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勇生
【摘要】由于歷史因素和地理位置的特點,一直以來,云南的經濟發展相對落后于其他東部沿海地區。云南擁有129個縣市區的,縣域經濟相對落后,然而近幾年云南憑借自身的特點和優勢不斷開拓創新,優化產業鏈,不斷變革體制,使云南縣域經濟快速發展,加快了新型城鎮化的進程。
【關鍵詞】云南邊境 新型城鎮化 路徑
新型城鎮化的建設是促進我國經濟發展、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戰略。云南邊境地區歷來是保證我國安全的重要屏障,新型城鎮化建設有利于促進邊境地區現代化建設,同時還可以維護邊境穩定。在推進新型城鎮建設時,應盡快解決當地居民貧窮問題,使邊境少數民族逐漸走向富裕,真正做到由“鄉下人”轉變為“城里人”。
一、新型城鎮化建設梗概
城鎮化是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從傳統農業大國向現代社會轉化的必經之路。新型城鎮化的概念以城鄉一體、產業互動、和諧發展、生態宜居為基本要素。為促進小城鎮、新型農村社區的城鎮化建設,首先應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經濟發展對城鎮化起著重要作用。由于城市人口承受能力有限,無法大量接受向城鎮轉移的農民,導致大量農民陷入失業局面。因此,應大力推動城市化進程,同時還要讓農民享受到與城市居民相同的待遇,建立公共服務設施,走上城鄉一體化的發展道路,堅持工業與農業互補,城市補足農村,加大城鄉統籌力度,縮小城鎮差距。
二、云南邊境口岸地區的經濟現狀
(一)云南邊境口岸地區的分布狀況
云南邊境共25個縣,隸屬八個州市,邊境各縣區域占全省國土面積的23.47%,縣域面積超過9萬平方千米,邊境線總長度達4060千米,總人口接近600萬占全省人口的46%[1]。目前在云南省41個口岸中,有16個機場、20個陸路口岸、5個水運口岸,結合對外重要陸路通道和鄰國重點開放口岸形成了五個口岸集群[2]。
(二)經濟現狀
云南邊境口岸地區是鎮縣區域的集中地,而縣域地區的經濟普遍不發達,雖然近幾年在國家政策的幫助下云南縣域地區經濟逐漸增長,但與其他地區相比,經濟依然處于落后狀態。截止到2011年,云南省縣域平均生產總值僅占全國平均生產總值的70%,約為65億人民幣[3]。由于云南省邊境口岸地區經濟結構相對落后,工業化、城市化程度低,導致邊境地區經濟增長緩慢。貧困地區密集使云南財政難以周轉,阻礙了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三)云南地區的經濟優勢
1.國家政策保護。目前,云南邊境地區面臨著新的機遇。我國將實施新西部大開發戰略,通過長江新經濟的建設帶動云南的發展腳步,促進云南生態環境保護、區域協調發展、社會事業建設、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改善民眾生活。加強對外合作,為云南的產業轉移和生產提供有利條件。國家將繼續擴大內需戰略,從而加快云南經濟結構的調整,加快工業化速度,促進城市化的發展,為加快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提供契機。
2.資源充足。云南邊境地處西南邊陲,氣候多變,河流縱橫交錯,地質結構復雜,形成了種類繁多的生物群,素有“植物王國”的美譽。云南特殊的地質環境為云南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雖然地處山區,但是交通發展相對較快,是連接東南亞的重要國際通道。
3.獨特的地理優勢。隨著國家對外建交的深入,云南的開放程度逐漸加深,走在了開放地區的最前沿,是連接東南亞、南亞與西亞最便捷的通道,并逐漸成為亞州南部地區的交流合作中心。隨著東盟自由貿易區在中國西南部的建立,云南成為中國與南亞、東南亞溝通的橋梁,以中國、南亞、東南亞為中心的市場也成為世界上崛起最快、人口最多的新興經濟市場。
三、努力推進新型城鎮建設步伐
(一)云南邊境口岸地區快速城鎮化的主要因素
1.區域經濟合作。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我國瀾滄江—湄公河區域逐步開始合作,推動老撾、緬甸等國家的與我國云南的經濟貿易合作。2002年,在簽署《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后,中國—東盟自貿區全面啟動,隨著合作體系不斷的健全與完善,云南與周邊國家的合作方式向多元化邁進,極大程度促進了云南邊境的經濟發展,為新型城市化建設提供有利條件。
2.口岸經濟的局限性。隨著與周邊國家貿易合作的加強,云南邊境貿易呈現活躍態勢,為云南邊境口岸的興起與繁榮提供支撐。
(二)如何推進新型城鎮建設
1.完善邊境口岸城鎮設施。云南邊境口岸地區的城鎮主要以商貿物流為主,結構相對單一,缺乏文化、教育等功夫能,無法帶動地區發展。因此加強對信息技術的推廣,健全城鎮社會機制。
2.加強城鄉流動,推進城鄉一體化。城鄉一體化是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核心內容,在建立科學城鎮體系的基礎上,重點建設城鎮相關設施并為農民提供就業崗位,保證農民生活質量,解決區域貧困問題,做到人與人和諧相處,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
3.關注民生問題。將本民族的文化、內涵與歷史融入城鎮建設,培養有技術有知識有內涵的新型農民,切實解決云南邊境民生貧窮疾苦問題。
4.注重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云南地區良好的生態基礎,應在發展經濟建設城鎮的同時,加強對地方生態環境的保護,做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四、結束語
在21世紀的今天,新型城鎮化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必然趨勢,因此,要加快云南邊境口岸地區的城鎮化建設進程,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同時更要注意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全面提升我國經濟水平,促進城鄉一體化建成。
參考文獻
[1]趙大山,曹榮林.云南邊境口岸地區新型城鎮化發展路徑探析[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29(2):117-121.
[2]白云.河口邊境口岸貿易與新型城鎮化建設聯動影響研究[J].絲路視野,2016(14):1-3.
[3]肖朝霞.滇西邊境貧困地區新型城鎮化發展路徑研究——以施甸縣蒜園村為例[J].保山學院學報,2016,35(6):33-40.
[4]侯瑩.滇越邊境地區新型城鎮化建設問題探析[J].甘肅農業科技,2016(3):82-85.
基金項目:此論文屬于云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基金項目《云南臨滄邊境地區面向東南亞的中緬友好先驗區建設中的商業機會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2013Z09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