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文新
【摘要】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程度的不斷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傳統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等受到巨大沖擊,網絡的普及和廣泛應用,更讓追逐潮流的大學生接受到多種文化的碰撞,一方面,當代大學生接受到最先進的文化,擁有更多創造力,思維方式靈活,眼界開闊,另一方面,多樣的文化沖突,落后消極文化的影響,也使得部分當代大學生沉迷網絡游戲,在思想上出現迷茫與混亂。因此,加強理想信念教育,依靠堅定正確的政治信仰,促進大學生成長成才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理想信念 大學生 信仰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5-0091-01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網絡的快速普及,對于青年大學生的思想造成巨大沖擊和挑戰,以理想信念為核心,深入進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以及刻不容緩。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要做好青年思想引導工作,增強吸引力和凝聚力,必須站在理想信念的制高點上。
一、當代大學生校園生活現狀
現代大學生以95后為主,其中獨生子女又占了其中的大半部分,他們享受優秀的教育資源,在網絡普及的時代接觸的是最先進的文化,擁有前所未有開闊的視野,他們銳意創新、張揚個性,主流是積極健康向上,取得了讓人驚嘆的成績,但是也有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在網絡信息爆炸的時代感到迷茫、彷徨,迷失了正確的方向,沒有堅定的理想信念。
通過對于大學校園的實地調查,筆者發現諸多問題:1.沉迷游戲現象突出。有部分同學上課很少聽講,沉迷游戲無法自拔,甚至利用上課時間,班級同學會趁機聯機打游戲,手游的普及,手機的智能化,讓游戲的限定條件越來越少,而大學生對于新鮮事物的好奇和對于群體潮流的追隨更讓這一問題在大學生中成為普遍問題。盡管網絡一直爆出沉迷網絡猝死等案例,仍然不能讓全部大學生警醒。2.文體活動參與度下降。第二課堂的教育是大學生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環節,大學生通過參加各級各類文體活動豐富學識,增強修養,強健體魄,實現自我的提升和發展,但通過筆者一線工作者的視角,現在大學生對于文體活動的參與度逐年下降,部分同學認為參與活動就是為了獎狀,而個人作為擁有“獨立思想”的人,是不屑于參加的;也有部分同學即使參與活動,也僅僅限于各種僅供娛樂的活動,對于專業技能、個人素質提升類則“敬而遠之”。
二、理想信念教育的內涵和意義
關于理想信念重要意義黨和國家的幾代領導人都對其進行過反復強調,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更是指出,無論社會怎么發展,無論經濟怎么繁榮,如果放棄了對崇高理想信念的追求,我們的國家就不可能巍然屹立于世界。而且,現在不少人太功利主義,缺乏理想,缺少信仰。沒有理想和信仰,不可能為黨、國家和人民做出犧牲。因此,了解理想信念教育的意義和內涵,對于當代大學生教育也是重要的一課。
習近平總書記論述的理想信念相關的內容很多,所使用的概念也包括了理想信念、信仰、政治信仰等,根據劉建軍教授的概述,理想信念的內涵可以包括6個方面:“一是相信馬克思主義科學真理,相信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科學性和真理性; 二是對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相信和追求; 三是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奉和追求; 四是對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信心; 五是對黨的領導的信任,對黨的性質和宗旨的信仰和奉行; 六是高尚的道德信念和精神境界。”[1]
對于理想信念的重要意義,習近平總書記也做過諸多經典論述,他提出:“信仰的力量是無窮的。”無論是艱苦革命歲月中提出的“革命理想高于天”,還是現在習近平總書記講的,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如果缺少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堅定就會得軟骨病。這些論述都讓我們看到共產黨人始終堅持靈活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論,在強調物質對意識的決定作用的同時,也時刻不忘意識對于物質的反作用,而且,聯系是普遍的,當一個人有了崇高的理想信念,他的眼界就打開了,心胸就寬了,生活趣味也提升了。
三、加強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
2013年五四青年節,習近平再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更是強調:“廣大青年一定要堅定理想信念。‘功崇惟志,業廣惟勤。理想指導人生方向,信念決定事業成敗”[2]對于加強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我們也要結合當前工作實際,多方聯動,創新工作方式方法,有針對性的促成目標實現。
1.多方聯動,將理想信念教育貫穿大學教育始終
對于當前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來說,理想信念教育是核心,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教育是基本內容,而要實現這個目標,則需要多方聯動。首先,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是主渠道,形勢政策課是重要內容和途徑,相關專業老師對于大學生的理想信念的堅定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其次,哲學社會科學課程對于幫助大學生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正確認識和分析復雜的社會現象,提高思想道德修養和精神境界具有十分重要作用;最后,高校各門課程都具有育人功能,高校輔導員更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
2.順應形勢,創新工作方式方法
我們在對大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的時候,不能一味的遵循傳統的教育模式,要采用更加能夠引起當代大學生興趣的方式,采用更加貼近他們行為方式的方法進行教育、引導。一方面,當代大學生已經是生活在網絡中的一代,他們學習、生活的日常均與網絡息息相關,手機更是隨時攜帶,針對這種現狀,利用公眾號、朋友圈這樣的更易于被大學生接觸到并積極關注的新平臺無疑可以事半功倍;另一方面,對于理想信念教育的內容也要更加貼合大學生的實際,從大學生關注的熱點話題出發,通過討論交流等多種方法讓大學生認識到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意義,自覺樹立并堅定理想信念。
3.針對目標,實現因“生”施教
在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中,一方面要加強大學生黨員的理想信念教育,習近平指出,在改革開放的歷史條件下,堅定地理想信念也是黨員干部抵御各種誘惑和腐蝕的決定性因素,要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培養選拔年輕干部工作的一項根本任務來抓;另一方面,大學生黨員也是當代大學生身邊的朋輩榜樣,通過榜樣的作用,讓更多的大學生看到“有信念、有夢想、有奮斗、有奉獻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人生。”[3]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理想信念論述的歷史梳理與理論闡釋:[J].河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 17(3):6.
[2]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2014.
[3]習近平.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N].人民日報,2014-05-05(2) .endprint