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尚清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也已經意識到了教育不能只是一味地追求成績,在教授學生知識的同時德育開始受到大眾的關注。尤其在高中階段,學生即將成年,已經有了自己的思想。由于信息時代的來臨,社會上的輿論對于學生的影響很大,在班級里難免會有思想偏激或者是思想消極的同學存在。這就需要班主任大力開展德育管理工作,來糾正學生的一些消極、偏激的思想,引導他們走向樂觀,有一個積極的學習生活態度。內容從學生的學習和平時生活來談德育管理的重要性。
關鍵詞:班主任;班級德育管理;高中德育管理
高中階段的學生都處于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們喜歡以自我為中心,經常對家長和老師的一些做法產生懷疑的態度。但是由于自己身心的發展還未完全成熟,一些想法還是比較單純和簡單。需要家長和教師來引導,這時候就需要教師用適當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德育管理。
一、溝通
1.平時談心
德育不僅僅是在出現問題的緊要關頭進行說教,更要滲透到平時的一言一行中。現在是開放的時代,我們的教育教學也不能死板,新時代的班主任不是私塾先生總板著臉。我們要注意放下班主任的架子,平時常走到孩子們中間,和他們聊天。聊天的內容也不要拘泥于說教上,可以是流行音樂、新聞和影視等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內容。通過這樣其樂融融的聊天不僅拉近了師生關系,更在潛移默化中啟發孩子們建立積極的價值觀。
2.正確應對學生犯錯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一個班幾十位同學幾乎每天都有同學犯錯。遇到學生犯錯的時候也是我們進行德育的契機。管理中我們要設身處地地為學生著想,一方面分析他的苦衷,另一方面也要鼓勵他敢于認錯,勇于改錯。高中生處于敏感的青春期,傳統的訓斥容易引起逆反心理,而換位思考進行的德育引導、啟發和鼓勵,不但讓學生認識到了錯誤,還給了他們改過自新的機會,可謂一舉多得之法,可以借鑒。
二、心態
心態決定行動,積極的心態生成積極的行動,為健康生活和愉快學習奠定基礎。反之,消極的心態則容易走向極端,產生不可逆轉的不良后果。因此,我們在平時的教學管理中就要注意每位孩子的心理狀態,作為班主任,我們要給每位學生建立一份心理檔案,時刻關注他們的身心健康。這樣才能見微知著,發現某位學生有消極心態的時候給予及時的幫助和解決。比如,我在和大家聊天時無意中聽說平時活潑的李同學最近幾天突然沉悶起來,甚至連同桌閨蜜都叫不出來活動了。我意識到背后一定有隱情,如不及時引導,可能會造成其他不良心理問題。經過多方溝通才知道,起因是李同學成績一直在中等,她嚴厲的父親給她規定的名次沒有拿到,遭到父親痛批“學習不好,就知道嘰喳”。這一下傷了她的自尊心,下課也不出去活動了。了解這一情況后,我并沒有去深入和她探討這件事,而是選課余時間組織大家看了一個關于“活潑姑娘不服輸”的故事。這個故事很切合她的情景,讓她認識到,活潑是自己的優點,和學習不沖突,進而她也學習這種不服輸的勁兒,終于成績節節猛進,達到了預期效果。
三、活動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活動是強身健體、鍛煉品性的好方法。處于青春期的高中生有很強的好奇心,他們往往特別愛運動。因此,高中生德育的成功必須從多方面引導、培養和實踐。活動在德育教學中有下面幾個積極意義:(1)運動轉變心理問題。中強度的體育運動可以降低焦慮感;輕度的運動可以轉變抑郁癥狀;而各種球類活動,可以通過培養人們良好的協作精神和團隊意識來抑制焦慮。(2)增強凝聚力。許多運動都是團體協作完成的,我們可以設置一些趣味的團體協作運動,不但增進學生的情感,還能讓他們在運動中感受到集體力量的強大,學習到團結、奮進等運動精髓。(3)運動獎評。評價對德育有一定的導向、激勵作用。運動場好比戰場,有輸有贏。我們通過獎評,不是鄙視弱者,而是吸引和鼓勵他們敢于像成功者一樣不懈努力,勇于進取,獲得更多的快樂。
四、班級學習風氣方面
高中階段的學習強度和壓力是學生從未經歷過的,恰好這一時期的學生處于青春期這樣一個容易產生逆反心理的階段。班主任如果不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和心理干預,會讓班級的整體學習風氣低迷。
當過班主任的教師都知道,每個班級的生源質量多多少少都是會有些差異的。因此從主觀條件上看,有的班級平均成績比較高,學習風氣會比較好,有的班級平均成績比較低,可能學習風氣就會比較差。但是從客觀上來看,不論是生源的差異如何,只要班主任教師經過正確的干預,班級的氛圍還是會有所改變的。以平均成績比較差的班級來說,班主任教師不能因為班級整體成績差而采取散養政策——學習全靠自覺,不對學生進行過多的德育教育。這樣做是不對的,處在青春期的孩子們很容易受到環境影響,也有很強的模仿能力,如果一味地放任自流,那結果會是班級成績名列前茅的學生出現成績下降的趨勢。所以班主任教師不能采取消極的態度來管理班級,而是要用積極的態度來面對學生,多鼓勵學生,而不是一味地批評指責。尤其是對于那些成績比較差,喜歡擾亂課堂紀律或者是平時調皮的學生,批評指責是沒什么作用的。筆者通過從事多年班主任工作,總結出經驗,大部分喜歡擾亂課堂紀律或者很調皮的同學,家長平時對他們的教育都是否定的,或者是放任的態度。他們的所有表現都是得不到肯定的結果。在一直得不到肯定的環境下成長,就對學習失去了興趣,課堂上老師的講解也就成了他們的“緊箍咒”,在萬般無奈和無聊的情況下,就開始喜歡做一些小動作來緩解。所以對這些學生班主任一定要以一個朋友的姿態,來平和地和他們交談,鼓勵他們漸漸地對學習產生興趣。教師要學會鼓勵學生樹立自己的理想。周末可以利用自習時間來讓學生看一些立志的影片和演講,來激勵他們追求理想的熱情,努力讓學生們有一個樂觀向上的人生觀。
總之,德育是中學素質教育的首要環節,作為班主任,我們不能只是從眼下問題抓起,而是要將德育滲透到生活和學習的方方面面。當然,德育工作更不能停滯在說教上,要和學生打成一片及時收集反饋信息,這樣才能設置針對性的引導方案,才能保障讓每位同學積極進取,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潘建華.如何提升高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效力[J].教師,2013(12)
[2]李勇.高中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J].教育,2016(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