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
摘要:建設與完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不僅有利于改善行政事業單位對公共資源的使用效率,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水平,更有利于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提高公信力以及對社會服務的質量與水平。本文將以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為主要研究對象,分析行政單位內部控制工作開展過程中遇到的困境與難點,并以此為基點,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希望能夠為相關專業提供可以參考的理論依據。
關鍵詞:行政單位;內部控制;困境;解決對策
行政單位是指由我國政府運用國有資產而設立的、用以提供一系列公共服務的社會組織機構。行政單位內部控制具體是指行政單位為了實現預先設定的口標、控制風險、保護資產安全完整而采取的一系列有關制度制定、操作流程、管理方法和控制措施的總稱。通過有效的內部控制,行政單位的各項工作可以順利進行。換句話說,行政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是國家加強監督管理的一個重要舉措,通過內部控制體系,行政單位的工作效率會更高,管理會更規范。但是不同性質的行政單位內部控制差異較大,執行力度也千差萬別,導致行政單位內部控制制度有許多不足之處,影響其正常運行,難以發揮出內部控制的最大作用。
一、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重要意義
首先,行政單位作為行使公職權利的部門,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保證社會公眾利益,一套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能夠有效防范舞弊和預防腐敗,而且能及時發現和彌補財務及其他工作中的一些漏洞和錯誤,使公眾利益得到更有效的保障。其次,政府部門工作能力、工作效率直接影響著公共服務質量,強有力的內部控制有利于行政單位提高管理水平、辦事效率和治理能力,科學規范的內部管理制度真正能讓行政單位完成好國家和人民賦予的使命。再次,每一個行政單位都有一定的工作任務和發展口標,內部控制是完成這些任務和目標的輔助及保障,在社會經濟新形勢下,各個行政單位而臨各種新的挑戰,加強內部控制特別是財務方。
而內部控制,既可以使行政單位的工作順利平穩進行,又可以實現單位制定的發展口標。總而言之,加強行政單位內部控制不僅可以控制風險、保護資產安全完整、保證經濟活動的合理有效進行,還可以提高單位整體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更好地履行社會保障職能。
二、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面臨的困境與難點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發展速度的不斷增加,社會各界對于企業的關注程度不斷加強,直接要求了企業自身必須要重視內部控制,根據筆者研究調查發現,目前許多企業的確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去建立專有的內部調控制度,并在實施過程中不斷加以修改和完善。但是反觀行政事業單位在這一方面雖然也做出了努力,但這部分制度依舊比較落后,有待改善提高,接下來就針對存在的問題做出相應的分析,為之后的對策采取提供可以參考的方向。
(一)行政事業單位領導重視不足
行政事業單位領導對單位內部控制建設負責,但有些領導對于加強本單位內部控制的建設并不十分重視,沒有真正地狠抓實干。行政事業單位因為其本身的特殊性,資金的來源比較固定,在業務方而與一般企業有著很大的差別,這種觀念導致的后果就是“內控建設無用論”。即行政事業單位實施風險控制并不能解決任何財政方而的問題。甚至一些人認為內部控制建設只是財務部門的事情,跟自己沒有任何直接的關系,對內部控制建設不積極,導致內部控制建設跟不上或不完善,上級下達的任務與口標也沒有很好地開展起來。
(二)內部控制體系不統一
一些行政單位在建設內部控制體系的過程中,沒有按照統一的標準來建設和實施。致使實際建設出來的內部控制體系是一團散沙的狀態,控制措施之間沒有很好地聯系結合起來,各自為政,從而導致整體內部控制的運行效率低下,甚至是得不到有效運行。比如在行政事業單位的年度預算控制中,這項工作一般是交由財務部進行實施,可是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由于財務部門沒有很好地與其他相關部門進行有效溝通,財務部門的預算工作與實際的情況相差較大,預算編制的工作內容與實際的業務活動脫節,這不但導致了預算的失誤,還會產生資源的浪費。
(三)財務部門監督能力受限
在很多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進行費用報銷的時候往往是先進行開支報銷工作,再對進行報銷的費用進行審核,這就完全將財務部門的監督權力鎖了起來,財務部門的監督能力就像一只紙老虎,徒有其形。在單位經濟事項中,財政部門僅僅在業務流程的最后進行參與,對單位的經濟事項無法進行有效的監督,限制了財務部門進行監督的能力。
(四)行政事業單位對資產的管理效率低下
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進行內部統一采購,這避免了在采購過程中詢私舞弊現象的發生,但在資產采購之后,如何對這些資產進行有效的管理往往是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的問題所在。這就使得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出現資產使用效率低下甚至產生損壞等現象,比如固定資產采購出現推遲入賬等。還有一些資產,并非行政事業單位自主購置,比如在漢川地震期間,人民對于受災地區的捐贈的物品,由于當地的某些部門并沒有對這些資產進行有效的管理利用,導致一部分捐贈的物品出現了損壞的現象,沒有被災區群眾領用。
(五)行政事業單位人才缺乏
行政事業單位因為其工作性質的特殊性,也就導致行政事業單位本身的特殊,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進行控制的模式,就注定與一般的企業不同,這就需要特殊的人才進行控制管理。但是在實際的控制管理中,這方而的人才卻十分的稀缺。而且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控制是以風險控制為主的,如何有效地識別風險,并對風險進行有效的規避、控制是十分重要的,這也就導致了管理的難度增大,對于管理型人才的要求大大提高,進一步導致了專業性人才的稀少。
三、提升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對策
通過上述分析與了解,對于當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有了比較清晰的了解,那么在今后的工作中,相關部門與領導應該采取何種對策提供內部控制工作效率呢?接下來筆者就針對這個問題談一下自己的看法與建議。endprint
(一)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對內部控制的思想覺悟
鑒于在行政事業單位的日常工作中,有很多基層同志,甚至是一些領導干部對內部控制建設的重視程度不夠高的問題,應當展開全而而有效的宣傳工作,并進行實時的培訓,加強內部人員對于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認識,真正解決內部控制建設的思想問題,為后續工作的有效進行鋪平道路。
(二)完善內部體系,加強監督能力
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進行控制建設的過程當中,應當注意在實際的建設過程中協調好各部門的關系,真正就預算、采購等環節保持協調,提高行政效率,解決由于各部門協調不好而出現的資源浪費問題。
另外,在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應當就財務部門中的會訓一崗位進行合理的規劃,并以此為中心,展開財務部門人員的素質提升活動。保證財務部門人員的從業資格達標,保證財務部門的權威性,同時對財務部門人員的職業道德要有高標準、高要求,在保證財務部門能夠有效完成工作的基礎上,加強財務部門對于財政方而的監督工作,規范內部的財政審批工作。
(三)重視單位的資產管理工作
在日常財產的購置問題上,某些行政事業單位應當解決以往的盲口購買問題,爭取做到“需要什么,買什么”。對于需要購買的資產,進行充分的調研取樣,在符合市場規律的基礎上,對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購置進行有效的購買,防止出現以虛高價格購買資產的現象。對于購買的資產,應該加強管理,防止出現損壞過快的現象,對于購置的資產真正做到有效利用。
(四)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人才培訓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往往會出現控制人才稀缺的現象,要解決這一問題,最終的解決辦法是要加強人才的培訓與管理。這可通過外部尋找專家進行解決。行政事業單位通過借助專家的力量,發現自身建設中出現的問題,并借助于專家,對這些問題進行有效的探索分析,發現自己需要的人才的方向,并著重培養這一方而的人才,同時加強風險控制評估的人才培訓,切實解決好自身的人才稀缺問題。
除此之外,還要建立有效的考評制度。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在進行控制建設的過程當中,根據以往的經驗,離不開有效的考評制度。有效的考評制度不僅能提高內部控制建設的積極性,而且能夠通過懲罰措施嚴格規范在單位內部進行建設的時候可能出現的問題。根據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員工的考評表現,對單位內部的人員進行有效的年度考核與報酬計算等,可以有效地提高員工對于內部控制建設的積極性。并在制度建立之后,對于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的員工進行實時跟進,可以有效發現可能出現的問題,將問題及時制止。
(五)健全信息溝通機制
在行政事業單位的日常工作中,行政事業單位應當把工作成果以及工作的進度等對民眾進行及時有效的公開,自覺接受來自社會的個人及單位的監督,保障民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而且在公開的內容、范圍、方式及頻率上都要有所規范,對于公眾所質疑的問題要及時反饋和解釋,真正實現公開到民眾都能看懂、看透徹。單位內部也要加強信息溝通和信息化建設。
四、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的行政事業單位在整體的內部控制建設水平上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要在實際的工作中,針對自身存在的問題,進行不斷改善。不僅要從思想層而上加強對于內部控制建設的覺悟,還要針對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合理有效的解決,從領導到普通員工,都要為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建設做出努力,從而保證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建設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陳秀梅.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難點和解決對策[J].財經界(學術版),2015(11).
[2]張偉.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難點和解決對策[J].經營管理者,2015(15).
[3]余黎峰.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難點和解決對策[J].會計之友,2014(28).
[4]陳玲.行政單位內部控制面臨的若干問題與建議[J].納稅,2017(03).
[5]周瓊.如何做好行政單位財政預決算管理[J].財會學習,2017(11).
(作者單位:遼寧省氣象局財務核算中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