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意萍
【摘要】新課標提出語文教學“生活化”,學生生活“語文化”。生活是語文學習的源頭活水,語文與生活血肉相連。我們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課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廣泛地應用,在用中學,在學中用,以此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語文來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學語文,識字、閱讀、習作、口語交際都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連。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應滲透學生的生活,使語文教學返樸歸真,讓語文教學回歸生活。
【關鍵詞】語文課堂 生活 興趣 源頭 回歸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5-0058-01
美國教育家華特指出:“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此話包含哲理。教學活動是人類生活中的一部分,離開生活的教學活動是不存在的,而語文教學更是離不開生活。可謂“事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生活中處處都是語文氣息在洋溢。因此語文教學應該充滿生活氣息 。那在具體的語文教學實踐中,語文教師該怎樣去做呢?
一、以人為本 ,讓課堂走向生活
語文來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利用于生活。把生活融入語文課堂教學,才會讓語文課真正走進每一位學生的心靈世界,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感悟語文真理,學會用語文的思想方法去察看和認識客觀世界,從而增進學生的思維向科學的思維方式發展。只有與生活接洽起來,我們的語文教學才會煥發出鮮活的生命力。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摸索問題,讓學生積極主動思考,認真動手操作,充分施展學生的主動性、發明性,讓他們感到語文就在身邊,從而逐步學會運用語文去剖析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把語文和實際生活接洽起來。
(一)課前內容應貼近生活
愛動是孩子的天性,學生對生活中的事物都有好奇心,而小學語文知識大多是從實際生活中來,并為解決問題服務的。教學前有目的、有意識地結合教學內容部署一些生活化的導入,讓學生了解生活實際,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語文的目的性,并且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的重點和難點。例如,我在教學《可貴的沉默》這篇課文時,首先播放過生日的課件導入,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讓他們體會過生日的樂趣,這樣會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生有了這些體驗,就能很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初步取得了較好的學習效果。
(二)課堂處置,讓生活走進語文課堂
以往的語文課堂教學只注重知識的傳授,技能的訓練,是在教語文課本,很少站在學生生活的高度來審視教學活動,致使語文教學成了學生生活的一種負擔。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應滲透學生的生活,走語文教學生活化的道路,讓語文教學回歸生活,這是語文教學的返樸歸真。
1.精心設計,使語文課堂生活化。在教學中,我用教學課件創設生活情境,使課堂教學更接近現實生活,使學生能身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增強感知,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從而激發學生摸索規律的興趣,強化學生的欲望。例如,教《桂林山水》時,我邊放課文錄音邊播放《桂林山水》風光片,讓學生通過課文朗讀,欣賞風光圖整體感知課文,誘發學生對山、水的固有體驗,體味課文的節奏韻味,學生不僅獲得了視覺美,領略到自然美,更感受到生活美。學生心通其情,意會其理,就會產生審美情感,有關的心理活動也隨之活躍。
2.結合生活實際,架起語文與生活的橋梁。在教學中,應努力讓學生在課堂中體驗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例如,教《可貴的沉默》時,我結合課文,根據學生的實際生活,讓學生回憶生活,談談過生日的樂趣,并且從生活化的角度去回報父母對自己的愛,通過這樣生活化的課堂,讓學生懂得了語文課堂就是生活。這樣的教學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能將枯燥無味的課堂變得活潑有趣,便于學習記憶。
二、拓展延伸,讓課堂回歸生活
1.聯系學校生活,學習語文。學校是學生生活的重要舞臺,這座舞臺上發生的一些故事可以引入到學生的學習中來。例如:上學期,我班的小明同學生病住院了一個月,班長每天放學后到他家輔導他學習,使他的功課沒有落下。而當時我們剛學過寫人的一組課文,這次習作是采訪優秀個人寫一篇記敘文。于是,我就設計了這樣一堂課:“同學們,我們班的班長為了不讓小明的功課落下,每天利用課余時間輔導小明,我為我們班有這樣一位關心同學的好班長而感到自豪。那么,你們想不想知道事情的經過,想不想了解班長當時心里是怎么想的?那么就請同學們以紅領巾廣播電臺小記者的身份去采訪班長,然后寫一篇報道,我要選出優秀的報道送到學校的廣播室播出?!边@樣一來,學生的積極性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于是我趁機指導學生討論如何采訪他人,如何寫好寫人的報道。學生學得輕松愉快,小記者也當得有板有眼的,報道也寫得挺詳細具體。
2.聯系社會生活,學習語文。社會是一道廣闊的背景,更是學習語文一片天地。例如:針對當今社會上一些時髦的廣告詞,如“趁早下斑,切勿痘留”、“使用藍天六必治,讓您牙口無炎”等等,這一類故意偷換同音字的不規范用字現象,可以讓學生扮演一名名文字小衛士,走入社會去糾正這類現象。這樣,不僅使學生掌握了一定的語言文字的知識,養成寫規范字,說規范話的良好習慣,而且也訓練了學生的社交能力,說服他人的能力。
3.聯系家庭生活,學習語文。家庭是兒童學習語文的第一場所,父母是兒童的第一任啟蒙老師。在這里,兒童獲得了很多知識。教師可以抓住每個學生家庭的特點巧妙設計語文教學。例如:有的學生家長是賣服裝的,則可以讓他設計一下服裝廣告;有的學生家長是賣水果的,則可以讓他寫一寫介紹有關水果方面的文章等等。這樣一來,學生的積極性高昂,家長更是贊許。
總之,生活處處皆學問,生活處處皆語文。我們作為一名教師不僅要克服傳統語文教學中只注重知識傳授的弊端,還要讓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充滿生活氣息。充滿生活氣息的語文課堂教學能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情趣,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學生會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熱愛生活,學會生活,創造生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