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蘭民
摘 要: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在進行幼兒園教學設計中,教師要結合相關的設計標準,進行組織活動領域內教育模式改進,要從發展的水平上,加強對幼兒在興趣和認知上的引導,并以此來培養幼兒自身能力。教師應該以兒童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實現對兒童不同發展階段的綜合能力培養。基于兒童角度出發,更有助于結合兒童特點,優化幼兒園教學設計,提高幼兒園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兒童角度;幼兒園;教學設計
幼兒教育關乎我國社會文化發展,如何優化幼兒園教學設計,成為當前研究熱點。從兒童角度進行幼兒園教學設計,更有助于貼合兒童個性化特點,構建優質課堂。
一、從兒童角度出發分析幼兒園教學大綱設計
為保證幼兒教育方向正確,需要結合相關的教學基礎進行內容以及教學方式的設計。教學大綱和教學設計能夠直接反映教學質量,特別是在學前教育的自發型教育機構,教育設計現狀能夠直接反映教育基礎,教學設計過程也需要和學生興趣相結合,從根本上實現不同教育層次上的合理化改革建設。
在幼兒教育教學中,其教學內容應該以教師所列的教學大綱為依據,教學大綱基本決定了幼兒教育的教學方向,因此必須注重優化設計幼兒教學的教學大綱,以此顯著提升幼兒園教育教學質量。對于兒童來講相關學習也需要和教學大綱相結合,只有這樣才能夠保障整個學習過程循序漸進地進行。
在學生生活體驗方面,在兒童個人健康發展導向中,也應當滿足基礎健康教育發展需求,從多個領域的教學內容出發,考慮每個領域的特點。
二、從兒童角度出發分析幼兒園教學原則
對于發展中的幼兒教學,要遵守基礎教育的相關規則,才能夠確保教育的平穩有序發展,而在這個過程中,為保證其教育的有效性,就需要進行不同層次的兒童教學設計,以此實現幼兒教學的整體規劃。在這個過程中,為滿足推進基礎教育發展需求,應當結合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幼兒教育教學的整體水平,并依照需求進行整合。兒童的學習水平,受到一定因素的影響,其中兒童心理是重要影響因素之一。因此在教學設計中應該充分考慮兒童心理。而對于兒童心理的發展,則需要從教學的基礎水平上進行指導,在其發展進程中還需要不斷創造教學發展空間,這些措施都能夠滿足幼兒教育的優化建設。而對于不同的教學目標以及發展渠道,則可結合其發展過程所呈現出來的內容,并依照相應的教育基礎,完成對教學方面的適應性分析。
從教育的需求領域來看,兒童只有在接受良好的基礎教育之后,才能有更好的發展。依照幼兒園教學的實際,在兒童發展過程中需要選擇合理的發展區域,并依照兒童的發展特點,與兒童新的心智發展現狀相結合,促進兒童的發展。
三、從兒童角度出發分析幼兒園教學支架作用
針對現代幼兒教學態度,教師應避免進行識字、數學計算等超綱知識的教學。從現代教育理念來看,幼兒教育模式是對人類生產力的一種集中化。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從教學的本質出發,為學生的個人能力提升發展空間等提供了保障。而在這個過程中,為教學活動選擇合理的處理方式和教學模式,實現對不同階段教學需求的有效滿足。
而對于幼兒的任務執行教育,主要集中在對兒童的日常生活習慣的培養,并提升他們的學習能力。
在對幼兒的教學中,應當摒棄保守的學習理念,并結合學習的依賴性,在幼兒個人能力培養過程中合理調整諸多機能,促進兒童在內部思維方式上的不斷完善及發展。
總之,教師要針對不同的教育結構基礎,結合現有的教育需求,培養幼兒自身能力,完成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金艷丹.幼兒園教學中基于兒童生命特質的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版),2016(7):63.
[2]姜 紅.健康教學的出發點:兒童經驗——淺談如何圍繞兒童經驗有效開展幼兒園健康教學活動[J].動漫界,2015(12):66-6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