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建波
摘 要 我國高校關于體育教學改革,在理論與實踐方面取得了較大的成就。同時,隨著社會對體育事業的不斷重視,目前大多數高校在實現體育改革過程中,緊緊把握“健康第一”以及“終身體育”的改革理念,實現體育教學改革的重要突破。此外,隨著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實踐的不斷深入,建立健全的高校體育教學改革體系、嚴格的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具體章程、科學的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課程設置、以及關于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環節對體育教學方法的創新等方面,成為實現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目標的重要內容和主要出發點。
關鍵詞 高效體育 教學改革 問題及對策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當前,關于高校體育的教學改革已經步入正軌。在這一環節,大多數高校在實現體育教學改革過程中,在教學實踐和教學理論方面都做出了較大的創新。其中,一些高校的體育教學狀況得到較大幅度的改善,是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成績的最好佐證。隨著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有序的推進,追求穩定順利的改革方向,成為實現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目標的重要保障。在實現高校體育教學改革過程中,注重培養高校學生的個性特征以及最大化的開發學生的學習潛能,成為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環節,對學生綜合素質提高的重要內容。但是,在幸喜與當前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在實踐環節取得的重點成績時,還需要正確認識我國一些高校,在實現體育教學改革環節存在的一些不足和缺陷。基于此,探討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及并針對問題開展相關的對策分析,實現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順利推進,成為國家、社會、體育教學者、以及學生共同思考的問題。
1 對高校體育教學現狀的認識
1.1 體育教學內容的多樣化
在開始實施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之前,高校體育教學內容較為單一。其中,以球類運動為主,例如,以乒乓球、羽毛球等為主。其單一的教學內容嚴重阻礙了高校體育教學目標的實現。在開始實施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之后,其體育教學內容出現了內容安排的多樣化等特點。教學內容在繼承原有內容的基礎上,同時,密切把握地區特點與時代特征,在教學內容方面,做出了較大的豐富。例如,一些高校在開展體育教學內容設置環節,將該地區一些傳統體育項目、休閑類體育項目以及健身類的體育項目加入到體育教學內容改革當中。高校體育教學內容的多樣化,一方面,有利于體育教學內容的合理化;另一方面,也能在結合學生興趣的基礎上,增加學生對體育教學內容學習的興趣,并進一步增加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學習主動性。基于體育教學改革在教學內容多樣化方面的改革創新,可以進一步認識到當前在體育教學改革過程中,實現體育課堂的趣味性的同時,進一步實現高校體育教學實踐的發展。
1.2 體育教學活動開展的合理化
在探討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環節中,還需要從實現體育教學活動組織的合理化方面出發,進一步提高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理解。在實施高校體育教學改革過程中,要實現高校體育教學改革進程的不斷深化,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中還需要進一步強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并在實現教學目標的過程中,充分發揮教師的輔助作用。在實現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教學實踐中,高校體育教師應該在對傳統體育教學方法做出系列創新。其中,采用分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采用多媒體輔助體育教學、采用分組方式推進課程內容實施等成為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對傳統教學方式的重要創新。在關于實現體育教學活動開展的合理化方面,做出的系列教學實踐,一方面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對體育教學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還能有效的培養學生對體育教學的主動性。
2 對高校體育教學活動存在問題的認識
2.1 課程目標實現的困難
高校體育在開展體育課程教學時,還需要進一步明確開展教學內容順利實施的體育課程目標。我國體育教學改革的目標包括以下五個方面,分別是: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會適應。這一課程目標的設置,在實現保障學生身心健康的基礎上,將社會發展與學生心理成長結合在一起。但是,在實現這一課程目標的過程中,往往忽視了學生由于個性發展方面的差異,對教學方法與教學內容要求等方面表現出來的差異性。為此,在開展高校體育教學活動活動中,高校體育需要將各個每一位學生的學情有著清晰的認識,并在尊重學生個性差異的基礎上,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反之,高校教師在開展教學實踐的過程中,忽視這一環節,則可能導致在體育課程目標實現方面出現障礙。此外,在推動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過程中,由于缺乏對體育教學改革的全面認識,導致在開展教學改革環節,出現改革重心的偏差。在關于實現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實踐探索環節,我國一些高校在選擇體育教學改革重心方面,也出現了矛盾。長期以來,在實現高校體育教學改革過程中,改革的重心曾一度集中于一些重點院校以及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中心城市的院校,而忽視了一般高校在實現自身發展環節,所需的物質保障與政策支持。這就導致一些高校在實現課程目標方面,出現教學改革資金不足的狀況。這就導致高校體育教師在實施教學改革環節,由于缺乏改革動力進而忽視學生的感受以及對改革方法創新的動力認識不足等現象的發生。
2.2 體育教學改革進度放緩
在開展高校體育教學改革過程中,一般會開展課程改革的相關實踐。在對教學課程改革實踐探索環節,需要正視在課程改革環節出現的各種問題,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推動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目標的實現。在建設高校體育教學改革過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高校體育教學改革體系,關于相關體系的建設的實踐探索中,一般選擇一些試驗區開始,并將其順利開展的結果推廣到其他高校教學改革過程。在這一環節,由于當前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實驗及其相關改革理論建設的不成熟,導致在推行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環節,出現一些問題。這將導致當前我國體育教學改革進度的減緩。此外,在完成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教學實踐過程中,還存在由于高校體育教師在開展教學管理過程中,由于管理方向出現偏差,導致的體育教學改革進度的減緩。目前,由于在大多數高校關于教師工作評價以及職稱評價過程中,將評價結果與發表論文數量以及學術著作數量直接掛鉤,這就導致一些高校教師在實現高校體育教學改革過程中,由于對發表的論文數量以及學術著作數量過度關注,而忽視對體育教學方法的創新以及對教學改革的忽視,最終導致在實現高效課程改革環節,出現體育教學改革進度的減緩。endprint
3 體育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分析與對策研究
3.1 教學理念落后與重視創新思維
在實施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環節,還存在著教學理念的落后以及教學方法滯后等問題。依據高校教學改革要求,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理念與教學方法的選擇,要緊緊把握體育教學目標,并基于此確保理念的與時俱進與方法的行之有效。但是,當前在實施高校體育教學改革過程中,一些高校老師,仍舊復制傳統教學方法開展教學內容。其中,理論灌輸和單一的模仿教學方法的復制嚴重阻礙了當前高校在實現體育教學改革目標的重要障礙。
為此,在開展關于體育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分析與對策研究過程中,教師要在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效益基礎上,推行體育教學互動式教學方法。在采用互動式教學方法的基礎上,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發展并把握教學的客觀規律,并做好多種體育教學模式相互配合基礎上的協調統一。例如,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要注意對學生思維特點的把握。一般而言,學生在課堂活動的最初30分鐘內,思維比較活躍且對新知識的認知度最高,為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要充分利用這一時間段,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優化。此外,教師還需要培養自身的創新思維,并影響學生形成開拓思維的良好習慣。在滿足當前新課程改革關于培養學生創新性思維方面的發展要求時,還需要重視對開展高中體育教學內容最優化的追求。為實現這一目標追求,需要高效體育教師在確定教學目標時,做好體育教學目標各個模塊之間的協調工作。并在這一環節,將學生的價值觀鑒于與綜合素質的培養包含在其中。
3.2 課程安排的不合理與明確課程目標
在關于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存在問題分析基礎上,對對策研究全面性的思考,需要從起始環節出發,做到目標選擇的科學性。當前,雖然一些高校在實現課程安排多樣化方面做出了較大的成績,但是同時也面臨著由于選擇的多樣化造成選擇“多而不精”現象的出現。一些學生在對學校開展的豐富多彩的課程體系選擇的過程中,由于未能有效結合自己的性格特點與興趣愛好,而盲目的選擇體育教學課程。這一方面導致學生在課程學習過程中容易喪失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則可能導致由于對技能掌握的不成熟,而出現課程接受能力的降低。
為此,體育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要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幫助學生做好課程學習的選擇。同時,學生在教學活動中,一方面要注重對自身教學技能方面的培養,另一方面還需要領會體育教學的核心教學內容。在把握體育教學全面性的基礎上,實現自身身心健康與體育素養同向發展的目標追求。
4結語
當前,在推動實現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實踐與理論創新環節,高校體育教學者及其相關教育研究者,還需要客觀的對待在實現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環節出現的改革障礙,并基于對相關問題科學認識基礎上,找到阻礙當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實踐環節出現的各種障礙,并針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環節出現的各種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本文通過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現狀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探討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及基于此的相關對策。
參考文獻
[1] 盧曉文.現代生活方式與高校體育教學改革[J].浙江體育科學.2010(03).
[2] 楊建平,張秋艷.對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的探討[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8(01).
[3] 劉傳進.普通高校體育教學五·三課程模式實踐研究——以菏澤學院公共體育教學改革為個案[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8(02).
[4] 謝佩娜.論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中的誤區與教學價值觀的重建[J].浙江體育科學.2008(03).
[5] 孫俊偉.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如何適應陽光體育運動的需求探討[J].四川體育科學.2008(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