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銳
摘 要:小學英語是小學教育中一門重要的基礎性學科,同時也是一門語言學科。語言的學習離不開朗讀,朗讀既可以訓練學生的語音語調,還能培養學生的語感。因此,小學英語老師要重視英語朗讀訓練,通過閱讀熏陶學生的情感,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朗讀訓練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當前小學英語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一直重視英語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對學生的朗讀進行訓練,導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普遍較低,這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極其不利。本文通過對朗讀訓練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意義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就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進行朗讀訓練展開論述。
一、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進行朗讀訓練的重要意義
在語言教學中,朗讀訓練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朗讀訓練是口語教學和閱讀教學之間的橋梁。小學英語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其作用和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和英語語感。思維和語感是語言學習者必須要具備的兩個基本素質。通過長期的朗讀訓練,學生在潛移默化之中就形成了語感,語感的增強可以提高學生對英語的領悟能力。這樣就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學生學習英語的難度也會有所下降,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2)加強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記憶。古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可見朗讀在語言學習中的重要性。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比較低,但是記憶力比較活躍,在朗讀的過程中,學生對學習的內容掌握得更加詳細、深刻。在反復的朗讀中,不僅可以做到知其然,還能做到知其所以然,從而幫助學生內化知識,將其轉化為學習能力和學習經驗。
二、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朗讀訓練的有效策略
(一)創新課堂朗讀方式,滿足學生的朗讀需求
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各有差異,英語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學習水平,更新傳統的教學觀念,結合實際情況采取合適的課堂教學模式,最大程度上滿足學生的朗讀需求,以此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小學生活潑好動,喜變化,英語老師要抓住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不僅要讓學生多讀英語,還要使用多種方式朗讀英語。
例如,筆者所帶的班級中,小紅的英語發音比較準確,而且表現力也比較強,筆者經常采取個人朗讀的方式讓小紅朗讀課文,通過這樣的訓練,小紅的朗讀水平越來越高,對于英語的學習興趣也愈發濃厚。還有些不敢開口說英語的學生,筆者經常采取集體朗讀和小組朗讀的方式對其進行訓練,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每個學生都積極開口去讀,表達能力也在不斷上升。除此之外,筆者還經常采取分角色朗讀、小組賽讀以及老師領讀等各種朗讀方式,將學生的各種感官充分調動起來,最大限度地滿足所有學生的朗讀需求和閱讀欲望。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也得到了有效的激發,而且筆者明顯感覺到和學生之前的相處更加和睦、融洽。
(二)利用現代化教學資源,提高朗讀教學效率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很多現代化的教學資源也逐漸滲透到教育領域,多媒體就是其中的一種。小學英語朗讀訓練最大的要求就是讓學生開口去讀,并且要讀正確。但是英語發音和中文發音還是存在一定的差別,這就導致很多學生經常聽不懂聽力,無法理解一個較長的句子或者一個完整的段落。針對這一現象,英語老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通過在網上下載原文朗讀,讓學生聽地道的英語發音,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掌握到最地道的英語發音,對學生理解能力、閱讀能力以及聽力水平的提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英語老師要對此加以重視,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多媒體,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開展英語競賽活動,培養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
學習語言不僅要掌握這門語言學科的基礎知識,還要敢于去說,這才是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當前很多小學英語學習的都是“啞巴英語”,學生掌握一定的詞匯量,也知道一些基本的語法,但是不會開口去說。針對這一現象,英語老師要經常開展一些英語朗讀競賽活動,可以朗讀一些小故事、小兒歌,或者朗讀課本上的文章。小學生有著強烈的競爭欲和表現欲,舉辦英語競賽活動對小學生的求勝心理造成一定的刺激,以此激發學生開口去朗讀,從而提高朗讀訓練效果。
綜上所述,朗讀訓練是小學英語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閱讀與文本之間的紐帶。對小學生進行英語朗讀訓練,不僅可以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還能增強小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小學英語老師要對此加以重視,結合小學生的性格特點采取合適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以此提高小學生的朗讀水平。
參考文獻:
[1]魏麗蕓.越讀越快樂:六年級英語教學中的朗讀訓練[J].新課程(上),2016(9):13-15.
[2]丁美虹.加強朗讀訓練,提高小學生英語學習能力[J].教育科研論壇,2011(5):20-22.
[3]于芳.抓好朗讀訓練,提高英語水平[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1(2):34-36.
編輯 謝尾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