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躍華
【摘要】高職院校的禮儀教學是當代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文章就高職院校禮儀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如何提高高校禮儀教學的效果作簡要分析。
【關鍵詞】禮儀教學 德育 禮儀 生活實踐 禮儀運用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5-0027-02
引言
在當前全球化趨勢之下,國家和國家之間的交往越來越密切。在國家和國家間進行交流時,禮儀作為橋梁為國家和國家間的交往和交流傳遞信息和文化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各國的禮儀均不同,看似簡單的禮儀其實蘊含了各個國家文化和民族習慣和民族特色。同時,禮儀的使用和普及向對方傳達出友善的信息,對于促進雙方的交流起著積極作用。
1.高職禮儀教學的意義
從整體來看,高職院校引入禮儀教學對我國禮儀的傳播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高職學生群體規模較大,進行高職學習的人數也占一定的比例,在高職院校中引入禮儀教學,對其加以重視,大力發展禮儀相關專業,對于我國禮儀文化的發展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同時,高職院校中引入禮儀教學,對學生禮儀的培養起到積極作用。
2.高職禮儀教學現狀與存在問題
2.1混淆德育與禮儀之間的關系
德育具有一定的時代要求,并且會受到特定的社會氛圍限制,其對受教育者傳授的內容一般有特定的內容限制,這個過程是有意圖的、系統地對受學者進行教育,旨在將當前的社會主流思想和政治活動的標準融入受學者的思想和品行中,從而實現對受學者的思想教育。德育教學一般在學生期間進行,由于學生年級尚小,思想發展不成熟,容易被引入歧途,因而此時需要來自學校、社會的正面積極思想的引導。所以德育,也就是思想教育需要在上學期間實施和完成。如果說德育的作用是對內的,那么禮儀的學習所帶來的作用則是向外的。禮儀從某個層面上來說就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教養和修養,學生學習禮儀,并將禮儀運用于生活中與對方的交流和交往中,對對方展示自己的尊重和禮貌。
2.2教學內容不統一
禮儀種類很多,主要包括:商務禮儀、見面禮儀、會客禮儀、舞會禮儀、求職禮儀、公務禮儀、談判禮儀、婚禮禮儀、公關禮儀等。禮儀種類繁多,針對的群體也不同,所以不是每一類禮儀都適合高職學生學習的。在高職禮儀教學的過程中,很多學校在進行禮儀教學時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如一些教師會教授學生舞會禮儀、談判禮儀等對于受學者而言適用性不高的禮儀,使學生對禮儀帶來誤解,導致受學者失去學習禮儀的興趣,讓禮儀教學無法進行下去;其次,學校的禮儀教學內容不統一,導致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要求也存在差異,使得教學效果大打折扣了;再次,進行教學的教師個人對禮儀各個部分的偏好不同,所以在進行教學時側重點也會不同,這對禮儀教學最終的結果也是有較大影響的。
2.3教學模式陳舊
當前高職院校的禮儀教學活動形式單一,多數教學活動都采用傳統的教師教、學生學的模式,重復如一的教學模式會讓學生產生無聊感,對禮儀學習失去興趣。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也無從檢驗學生們的學習效果,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導致學習的效果大打折扣,很難掌握禮儀課堂中教師教授的內容。而在禮儀實踐的過程里,出現誤差和對禮儀的一知半解的現象就會增加。這種傳統的老師教、學生學的模式,忽略了老師和學生的互動環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大受打擊大打折扣。
3.優化高職禮儀教學的策略與實踐
3.1注重日常禮儀教育
日常禮儀教育是實用性最高的禮儀類型,所以在進行禮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加大日常禮儀教學的力度。眾所周知,日常禮儀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運用性和實用性較強,實踐的形式趨于多樣化,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下,學生學習禮儀的興趣和信心會被激發,從而可以準確無誤地掌握了日常禮儀的知識,運用于生活實踐中。
3.2加強禮儀實踐教學
如前文所屬,傳統的教學模式,即老師教、學生學的模式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增加實踐的環節,給予學生自我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到禮儀的重要性。例如為學生們提供親自進行教學的機會,將自身所掌握的禮儀知識以課堂的方式傳遞給別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感受禮儀;同時,引導學生思考、去發現掌握禮儀知識給生活帶來的改變。總之,優化高職禮儀教學的關鍵之處是激發學生對禮儀學習的足夠興趣和信心。
3.3采取多元教學方法
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進行禮儀教學,是豐富教學方式和教學課堂,吸引學生們興趣的有效方法。高職院校需要在師資力量、教學器材、教學方式以及整個教學體系等方面要做出新的改變,從多個方面改革和創新禮儀課程的教學方式。教師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和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多媒體,圖片、視頻的方式傳遞禮儀文化,讓禮儀知識更加生動、形象,以更好地幫助學生了解和理解禮儀文化;避免傳統的老師講、學生學的模式,增加教師和學生互動的機會,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在實踐中更好地運用禮儀知識來進行交流。例如在進行民俗禮儀教學中,筆者會結合不同專業學生的特點,課下先為學生們確定一些選讀的書目,要求學生提前搜尋相關的資料,然后在課堂上讓學生分組參與講授并請其他同學補充完善。這樣的教學方法,既注意到了專業特色與學生特點的結合,又培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可以說一舉兩得。
3.4構建實訓平臺
高職院校構建實訓平臺,能夠為學生提供多樣化實踐機會,鞏固學生掌握的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對此學校可以為在校學生提供實踐和表現自己的平臺,例如助教職位,或與市場上市公司合作,為學生提供就業平臺;加大支持學生創業的力度,如資金投入等方面,并且教師要加大宣傳創業力度,喚醒學生的創業意識和熱情,提高創業能力與意識,增強他們的就業能力。
3.5完善教學評價標準
學校要給予學生對課程教學提出自己意見的機會和途徑。眾所周知,學生是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因此是學習禮儀的主體,對此,在完善教學評價體系過程中,要積極汲取學生的意見,并歸納這些意見,將其作為改革教學內容、教學時長、教學方式的方向之一。在每個學期開學之初,筆者會將社交禮儀課的課程特點、課程設置告訴學生,與學生進行溝通。在教學中,在基礎理論課程講授過后,專門為學生留下考核項目,讓他們據此準備訓練內容。考核內容涉及個人禮儀的姿態展示、交際禮儀的情景模擬、服飾禮儀的搭配、民俗禮儀的演講等。在學期末筆者專門設定“社交禮儀40問”的小復習考試。這樣既達到了考核的目的,又做到學以致用、理論密切聯系實際。另一方面,要不斷完善的教學評價標準,對教師的教學工作具有督促作用,有助于教師提高自身教學質量。
結語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禮儀教學意義重大。它是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平臺,是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更是高職院校學生社會適應能力培養的重要途徑。所以,高職院校禮儀教育工作者應重視禮儀教學的重要意義,積極進行禮儀課程教學改革,注重提高禮儀課程教學效果,以推動高層次、高素質人才培養工作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1]張國英.大學禮儀課程的教學改革與研究[J].華北煤炭醫學學報,2010,(4).
[2]崔冽.高職禮儀類課程教學的“五結合”[J].職業論壇,2011,(21).
[3]許偉.淺談高等學校禮儀教育的重要性[J].科技信息,2008(17).
[4]黃錚.關于高校禮儀教學的幾點思考[J]. 河池學院學報.2009(S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