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文君
【摘要】農村金融體制改革對農村經濟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村鎮銀行作為服務“三農”、和小微企業的新型農村金融機構,滿足農戶對金融產品與服務的需求,為農村金融市場注入了活力。本文介紹中國村鎮銀行成立的背景和意義以及在我國的發展狀況,闡述村鎮銀行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對村鎮銀行的可持續發展進行SWOT分析,并提出推動村鎮銀行可持續發展的若干建議。
【關鍵詞】村鎮銀行 可持續發展 農村金融
一、村鎮銀行可持續發展的內涵
可持續發展,是指既滿足當代人需要有不對后代人滿足需要的能力構成威脅的發展。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是發展,但要求在嚴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質和保護環境、資源永續利用的前提下進行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村鎮銀行的可持續發展則是要既要考慮到村鎮銀行當前的發展又要考慮到村鎮銀行未來的發展,不能只是滿足于當前利益,而更應該著眼于長遠的利益。處理好村鎮銀行在發展過程中的資金、人力資源、時間、財務等各種資源的配置關系,追求長遠的戰略目標,實事求是學習借鑒不斷改革創新,實現村鎮銀行的自身價值利益與社會效益的有機結合,提高村鎮銀行的競爭力,形成良好永續的發展局面。
二、SWOT分析村鎮銀行在我國發展的現狀
(一)優勢
1.經營范圍、經營靈活、人緣地緣的優勢。鄉鎮銀行設立在農村地區,為當地的農民、農業和農村發展提供相關的金融服務。其經營范圍非常局限,國家目前也不允許鄉鎮銀行跨地區放款。在地區管理上方便直接,能夠有效而有針對性地服務于當地“三農”的業務。規模較小村鎮銀行相較市區的銀行經營更加靈活,在決策上效率高,機構簡練管理層次也更好控制,借貸手續簡潔交易成本低,更加適合廣大農村地區金融服務產業。
2.積極響應國家政府政策的優勢。村鎮銀行享受國家政策性的支持,不僅很少受國家政府干預,而且也不承擔政策性業務。相對于其他銀行來說有著更大的發揮自主空間,能夠因地制宜開發新的適合農村金融產品與服務,更較為靈活的運用資金,同時還具有更多稅收優惠政策。為扶持農村金融發展,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已制定了相關稅收優惠政策,這些也是推到村鎮銀行可持續發展有效保障,促使村鎮銀行更有效服務于“三農”。
(二)劣勢
1.融資的渠道狹窄。作為新型農村地區的金融機構村鎮銀行首先面臨就是資金問題。資金來源主要是靠初期的投資者的投入的資金和農村地區的存款。而農村地區經濟相較城市來說存在基礎薄弱,資金投入量不大。
2.“硬件”“軟件”不完善。“硬件”是指村鎮的配套設施和人力資源薄弱。相較城市的銀行,缺乏快速、高效ATM機、信貸追蹤系統、風險管體系、營業機構網點少、創新體系薄弱。農村地區面臨吸引人才的重大的挑戰,農村市場在具有吸引廣大人才的缺乏自身有利條件,這方面和大型城市銀行難以比擬。
(三)機會
農村金融市場廣闊潛力大。金融市場對于農村地區將是一個新的廣闊而具有潛力的市場。農村很多的需求得不到滿足。在農村地區的金融機構目前主要有農村信用社和郵政儲蓄,金融資源稀少,農村地區廣大農戶的得不到充足優良的金融產品與服務。而村鎮銀行的發展就能夠好地滿足農村地區的需求,為農村的金融機構注入活動,統籌城鄉發展,共建社會主義新農村。
(四)威脅
農村地區其他金融機構的威脅。村鎮銀行是一個新型的農村金融機構,就發展歷史來說比農村信用合作社短了四十年。農村信用合作社算是有著較長的經營與發展的歷史,在設施配備上有著一定基礎,在客源和信譽上有著經驗的優勢。村鎮銀行作為一個新事物,其發展具有一定的挑戰性。除了農村信用合作社以外,像小額貸款公司、郵政儲蓄銀行、農業發展銀行同樣也會給村鎮銀行發展帶了不小的困擾。
三、村鎮銀行可持續發展的措施
(一)充分發揮人才的作用
加強現有員工的專業素養的培訓。改善村鎮銀行的工作人員素質良莠不齊的現狀,減少員工抱怨與焦慮,培養工作的責任心,使員工掌握必備的更好地為村鎮銀行服務,降低員工的流失率。積極引進人才。在知識經濟越來越發展的時代,人才競爭也越來越激烈。村鎮銀行要善于利用各種渠道采取各種方式加強自己人才隊伍的建設,充分發揮人力資本的益處,提高村鎮銀行的競爭力。積極地建設健康向上的企業文化,積極發揮優秀人才在村鎮銀行的帶頭領導作用,使村鎮銀行的工作人員緊密團結起來,一起為村鎮銀行的發展齊心協力。
(二)政府加大對村鎮銀行的扶持力度
國家更應該給予農村金融機構的更多必要的政策補貼,為村鎮銀行的發展建立制度的保障,更好地實現農村金融可持續發展,統籌城鄉發展。完善農村擔保和保險體系。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但農產品生產具有較大的自然災害的風險和市場需求的風險。政府應分擔農業經濟發展的風險,為農業生產提供擔保和保險的機制。設立信貸擔保基金,形成政府、村鎮銀行、農戶三者有機高效的風險共擔的機制,降低村鎮銀行擔保貸款農業的風險。
(三)加強創新體系的建設
村鎮銀行想要在可持續發展路程走得更遠,必須要以創新為驅動力。不斷建立起村鎮銀行的信譽與品牌,讓村鎮銀行在農村地區更有具有競爭力與影響力。發揮自己地域和人緣優勢,創新適合農村地區的信貸產品,為農戶提供更優質的金融產品與服務。創新擔保體系,形成村鎮銀行的規模效應。建設優秀的企業文化,為農村金融注入新的活力。注重開拓新思路,不局限經營思維,善于在困境逆勢中尋找適合村鎮銀行經營的理念方式。
(四)明確市場定位、產品定位、目標客戶定位
村鎮銀行首要明確自身是為農戶、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而服務的新型農村金融機構。面向是廣大的農村金融市場,滿足農村地區的對金融產品與服務的需求,為那些農村地區缺少資金支持而不能很好地進行農業在生產的農戶提供金融產品與服務的支持,為城鄉居民的貧富差距問題做貢獻,實現村鎮銀行與農村經濟共贏局面。產品定位則需要村鎮銀行因地制宜,開發創新適合自己優勢的農村
金融產品與服務。加強農村消費產品、貧困家庭的助學貸款、農業項目、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信貸產品。讓金融產品更好在農村地區發揮效用,帶動農村經濟發展,建設社會主義和諧新農村。目標客戶定位是指村鎮銀行明確服務的對象。農村大部分是中低收入水平的農戶、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比較多。因此村鎮銀行要將客戶定位在準確位置,為這些客戶提供優質的產品與服務。“三位一體”才能更好使村鎮銀行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溫家寶.《不失時機推進農村綜合改革,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體制保障》.《求是》,2006年第18期.
[2]曾學文,王辰華,呂忠偉.農戶的金融需求與農村地區可持續發展[A].北京師范大學,2009.
[3]李曦.論我國村鎮銀行的市場定位[D].西南財經大學,2009.
[4]蒲蓉.基于SWOT分析的村鎮銀行可持續發展研究.四川農業大學,20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