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衛軍+李葉竹
【摘要】進入20世紀,隨著勞動就業領域的深刻變革,創業逐步成為社會發展的一種常態行為。大學生作為科教興國的中堅力量,其創業行為具有了更為深刻的意義,尤其是當前大學生面臨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大學生創業成為應對大學生就業難問題的可行性途徑之一。本文主要是以吉林大學大學生創業為例,分析了當前大學生創業存在的問題,進而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大學生 創業 現狀 對策
黨的十八大提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促進以創業帶動創業”的發展戰略。大學生是最具創新、創業潛力的群體之一。為了應對國家戰略,吉林大學對大學生創業高度重視,在成立了專門的創業服務中心之外,積極引導大學生進行創業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本文通過對吉林大學500名大學生以問卷調查和深度采訪的方式,較為全面地了解了當前吉林大學大學生創業現狀及存在問題,并根據問卷數據調查分析的結果,找出了影響大學生創業的因素,并從政府、學校、社會、大學生自身等四個方面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和建議,以完善大學生創業路徑,為大學生提供更好的創業環境。本次調研工發放調查問卷500張,收回問卷376張,有效問卷352張,問卷有效率70.4%
一、吉林大學大學生創業現狀
(一)創業基本情況
就目前調研形式來看,在376名被調查者中,53.6%的人認為目前就業形勢十分嚴峻,15. 3%的人認為在就業方面有難度,但是學生可以通過一些途徑可以克服,13.9%的人認為就業形勢還算容易,還有17.2%的人選擇不清楚。由此可見從觀念上大家對于當前就業形式并不樂觀。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即使在當前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大學生對自主創業的熱情并不高,但是鑒于就業難這樣的形式,許多學生本科畢業后選擇繼續深造,僅僅少數的學生會去選擇嘗試創業,原因大部分都是基于規避就業風險的考慮。
(二)創業目的現狀
在問到“如果選擇創業,你的目地是什么的問題時”,有145人,占總體的38.56%的比例選擇“賺更多的錢”;有156人,是為了大眾考慮,也就是為了“解決就業問題”,這部分人占41.5%的比例;認為創業動機是“挑戰自己,實現自我價值”的只有39人;認為創業是受他人影響的有36人。可見目前大學生創業群體的基本取向是樂觀的。在問到“不創業的原因”受訪者中有43.6%的表示“不知道怎么嘗試”,23.1%的人認為政策力度小,23.4%的表示資金不支持,9.9%的選擇其他原因。通過數據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學生創業動機主要就是基于實際生活考慮。由于不知該如何進行創業,創業的一些基本程序掌握不清楚,致使真正展開創業的人并不多,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真正推動大學生創業項目的實施需要學校的教育、政府的政策扶持和社會大環境的改變等多方面共同努力
(三)創業嘗試情況
在376份有效問卷中有321人表示接受過有關創業方面的教育,由此可以看出大學生創業的一些基礎知識還是具備,但是其中僅有93人表示參加過創業實踐項目的較為專業相關訓練,占接受過教育的28.97%。由此我們可以得知學校要加大創業事項、創業現狀在大學生群體中的的宣傳力度,大力鼓勵并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創業類的學生實踐活動,擴展開設創業方面的課程,為大學生提供良好的創業環境。
二、提高大學生創業水平的對策分析
(一)建立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專項激勵和保護機制
大學生創業將會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帶來更多新的能量。政府應該出臺支持大學生創業的優惠政策,其中包括融資平臺的建立,稅收政策的優惠,創業指導等多方面。為大學生創業建立融資平臺完善相應的政策法規,政府及其相關部門要通過牽線或是直接進行信用擔保行為,提供必需的資金為大學生創業。
(二)營造良好的創業文化氛圍
大學生自主創業需要有良好的創業氛圍的熏陶,社會應該加大宣傳為大學生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并且社會應該針對地區性文化加大宣傳力度,將地區性文化與創業相結合,不僅要推動地區經濟的發展,也要宣傳和發揚當地企業文化。
(三)加大創業宣傳力度
政府和高校應該加大宣傳和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力度,鼓勵社會中的人員參觀并加入政府創立的創業園區,從中了解創業的流程,理解創業,為大學生創業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引導大學生改變傳統就業觀念,改變社會大眾輿論對于大學生自主創業的相關有色看法,從而在輿論和思想上影響并改變家長對于大學生創業的傳統保守理念,以此來激發促進大學生自主創業的熱潮。
(四)優化適合大學生創業的教育方式
學校應當支持參與創業的學生轉入相關專業學習,尤其是對于創業成效較好的學生。有自主創業意愿的大學生,可以享受學校實施的彈性學制,放寬學生修業年限,允許調整學業進程,并為其保留學籍辦理休學來創業等管理規定。開設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自主創業大學生可享受學校各類創新創業課程網絡資源,以及面向全體學生開放的有關創新創業方面的必修課與選修課等。在創業教育課上,要為學生提供創業訓練的實戰場所和環境,為學生自主創業營造相應的的氛圍。學校還應該在校內外建立一批迎合創業新條件要求的大學生創業實踐基地,為學生提供創業訓練和創業實踐的現代化實戰平臺,從而著力提高大學生的創業能力和就業能力。
參考文獻:
[1] 林娟娟,施永川.地方大學創業型人才培養的困境與發展策略[J]. 中國高教研究,2010,(09).
[2] 黃兆信,施永川. 浙江省大學生創業教育現狀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03).
[3] 辜勝阻,洪群聯. 對大學生以創業帶動就業的思考[J].教育研究,2010,(05).
[4] 謝志遠,李上獻,劉巍偉. 僑務資源:大學生創業教育的重要方面[J].教育發展研究,2010,(02).
[5]徐菊芬.創業教育——大學生社會實踐新功能[J]. 高等理科教育,2002,(04) .
[6]郭必裕.大學生休學創業與畢業后創業的比較研究[J]. 新鄉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02)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