于除騰訊客戶端外,其余新聞客戶端產品的總和。截至2016年11月底,已有超過39萬個個人、組織開設頭條號,這個數據還在不斷上漲,越來越多的自媒體人加入這個平臺中進行內容生產,并從中獲得收入。
自媒體行業仍處于快速成長階段,各大傳統媒體、門戶網站、紛紛投入其中,開發自己的媒體平臺,這養活了一大批內容創業者,然而,并不是每個投身其中的人都能獲得相應的報酬,快速發展的同時也產生了許多問題,自媒體時代,錢好掙,也不那么好掙。如何讓生產的內容獲取更多的流量關注,從而實現變現,是每個內容生產者要思考的
問題。
1 自媒體
1.1 自媒體行業現狀
自媒體的快速成長離不開中國移動互聯網整理的快速發展。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于1月22日發布的第3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7、31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53.2%,同比增長6.2%,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6.95億,增長率連續3年超過10%,龐大的移動網民規模是自媒體興起的基礎[1]。從博客興起到新浪微博上線,從微信公眾號到頭條號的興起,自媒體形態日益多樣化,內容也不斷豐富,涉及各個方面。
業界普遍認為,2015年是自媒體投資的元年。在這1年中,有上百個自媒體賬號宣布獲得融資,融資金額從數百萬到上億不等。其中,融資金額在千萬元以上的有20個,估值億元以上的項目有10個之多[2]。可以看出,自媒體已經成為傳媒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1.2 今日頭條的崛起
在眾多的自媒體平臺中,新聞咨詢平臺發展勢頭迅猛,以人民日報為主的傳統媒體轉向新聞App,以騰訊、搜狐為主的門戶網站拓寬新聞業務、以今日頭條為主代表民間資本研發的聚合類新聞App。在眾多新聞咨詢平臺中,發展速度最為矚目的當屬今日頭條。
今日頭條是張一鳴在2012年創立的,成立至今,在人均使用時長上,已僅次于微信和游戲“開心消消樂”,位列第三,超越了微博,被稱為下一個BAT。其目前主要的盈利模式主要為廣告,主要來自于開屏廣告和信息流廣告等,年收入在2016年就已突破60億元。2014年底,推出“頭條號”媒體平臺,聚合上游內容資源;2015年9月,推出“千人萬元計劃”和“新媒體孵化計劃”,并完善了廣告運營體系,鼓勵和扶持內容創業。因此也是中文互聯網第二大內容創作平臺,許多報道宣揚,在頭條上內容創作,輕輕松松月入過萬,然而,并沒有那么簡單。
2 原創內容生產者與流量變現
作為內容生產者,要獲得更多的關注、流量,沒有兩把刷子是不行的,這除了主要現在創作產品的質量上,還在于作者個人對行業的認知把控上。根據受眾對內容生產的需求及喜好,筆者提出了如下觀點。
2.1 跟著用戶需求走,不要本末倒置
根據用戶的需求,一是生產出他們真正需要的內容,這才能跟用戶連接起來,而不是一味的主觀生產去賺取流量。二是去經營大的目標用戶多、需求多的市場。內容好不好除了內容本身的價值,還在于它是否能被人們反復使用,二者缺一不可。如你寫了篇文章,科普一些中華生僻字,它本身有價值嗎?有,可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用上這些字的機會并不多,所以并不能夠吸引很多的關注。但如果這篇文章是“那些年,你容易讀錯的那些字”,介紹一些常用的,容易讀錯的字,必然會獲得更多的關注。因為真正有價值的是能夠被人們反復使用的,并最終成為積淀的內容。
有了價值,自然而然就有了效益。知識是有價格的,但是這個價格是多少,就看你對用戶需求的把握了。每一個內容生產者要讓自己的內容被讀者認可并傳播,都要做好這一點。
2.2 堅持原創,走出同質化
現今知識工作者越來越多,如何讓粉絲記住你,復制搬運是不長遠的,因為能滿足其需求的不止你一個,這樣的內容大同小異,粉絲新鮮度也會下降。即使現在你創作的內容由可能被抄襲,但是,紙是包不住火的,目前行業內對原創內容愈加重視,原創內容正在成為各大自媒體平臺競相爭奪的對象,好東西是不會被掩蓋的,而復制抄襲遲早會被平臺和粉絲集體拋棄,只是時間問題。在內容為王的時代背景下,要打破同質化的困境,原創是唯一的出路。雖然艱辛,但能使你走得更長遠。內容為王依然是行業內的黃金法則,有價值的內容,總是各大媒介平臺的爭奪對象。未來的自媒體發展,個人就是流量,流量就是在變遷,內容創造會產生更多的價值曲線。
2.3 打造個人IP,形成獨特標簽
在滿足用戶需求的基礎上打造個人特色,形成獨特的風格才能實現長期效益。受眾的口味日新月異,單純的生產難以滿足其需求還會讓生產者筋疲力盡,只有有了自己的IP,才有核心競爭力,才能保持受眾的好感度,讓受眾記住你。在激烈的競爭中實現流量變現和可持續經營,這是關鍵。像每一個熱點新聞的出來都有許多人對其進行評論,只有在熱點中有獨特的觀點,有獨特的思想見解,為讀者帶去思想上的啟迪或情感上的共鳴,才能為大眾所吸引。
每一個人自媒體要想在自媒體行業中立足生存,都要努力形成個人IP,才能可持續經營。
2.4 用戶會忽視廣告,但不會忽視有趣的內容endprint
近日蘋果App Store上通過觀察用戶的評論總結出用戶對今日頭條的負面反饋有這么一條:廣告太多。在其他自媒體平臺同樣存在這樣的情況,平臺在許多優質內容的下方投入廣告在給創作者帶來利潤分成的同時也引發了粉絲的反感,長期以往,即使內容做的再好,粉絲數不升反降。
而借助軟文來變現是當下比較流行且為受眾所接受的一種形式,軟文就是軟廣告,就像電視劇、電影中嵌入廣告一樣,在內容里嵌入一定的推廣內容,運用得當不僅不會令粉絲反感,還有可能會成為爆文[3]。軟文廣告做的成功的明星有薛之謙了,他用段子的形式給品牌寫軟文廣告,吸引了一大批粉絲,給了他一次“紅”的契機,每篇軟文后面的一句“我的心愿是,世界和平”也廣為流傳,同時也是他的標簽。
2.5 短視頻廣告消費
在消費層面,廣告消費正在趨向視頻化。在2015年直播平臺的火爆就可以看出視頻在市場上的歡迎程度,而2016年原創短視頻更是得到廣大網民的喜愛,papi醬、艾克里里就是典型的例子。這種原創短視頻依托Wi-Fi、4G技術,且制作門檻低,用戶需求旺盛,隨之而來的視頻廣告的形式也會順勢成為新主流[4]。今日頭條順勢而為,推出了頭條視頻,同時對媒體流量也進行也重新的分配,將圖文的流量導向了其他內容,如短視頻,這也導致頭條號上圖文生產者得到的分成降低了。
因為相對圖文來說,視頻有著明顯的感官優勢,而且成本低,也符合現在受眾快速了解信息的需求。在今日頭條張一鳴2016年的內部發言中,他提到了兩個頭條號例子,一個是“坤哥玩花卉”,一個是“魔術師林劍偉”,均有幾百萬人觀看了視頻并從中得到了有用的信息,這是隨著短視頻的火熱興起而出現的個人成功營銷的案例。
3 總結
自媒體時代為每個自媒體人提供了許多平臺,今日頭條是個典型,在這個平臺上,你可以極盡所長,但是,無論是頭條還是其他自媒體平臺,要想立足,投機取巧、混水摸魚只能實現短暫的收益,原創優質生產才是長久之道。隨著業界對知識產權的日益重視及受眾自身知識水平的日益提高,原創內容必然是大勢所趨。好的東西根本不用擔心,最后能真正沉淀下來的,就是這些原創優質內容。2016年短視頻、直播集中爆發,原創生產者要想在行業分一杯羹,需要在保持自身優勢的同時,關注行業發展動向,進行轉型與創新,才能不被行業淘汰,獲得可持續的流量收益。
參考文獻
[1]第3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EB/OL].[2017-01-22].http://www.cnnic.cn/hlwfzyj/.
[2]張易軒.中國自媒體融資現狀問題及前景分析[J].青年記者,2016(28):49-51.
[3]財神哥.自媒體經濟如何實現IP打造和流量變現[EB/OL].[2016-12-30].http://www.niaogebiji.com/article-13970-1.html.
[4]張一鳴.今日頭條,百億廣告收入的奧秘[EB/OL].[2016-11-16].https://m.sanwen8.cn/p/52fhotl.html.
作者簡介:陳雪梅,廣西師范大學文學院本科在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