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默非
摘要:針對新時期黨校黨建工作面臨的挑戰,本文對黨校黨建工作創新的重要性展開了分析。在此基礎上,則從基礎工作建設、思想建設、機制建設和作風建設四個方面對新時期背景下黨校黨建工作創新發展路徑進行了探討,從而為關注這一話題的人們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時期;黨校黨建工作;創新發展路徑
作為黨員思想教育的重要地點,黨校需要擔負起黨建工作的重則。而實現黨校黨建工作創新,則是新時期黨校需要完成的工作。為此,黨校還要積極完成黨建工作創新發展路徑的探索,以便更好的推動黨校的建設與發展,繼而為維持國家的長治久安做出應有的貢獻。
一、新時期背景下黨校黨建工作創新的重要性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還要堅持推進黨建工作的改革創新,以便使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得到提升。由此可見,黨校黨建工作創新,對推動黨建工作的發展十分重要。因為,黨校想要發揮自身在黨建工作中的作用,還要結合社會實際發展情況完成黨建工作方案的制定。所以,黨校黨建工作需要保持先進性,不斷進行新的思想理論的吸收,才能使黨建工作得到有效開展。從這一角度來看,黨校黨建工作能否完成創新,關系到黨建工作能否體現與時俱進的思想。此外,實現黨建工作創新,實際上是遵循中國共產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要求。在新時期,在國際格局變化不斷的背景下,黨建工作必將面臨更多的挑戰。而堅持解放思想,則能為黨建工作注入更多的動力,并且為黨建工作提供全新的發展方向。堅持實事求是,則能結合新時期計算機等科學技術手段完成黨建工作方法途徑的創新,從而為黨建工作的開展提供全新的途徑和空間。因此,在新時期背景下,黨校還要重視黨建工作創新。
二、新時期背景下黨校黨建工作創新發展路徑
(一)實現黨校黨建基礎工作創新
在新時期的背景下,黨校還要重視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以確保黨建工作能夠得到全面鋪展。為此,還要實現黨校黨建基礎工作創新,推行全新的基層黨建工作制度,以確保黨的政策、方針能夠得到較好的落實。在該方面,陜西省鳳縣黨政機關人員為加強農村基層干部隊伍建設,在當地實施了“六化”工程,以推動當地黨校黨建基礎工作創新。具體來講,就是實施“報酬工薪化”、“崗位職業化”、“教育經常化”等制度,以實現服務性村干部隊伍的建設。采取該種措施,能夠從人的意識出發對黨政機關人員自我認識進行深化,所以能夠使黨員干部的使命感得到進一步加強。此外,新時期黨建工作還應切合實際,能夠完成基層黨組織的合理設置。在這一方面,上海浦東新區黨委實現了基礎工作創新。受歷史問題的影響,黨組織內部出現了一批失去黨組織管理的零散黨員,這些黨員思想不穩、工作不定。針對這一情況,上海浦東新區開展了探索建立“新家園”黨組織和打造“新家園”黨建活動。而通過開展此次活動,全區完成了52個新家園黨組織的建立,建立的黨組織類型包含陽光驛站和新家園黨支部,對4000多名流動黨員進行了接納,增強了流動黨員的歸屬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從而使流動黨員紛紛積極投入到社會服務中。而通過完成基層黨組織的建立,則能重新堅定流動黨員對黨的信念,繼而使基層黨組織能夠更好的應對來自宗教、邪教等邪惡勢力的挑戰。因此在新時期,黨校黨建工作還接結合黨員干部分布實際完成基礎黨組織建設,從而全面推動黨建工作的創新發展。
(二)加強黨校教師隊伍思想創新
正如總書記在2015年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所說的:“黨校姓黨,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堅持在黨愛黨、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所以在新時期,還要加強黨校教師隊伍思想創新,以便使黨校教師能夠結合新時期的黨建工作要求開展有關工作,進而更好的履行自身的黨建職責。為達成這一目標,還要使黨校教師能夠關注現階段黨員干部存在的思想問題,并了解黨員干部的思想發展趨勢,然后通過及時疏導堅定黨員干部的信念。為確保這些工作能夠得到有效的開展,黨校還要加強教師思想創新,確保廣大教師能夠從黨建工作創新入手,結合事情完成黨員干部培養計劃的調整。在此基礎上,還應使黨校教師能夠樹立以身作則的理念,以便使黨建內部示范服務水平得到提升。在該方面,貴陽市黨校教師就起到了示范作用,在南明區開展的“黨員志愿服務進社區”活動中,黨校教師吳曉佩積極響應組織號召,主動到沙南社區公益崗位上教授,在周末時間給謝天飛等小朋友上英語課。開展這類活動,有助于牢固黨員干部的思想,并且也能夠使黨員干部深入群眾內部服務的積極性得到調動,繼而使黨員干部更好的投身社會建設。因此,通過創新黨校教師隊伍思想理念,有助于黨建工作與黨校其他工作較好的協調,并且能夠使教師結合新時期發展創新理念實現黨建工作創新,從而使黨建工作的作用得到更好的發揮。
(三)實現黨校黨員教育機制創新
面對新時期給黨校黨建工作帶來的挑戰,還要在實踐工作中完成黨員教育的創新,進而使黨員教育工作得以有效開展。首先,還要完成黨員教育宣傳機制的創新,強調借助全新的途徑開展黨員教育工作,從而有效擴大黨員教育宣傳范圍,進而使黨員教育的有效性得到提升。而在這方面,不少黨校一早就踏上了尋求創新的道路。在黨員教育平臺創新方面,北京師范大學就開通了網上黨校,以突破傳統黨校的“念-聽”二維教育模式。在該平臺上,學校提供了紅色視頻板塊,學生能夠從中找到知名黨課專家授課視頻,也能找到經典革命影片。借助該平臺,北京師范大學開設了黨校培訓課程,第一期網上培訓班學員數量就達到了1300人,突破了以往培訓課程所受的時空限制。其次,還要對黨員教育管理體制進行創新,結合新時期黨員培養目標完成配套監督和檢查機制的建立,從而使黨員干部能夠得到素質水平的提升。比如在黨員干部考核方面,還要建立以業績為導向的考核制度,對黨員干部的業績進行公式,然后按照比例進行評優。而通過公開開展測評工作,則能使黨員干部的執行力、協調力等各方面能力得到提升。此外,還要對黨員干部的實踐教育管理進行創新。具體來講,就是要加強黨員干部的實踐鍛煉,進而滿足新時期黨建工作對黨員干部的要求。比如,可以開展“三會一課”、“反四風”等多種實踐活動,并以此為契機加強黨員干部實踐鍛煉,確保黨員干部能夠恪守道德底線,真正的做到為人民服務。
(四)全面創新黨校作風建設工作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作風建設就是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面對這種形勢,黨校還應緊跟黨中央的思路,確保“三嚴三實”能夠全面展開,進而完成黨的先進性建設。為此,黨校還應尋求途徑對黨校作風建設工作進行創新,開展一些有效的作風教育實踐活動,進而使黨建工作得到進一步優化。在這方面,河南省黨組織就完成了創新嘗試,開展了“負面清單”管理活動。在此次活動中,針對與群眾零距離接觸的不同行業黨員干部,通過結合這些黨員干部在理論修養和自身素質等方面出現的常犯問題,該區黨組織完成了“負面清單”管理模式的建立,對群眾意見進行了廣泛征求。通過開展該項活動,共完成7種負面清單,并以菜單形式羅列出71項條目,要求黨員干部接受群眾監督。而該項活動的開展,在短時間內引起了群眾的強烈反響,使得該區黨員干部作風在短時間內煥然一新。采取該種措施,則能為黨員干部設置“紅線”,能夠使廣大黨員干部的精神面貌得到改觀,從而有助于黨校作風建設工作的開展。由此可見,想要實現黨校作風建設的創新,還要確保黨風教育實踐工作的開展能夠起到加深黨員干部對自身工作問題認識的作用,以確保黨員干部能夠在工作中保持認真負責的態度,并且能夠做到深入群眾和為群眾服務,從而使黨和群眾的聯系得到增強。而在此基礎上,黨員干部才能帶領群眾圍繞在黨的周圍,切實貫徹和執行黨的各種方針政策,繼而為黨建工作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結論
通過分析可以發現,在新時期背景下,黨校急需實現黨建工作創新,以便更好的開展黨建工作。為此,黨校還要從基礎工作建設、思想建設、機制建設和作風建設四個方面尋求工作創新發展路徑,以完成對黨建工作的深入探究,進而使工作得以有效的開展。而從多個角度實現黨建工作創新,也能使黨校保持綜合發展,因此也能為黨建工作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