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照輝
摘要:在初中美術課堂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新課改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傳統的教學中,教師都是采用滿堂灌的方式,一味地給學生講解!卻沒有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只是讓學生接受新知識,忽略了他們的消化能力。面對如此現狀!作為老師,面臨著一系列的任務、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擺正教與學的關系、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等。
關鍵詞:初中;美術教學;自主學習
一、美術自主學習的內涵
美術自主學習,就是學生在美術教師有計劃的指導下,學習個體能夠自我激發內部學習動機,由自己確定學習目標、制定計劃,自主選擇、組織建構適合于自己的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學習時間及環境,并對學習結果做出自我判斷和評價,從而實現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學習方式。
二、尊重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激發學生自主學習
在班里不是每個學生都是天生聰明透頂才華橫溢的;一個班里總會有幾個腦子反應慢的學生,對于這類學生要尊重他們時常找他們談話發現他們在繪畫中遇到的問題及時地幫他們解決。這類學生在一開始接觸的時候一般對自己的畫是提不出問題來的。教師應當通過精要、生動的講解,由此及彼,有表及里,引導學生逐步接近畫的結構,教師必須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捕捉學生學習的障礙和思維的靈感方面,并及時開導啟發。只要是他們通過動腦畫出的畫,教師就可以從不同角度給予表揚引導,使這些學生的繪畫能力逐漸從不會畫到會畫再從會畫變成畫一張較好的作品。美術教學過程應該是美的信息傳遞和接受的過程,是美的感情交融深化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有效地激勵和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是至關重要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最好的動力,直接影響著美術課堂教學的進行及效果,良好的自主學習情緒,能促進學生心理活動的有育與無育的良性轉化。教材所規定的教學內容,僅僅為教師提供了教學的基本線索,教師在備課過程中,不僅要熟悉教學內容,而且要著重掌握課標所規定的學生的繪畫和能力培養目標。廣泛搜集現實的材料,設定使用設計繪畫教學方法,使之與教學內容有機結合。從而更好地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三、激發學生樂學興趣
興趣作為一種非智力因素,是一切學習的原動力,具有喚起、定向、強化、維持、調節的功能。學習興趣通過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態度、努力程度、任務堅持性等方面來決定個體的學業成就水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對于學生的學習尤其是自主學習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教師應善于在教學內容和學生求知欲之間創設問題情境。創設問題情境就是在教學內容和學生求知心理之間制造一種“不協調”,把學生引入一種與問題有關情境的過程。問題情境的設計必須基于學生的心理需求,富有啟發性和針對性,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思維止于結論,而起于問題。教學實踐活動要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提出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激發學生探索。在進行美術鑒賞活動中,如果教師和教科書只給學生簡單的結論,例如,“斷臂維納斯是人類女性美的典范”,“達芬奇是文藝復興最杰出的畫家”學生的思維就會就此停止。如果變成問題“你覺得維納斯如果復原應該是怎樣的?”“與維林多夫的維納斯比較,斷臂維納斯有什么特征?”“達芬奇與米開郎基羅比較,你更喜歡誰的作品?他們的作品表現上有什么不同?”這樣才能啟動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
四、在課堂中,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傳統的教學模式完全是以教師為主體地位的,學生是被動學習的,學生沒有自己的思考模式,完全是沿著教師的腳印在走,他們的個性被局限了,教師則忽略了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要想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必須要改變這種現狀,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必然要求教師進行正確的引導,在課堂上引導學生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改變傳統的滿堂灌的教學模式??梢圆捎锰骄糠ǎ龑W生主動地去探究相關知識,主動地去思考;或是討論法,在課堂或是課外針對相關的學習內容展開討論;或是多媒體教學模式,讓學生眼、耳、口、手并用,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通過采用新式的教學模式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結合,來引導學生主動投入到學習中來,從而實現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
五、引導學生自學檢查
自學檢查的目的是檢驗學生自學課本的情況,它是為教師組織學生討論和講解重點做準備的。學生自學檢查,老師可以通過提問其所學到的知識點是什么獲得反饋,也可以學生提出疑問,或者學生自己在講臺上示范作品制作過程發現自主學習結果如何。在這步驟中,老師具體要做的工作是很詳細的,需要一步步掌握下面內容:一是學生的美術學習目標哪些己經完成,哪些沒有完成,練習操作正確與否;二是如果美術學習目標沒有達到,有幾種情況;三是進一步了解學生沒有達成美術學習目標的原因所在;四是差生的美術學習情況如何,困難在那里。通過自學檢查,可以發現有些學生經過自主學習已經達到某些學習目標,有些還沒有達到。這時教師還可以先不要講解,引導學生對同學和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這可以以小組討論或者班集體討論的形式進行,使學生自己糾正、解答一部分有異議的問題。
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原則
1主體性原則
就是人們常說的民主性原則、情知協調原則等。貫徹這一原則,是讓學生成為課堂的真正主人,充分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
2開放性原則
(1)是學生在課堂上的心態是開放的,自由的,不受壓抑的。(2)是教學內容不拘泥于教材,也不局限于教師的知識視野。(3)是教師對學生進行開放思維訓練,不否定學生的探索。
3挑戰性原則
在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向教師挑戰,向課本挑戰,向權威挑戰。
4差異性原則
應通過實施異步教學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個體差異發展的需要。與國外的研究者相比,在自主學習的獲得途徑上,我國學者更多地強調教學的主導作用,他們認為自主學習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實現的。在自主學習獲得的具體過程中,一般分為領會學習、主動學習、學會學習三個過程,或者是愿學、會學、樂學三個層次??梢?,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形成過程中起著引導的作用。
自主學習是主體與主導的結合,是張揚學生個性、提高學生能力、展示老師才華的舞臺。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既要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性,也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