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燕
摘 要:對于小學教育而言,數學方面的內容有很大的影響,同時對學生的成績提升也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在眾多的群體當中,小學數學學困生是比較特殊的一類,該類學生在學習上表現出很高的困難性,自身對于知識的把握難以按照正常的模式來開展,需要通過一定的策略來進行改善。針對小學數學學困生形成的原因及應對策略展開討論,并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困生;原因;對策
相對而言,小學數學學困生在教育當中,是重點扶持的對象,應該通過合理的方法與手段進行教育,不能總是通過強制性的模式來進行教育。國家在現階段的教育工作中,主張進行素質教育,這就必須對小學數學學困生做出有效的關注,不能任由學生出現兩極發展的現象,這并不利于教育工作的健全,對將來的人才培養也會產生較大的影響。
一、小學數學學困生形成的原因
1.家庭因素
從客觀的角度來分析,小學數學學困生的出現,與自身的家庭存在非常密切的關系。在調查過程中,發現很多學生的家庭教育條件并不理想,家長的文化水平保持在固定的水平上,很難對學生進行積極的輔導。農村學生的家長基本都在外務工,對于孩子的數學知識學習,并沒有辦法較好地輔導,難以得到預期的效果,還要考慮到孩子本身的想法。因此,這類家長缺少對孩子學習的干預,由此造成了學困生的產生。對于農村的學生來說,他們接受的基本都是隔代教育,基本都是家里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在撫養,所以對于孩子的溺愛問題比較嚴重,他們的行為往往得不到有效的約束,所以在平時的數學學習中缺乏必要的限制,如果出現了學習成績不佳的問題,并不會受到長輩等監護人的管制。在這種家庭因素下,學生在學習方面的發展受到了限制,他們在成為學困生之后,就會難以得到糾正和正確的引導,并且在最后難以產生對數學的興趣,對于基礎知識也無法正確理解。
2.學校因素
小學數學學困生的形成原因當中,學校方面同樣是重點的原因。首先,學校對小學數學學困生的關注度不夠高,很多教師在班級的教育工作中,雖然意識到學困生群體的存在,可是對他們的管教和約束,都沒有按照平等的原則來對待,僅僅將目光放在學優生的身上。這種情況出現,導致學困生的群體不斷擴大,班級僅有的學優生成為教師撈取教學政績的重要途徑。其次,小學數學學困生在出現以后,學校對此的干預態度并不明朗。很多學校都在不斷地開會討論,對小學數學學困生的解決和幫助策略也提出了較多的方案,可是真正的落實過程中,并沒有按照預期設定的思路來實施,往往出現了拖沓的現象,僅僅依靠小學生自身的努力,是難以脫離學困生群體的。所以,在未來的教育工作中,學校方面的影響因素,需要作為重點解決的對象。
二、小學數學學困生的解決策略
1.關愛、尊重學困生
從主觀的角度來分析,小學數學學困生是一個非常敏感的群體,他們需要得到關愛和幫助,如果僅僅是采用放任不管的態度,很容易導致該群體不斷地擴大,在各個方面造成的不良影響非常突出。結合以往的工作經驗和當下的工作標準,我認為在小學數學學困生的解決對策中,必須加強關愛、加強尊重。例如,教師應該對班級的學困生數量做出統計分析,然后安排中等生、學優生,對學困生開展一對一的幫助,每天講解1~3道數學題,幫助學困生積極地進行復習。在每天的課程講解完畢后,要與學困生共同做作業,這樣就可以持續性地拉動學困生在知識學習中不斷地進步。
2.積極培養學困生的學習興趣
在小學數學學困生的教育工作中,為了能夠幫助他們盡快地脫離學困生的行列,必須在學習興趣上積極地培養。與傳統教育不同的是,現代化的數學教育,比較主張以學生為主體,利用學習興趣來拉動學生的不斷進步,確保其在未來的知識拓展上,可以得到更好的成績。讓學困生產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是解決數學學困生問題的最好辦法。例如,在實際教學中,可以通過設定趣味問答、有獎做題等方式培養學生的興趣,這些游戲的學習方法很容易引起小學生的好奇心理,從而讓他們在游戲的過程中對數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本文對小學數學學困生形成的原因及策略展開討論,現階段的教育工作中,學困生是重點突破的對象,同時必須不斷地研究教學策略。數學學困生的干預,是一個持續性的過程,不能總是在固有的內容上努力,要注重發掘學困生的具體困難地方,要了解到學生本身的特長,積極實施揚長避短的教育策略。除此之外,應該加強與學困生的溝通和交流,減少師生矛盾。
參考文獻:
[1]王會娟.小學數學“學困生”產生原因及轉換策略淺談[J].學周刊,2015(5):204.
[2]蘇潔.淺析轉化小學數學學困生的策略[J].西北成人教育學報,2014(1):118-121.
[3]郭濤.小學數學“學困生”的形成原因和改進策略[J].現代教育科學,2013(4):153.
編輯 李博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