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培培
【內容摘要】自卑情結使人感到事事不隨人意,不如別人好,但也沒有勇氣去改變,悲觀失望,不適合人們的身心健康,尤其是小學階段,如果形成自卑心理且小學六年里得不到有效的改善,這種自卑感甚至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本文就如何消除學生自卑心理、增強學生自信提出一些想法即在認可和成功體驗中增強自信,擺脫自卑心理。
【關鍵詞】小學生 消除自卑 增強自信
心理學大師佛洛伊德說:“一個人的童年經歷隨著時間的推移會逐漸消失,甚至消失在意識層面,但它會固執(zhí)地隱藏在潛意識中對人類生活的永恒影響。”因此,童年經歷過不幸或在嚴厲批評的輿論環(huán)境中,在壓抑環(huán)境中成長的人更容易產生自卑感。自卑是目前無益于小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之一。小學階段我們在教授學生知識,培養(yǎng)學生習慣的同時,更應該關注學生的健康,特別是心理健康。其中戰(zhàn)勝自卑心理,樹立自信心尤為重要。要知道自卑比狂妄更可拍,自卑的學生往往把本可以擁有的機會都放棄了,因為他沒勇氣去追求。而狂妄的人他往往會擁有更高水平的機會。消除小學生自卑心理、增強其自信心,我想從以下兩大方面。
一、認可中建立自信
1.老師的認可
美國出名的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認為,即時地挖掘、足夠地確信一個人所取得的成就,能使他孕育“最好的情感體驗”,即“感應猛烈的愉悅、欣慰、甜蜜……還會對他人,對萬物孕育愛意,甚至會有一種要即刻做點事當作報償的渴望”。愛學生是對教師最基本的要求,愛字當頭,庇護自尊心,解除防備性的心理障礙。自卑的學生,最怕人格受到傷害。于是,師長務必保持以愛為準繩,尤其是對自卑的孩子更要關注和庇護,使他們感受到本人具有的價值,感受到來自老師實實在在的尊敬,讓他感覺到在老師的心中他很重要,讓他感受到在老師心中他是個人物。
2.同學伙伴的認可
信賴原本來源于愛的碰撞,信賴別人,原本便是要去愛別人。當一個人感到無私時,那么信任越來越近,雙方會彼此信任,真心的在一起,相信大多數人都會相信自己愛的人。
3.自我的認可
老子說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力,自勝者強。”學生克服自身的缺點是很不易的,尤其是有自卑感的學生,經常處于泄氣絕望當中,于是師長要為有自卑感的學生建立可以到達的實際小目的。在一次次實際的奮勉中,讓他認可自己,相信自己“我能行”。
二、成功體驗中增強自信
1.給自卑的學生創(chuàng)造體驗成功的機會
在自卑學生的身上,也有許多的“亮點”。如一些自卑的學生具有體育稟賦、跳舞稟賦等。師長要長于挖掘學生的“閃光點”,并使用這些“閃光點”,讓自卑的學生積極參加有關的實踐,讓他們體驗到勝利的歡樂,體驗克服、戰(zhàn)勝自我的歡樂,加固他們的自信心。萬事開頭難,也許才開始時,很多自卑的學生都不愿意參與老師精心準備的活動,也許才開始自卑生并不會表現的那么好,不要灰心,只要學生自己的狀態(tài)一次比一次好,這就是進步。老師在這個過程中要付出大量的時間和耐心。
2.讓學生充分發(fā)展自己的特長和優(yōu)勢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一個人學生都有自身的優(yōu)點,亦然有自己的缺陷。如果是短暫的,和家里的長處,連天才都會失去信心,得過且過,不當貶低自己;反之,一個人若能取長補短,加強自身所長,就是自卑的人也能逐漸充滿信心,享用勝利的歡愉。于是,解除學生的自卑心理,就要長于挖掘他們的所長,并為他們供應施展長處的條件和機遇,這也是扶助孩子戰(zhàn)勝自卑心理的樞紐。
三、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和正確的心理輔導
李林以為:“眾人都有發(fā)展的可能性和本領,突出每個人稟賦的潛能在解除本身心理問題、促成自身發(fā)展的積極作用。”所以,積極地推動心理暗示,能使人孕育積極的情感,扭轉頹喪的形態(tài)。假如小學生在遇到問題或面對波折時能不斷暗示和勉勵本人,那他最終每每能克服種種,獲得成功。當學生在某一領域取得成功時,自我效能感會逐漸增強,從而增強自信心。同時,教師可能創(chuàng)設發(fā)展小組,經歷一些有趣的心理游戲,激起小學生的積極性。對于自卑內向的學生可以鼓勵他們參加演講比賽、課外活動等,開發(fā)他們的潛能。同時,有針對地舉行一對一的心理疏導,使老師明了學生心坎里的真正思想,加固自信心,戰(zhàn)勝自卑心理,使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自信是成功的保證,自信也是建立在成功的經歷之上的。科學研究評釋,每一次勝利,人的大腦便有一種刻劃的印跡——行動形式的電路紋。當人從新憶起從前勝利的行動形式時,人又重新獲取那種成功的歡愉,從而解除自卑,充滿信心。在解除兒童自卑心理的同時,為了讓他活在勝利的經歷當中,卓有成效的法子是指導他建立成功檔案,將每一次、哪怕是特別小的成功或提高都記錄下來,聚沙成塔,看看它每一次在一段時間,并經常重溫勝利的喜悅,使他能夠戰(zhàn)勝自卑,培養(yǎng)信心。
【參考文獻】
[1] 張民生、金寶成. 現代教師:走進教育科研[M]. 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2] 馮維. 小學心理學[M]. 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3] 李清臣. 教育學[M]. 內蒙古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
(作者單位:安徽省無為縣泥汊光明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